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适度容忍经济衰退

日期:2014-03-2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特约撰稿/聂日明


  两会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时指出,201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左右,他解释“左右”是指允许实际经济增长与7.5%的预期有一定的出入,容忍经济增长在7.5%上下有一定的波动,并依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的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调整。这与此前“7.5%是经济增长下限”的政策口径有些许不同。
  经济增长预期是年度政府工作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三十年来,只要经济没有出现高通胀,这个数字向来是越大越好。所以过往的经济增长政策目标一般都是指经济增长的下限,例如朱镕基任总理时提出的“保8”,就是指保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8%,李克强总理去年提出的7.5%也同样是指经济增长的下限。
  GDP增长速度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就业是否充分、居民收入是否增长。李克强总理回答他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下限时,指出GDP增速的下限就是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合理增长”。虽然过往十几年较快的GDP增速是以环境污染、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经济结构失衡为代价的,但在解决城市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方面,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7.5%的经济增长下限,就是为了解决每年1000万人的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和600万-700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一数字与当前每年城市化率增量对应的新增城市人口基本一致。政府启动的农村养老与医疗保险全覆盖、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各地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职工基础退休金年均增长10%也是得益于7.5%以上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总是要波动的,因为技术革新、外部需求发生变化(欧美等国开始抑制自己的进口性消费)、内部消费升级换代等因素,经济体中总会有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落伍于时代、生产的产品超过消费需求,也会有一些劳动力技能过时、跟不上时代。每当这时,经济增长就会放缓,经济中的企业会破产、劳动者会失业,以此来淘汰落后产能、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能力适应新变化。
  但这个过程非常痛苦,美欧等国的高失业率是政治的高压线,决定着政客的政治生命的长短。在中国,实际失业率也是社会稳定最为重要的先行指标,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时代,较大规模的企业关停并转,会引发失业人员的抗议、上访等行为,从而迫使政府干预经济,避免企业破产。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总有一天会失去。欧洲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实行严格的劳动力保护政策以及高福利政策,但这些劳动力在国际上却没什么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整个国家都被击溃,部分劳动力没有被优胜劣汰的后果就是全体人民一起遭殃。中国1998年以前的国企也是如此,受制于工人的铁饭碗不能打破,国有企业机制僵化,结局就是能干的员工跳槽另谋生路,其余的员工随国企一起被淘汰。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
  从具体例子来看,中国三线以下的房地产项目过去五六年开工过多,已经严重过剩,对应的是快速上涨的建筑工人的工资;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制造业一线操作人员的工资,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部分金融行业员工工资处于高位。如果一味保经济增长,这些行业的新增就业与工资上涨趋势很难降下来,调经济结构也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增长不可能一直是充分就业的,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居民收入是增加的,因为总有一些企业判断错了发展方向,被市场淘汰,这些企业的员工自然会失业。也总有一些劳动者不思进取、沉湎于过去的成就或地位,像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工人、中国1998年以前多数国有企业的员工。
  两会时,李克强总理提到,要全面深化改革,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让市场发力,有效规范地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减少政府对经济增长预期的过多干预,适度容忍允许经济衰退,放弃以保增长为名挽救落后企业及其落后产能,用市场的力度重塑经济结构,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标志。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