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推进改革为何从反腐破局

日期:2014-08-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当下的改革,显然要超越“改革陷阱”,既要继承邓小平时代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遗产,更注重从顶层设计,将二者结合起来。

 

特约撰稿/张涛甫
 
 
  邓小平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就不可能有中国发展奇迹。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官方与民间开展的各种纪念活动,多聚焦于“改革”主题。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次对邓小平的纪念,寄托了极为丰富的现实关切。中国社会对当前中国改革前途的忧思,借这次对邓小平的纪念,理性地释放出来。
  当下,中国改革进入一个关键性的节点,新一轮的改革业已开启。邓小平30多年前开启的改革事业,正处在新的关口上,迫切需要将改革再推进一步。
  如今的改革,与邓小平时代的改革,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处。
  邓小平面临的是一个全面崩盘的局面:万马齐喑,百废待兴,国家积弱,民生凋敝,每个领域都是死局。邓小平受任于危难之际,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让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起死回生。虽说邓小平采取的改革是渐进式的,但他的改革效果是全局性的,革命性的。邓小平利用改革杠杆,举重若轻地将中国撬动起来,把中国引入到发展快车道。
  邓小平时代改革最了不起的贡献,就是让中国“富”起来,撬动了板结的中国社会结构,改变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让中国重新融入世界,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通过改革,邓小平找到了中国发展的密码,创造了发展奇迹。
  但是,邓小平时代渐进式的改革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量”的累积逼近大限之时,需要有“质”的跨越。邓小平将改革跨越的使命留给了后来者。当下的改革即是承当此大任。这是对改革者的胆识和智慧的大考。
  与邓小平时代改革不同的是,当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完成前30多年改革未竟的任务,又要解决在前30多年改革中新生的问题。尤其是后者,如今越来越成为改革的拦路虎。
  在30多年改革中,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节点,可分为两个时段。前一时段的改革,改革红利是普惠的,即改革能让大多数人受益;后一阶段的改革,改革红利的分配则是不均衡的,在这期间,利益集团崛起,主要表现为权力和市场的合谋,失控的权力绑架了不规范的市场,权贵资本操控改革,改革正义遭到挑战。
  而且,后一时段的改革,在不少时候和领域,甚至出现了停滞乃至倒退,比如,司法改革和国企改革。积累的问题和风险也在激增。而问题与风险的激增,本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将困局打开。但事实上,出于对改革风险的考虑,刻意地“维稳”一定程度上压倒了改革,致使改革陷入僵局。
  经由30多年的改革,渐进式的改革红利越来越小,中观、微观层面的改革已到极限,中国改革又一次面临闯大关的阶段,改革的难度接近甚至大于30多年前。所以,中央将当前的改革界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可谓切中时弊。
  当下的改革,显然要超越“改革陷阱”,既要继承邓小平时代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遗产,更注重从顶层设计,将二者结合起来。本次改革将会用更大的勇气、智慧与定力,突破改革僵局,旗帜鲜明地昌明改革道义,将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价值追求。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改革要从反腐破局。这不仅是民心所向,更是改革运数使然。(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