回首十年,改革需要新路径
从2003年到2013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十年。这十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所推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和社会开放管理初见成效,中国在加入WTO锁定的全面融入世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中国改革则进入了惊心动魄的深水区。
盘点十年来中国改革的成绩,需要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范畴中看。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正式启动,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十年间,改革的主要特点是“普惠式增进”,或者叫“帕累托改进”。改革首先使占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摆脱了极端贫困和行动受禁的状态,随后城市改革跟进,几乎所有人都赞成和支持改革,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都能增进相关人群的利益(而不直接损害另一些人的利益)。
从1992年开始,中国改革进入增量改革优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阶段。增量改革战略的提出,缘于国有企业改革阻力重重,难以继续推进,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到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和增长点。按照增量改革的逻辑,为减少改革的阻力,减轻社会震荡,逐步消化改革的成本和代价,改革不宜直接而迅速地触动存量利益,而需要从增量改革入手,不断扩大和优化增量利益,把改革的总盘子做大,不断巩固、强化改革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存量利益有一个“自然消退”的过程,最后可顺理成章地形成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全面推进、增量利益和存量利益协同改善的局面。
2003年开始的十年,中国改革延续了增量改革的模式,但改革的局面与情势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逐渐成熟,多数能够改、容易改的领域的改革已经完成,增量改革的空间越来越小,能够增进大多数人利益的改革措施越来越少。加之公共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初步生成的中产阶层,都痛感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或损害。另一方面,一些不“安分”的存量利益群体强势介入增量改革,将增量改革形成的增量利益掌控在手中,原本以市场发展、社会发育为主体的增量改革,变成了存量利益群体主动出击“跑马圈地”的运动,不但传统存量利益群体对改革的阻力未能消除,新兴增量利益群体由于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有意无意也转变成了阻碍进一步改革的力量。这方面最典型者,莫过于石油、石化、电力、电信、金融等国有垄断行业大规模攻城略地,甚至向房地产等竞争性行业大举挺进,大量民企、私企在许多领域接连败北、步步后退,“逆向增量改革”的特征日渐突出,国民经济和利益格局失衡进一步加剧。
增量改革进行到今天,已然面临着“增量的极限”,并向“逆向增量改革”异化,导致掌握垄断资源的存量利益群体和新兴存量利益群体结盟,传统体制和利益格局愈发固化、僵硬、牢不可破,改革面临巨大的风险。
而要突破增量改革的“极限”,重塑改革的共识和正当性,就必须对改革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由增量改革优先、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模式,转入存量改革主导、以存量改革带动全面改革的模式。这意味着,中国改革已处于历史的拐点,改革的重点亟需从经济体制改革转为社会体制改革,同时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这也意味着,改革要从以往的“改别人”转为“改自己”,进而要从改革者“自己改自己”,发展到公众越来越广泛地参与进来,和改革者一起来“改”改革者。
只有走出这一步,下一个十年,我们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改革攻坚战,为国家和民族开拓出全新的希望。(作者为知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