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环球 > 正文

野田佳彦的“泥鳅”经

日期:2012-01-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野田佳彦头顶一个特殊的光环,坚决主张日本走“富国强兵”的路线。

因种种原因访华计划数度推迟后,在临近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前,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终于在2011年12月25日开启了上任来的首次访华之旅,也由此成为首位访问中国的日本民主党首相。
  频繁换相是日本政坛的传统。在执政这两年中,民主党已三次“换相”,而野田佳彦接替前任菅直人可谓临危受命。近年来,日本经济复苏缓慢,又经历了大地震、核灾、与中韩领土纠纷矛盾激化等天灾人祸,在这种状况下,野田佳彦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在做客日本某电视节目时曾表示,其施政理想就是希望日本国民能感觉身为日本人是件幸福的事,并力求改变人们心目中对于政治的负面看法。与前任们相比,野田身上究竟有何不一样的特质,他是否会给日本带来期待中的改变,值得观察。

最穷首相

  与日本首相大多出身政治世家的传统不同,做过家庭教师、煤气公司点检员的野田和其前任菅直人相似,也来自平民阶层。
  2011年10月14日,野田内阁公布家庭财产。结果凭借总额为1774万日元(约合146万人民币)的家产,野田佳彦打破前任首相菅直人去年9月创下的纪录,成为自1984年内阁成员财产申报制度实施以来的“最穷首相”。野田的资产主要包括他位于千叶县、价值1514万日元(约合125万人民币)的住宅和土地,以及他和妻子野田仁实总计260万日元(约合21万人民币)的银行储蓄。
  野田佳彦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其父为日本自卫队军官,驻防千叶县期间与其母相识并结婚。野田从小是在千叶县船桥市的自卫队家属院里长大的,他的身上也浓缩了父母最鲜明的特点:外表质朴、作风强硬。
  在讲究资历和家世的日本政坛,野田的家庭背景着实有点寒碜,然而他却头顶另一个特殊的光环——那就是松下政经塾的首期毕业生。1979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野田迎来了人生的拐点。那一年,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创办了松下政经塾。该机构不是一个单纯的私塾式教育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而是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精英学校。其目的在于培养日本社会各界领导者,重在改造日本社会,被誉为日本政治精英的摇篮。
  据统计,截至2008年4月1日,松下政经塾毕业生共计230人,有100名毕业生进入政治领域,其中政治家69人,包括众议院议员27人,参议院议员3人,另有都县议会议员、市町村议会议员、知事和市长等39人。
  松下政经塾的招生严格而苛刻,每年只从成千上万报名者中选拔不到10名学生入读。学生们进入松下政经塾将接受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先进的精英教育,这也使得他们在从政后各方面能力素质明显高于其他竞争对手。
  当年,野田佳彦经过演讲表达、英语考察以及体力测试等层层筛选才得以进入松下政经塾。据当时的现场人士回忆,亲自担任最后一轮面试官的松下幸之助对野田非常欣赏,他在面试完野田佳彦后,就说了一句话:“孺子可教。”而野田也不负众望,32年后成为松下政经塾走出的第一位日本首相。

不起眼的“泥鳅”

  松下政经塾的理念强调“投身政界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他们认为,与权力欲相比,改善现实社会中的不足、建设更美好的国家才是政经塾塾员应有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松下政经塾的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野田的政治能力,更对他日后的政治理念影响深远。他的座右铭“素志贯彻”,即直接取自松下政经塾“五誓”第一条,而野田自青年时代形成的务实、扎实、苦干的作风也为政界和民众所欣赏。
  在2011年的民主党首相候选人竞争中,最初野田并不被人看好。但他在8月29日举行的民主党两院议员总会上发表的竞选演说真诚而有感染力:“我不是金鱼,就是一条泥鳅,也没想过和金鱼去比,就是想钻在泥巴里面苦干。”
  野田自喻为“不起眼的泥鳅”,称自己“将像泥鳅一样踏实勤恳地推进政治”,这番朴实无华的言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意外击败呼声很高的前原诚司和海江田万里,成为执政党民主党的首相人选。
  有专家指出正是野田的低调、务实、不张扬的行事风格为他在首相之争中赢得了不少支持,他的这个特质得到了日本政坛名宿中曾根康弘的肯定。野田曾于10月12日拜访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中曾根鼓励野田说:“如果放低姿态认真工作,就能长期执政”,并认为野田“很适合担任首相”。野田则谨慎地回复说:“我自认还有不足,每天都在尽全力工作。”
  因为正如野田所说,日本目前面临“三座大山”:一是如何尽快处理好核泄漏问题,二是如何尽快实施灾后重建计划,三是如何应对日益恶化的国家财政和经济。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迫切需要一个实干型政府。他给自己所组建的内阁下的一个定义就是“实行内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尽快实现国家的复兴。

务实外交

  出身军人家庭的野田,上世纪60年代在学校(也不排除在社会的其他角落)受尽白眼,因为那是日本战后对战争的反思达到最高峰的时期,也是日本“右翼势力”真的是“一小撮”的时期。
  有专家指出,从野田踏入政坛以来的各种言行来看,他显然是把小时候“受欺辱”的经验,结合其“甲级战犯并非战犯”的史观,坚决主张走“富国强兵”的路线。日本国内保守舆论界之所以力挺野田或对他有所苛求,也正是看中他如此军人家庭的出身及由此而滋生、成长的强硬鹰派立场。
  他曾发表讲话称,所谓“中国军事的扩张对日本的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并以中国古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来鼓动日本自卫队为应对未来紧急情况做好准备。这也使得人们曾对野田上台后的日本亚洲外交政策产生不安。
  然而有专家指出,野田和他的几位前任一样,因为执政基础不稳固,缺乏足够的权威,所以无论外交还是内政,都不得不表现得缺乏“理想”。对野田而言,稳定政权是最核心的目标,其他都应服务于此目的。因此“野田外交说到底只能是貌似现实主义的投机主义,见缝就插,见空子就钻。”
  为向中韩等邻国示好,在9月2日宣布就任首相的记者会上,野田就明确表态,担任首相期间不会参拜靖国神社,内阁成员也不会正式参拜。关于与邻国关系,野田也表示,发展与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是其基本姿态。此外,还将全力与韩国、俄罗斯等邻国建立良好关系。他还说,将积极开展包括经济合作和资源外交在内的多层次经济外交。
  虽然野田内阁的外相玄叶光一郎在南海危机期间曾出访东盟三国,明确宣称要搞“价值观外交”,试图钳制中国。但此次访华前夕,野田在接受中国驻日媒体书面采访时也表示,中国的发展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而言是机遇,日本与中国不仅对双方而且也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负有重大责任,从大局观出发,深化“战略互惠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中日应该在“增进政治互信、海洋合作、震后合作、经济互利合作、文化及人员交流、地区及全球性课题等广泛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日美关系方面,野田试图继续推动和深化日美同盟,极力推进日本加入美国主导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不过由于日本社会对TPP是否有利于日本未来经济的发展怀有质疑,这一政治决策也让许多日本民众产生不安和不满。
  此外,由于两名阁员防卫大臣一川保夫和消费者担当大臣山冈贤次被国会问责,以及围绕增加消费税而激起民主党内部争论并触发民意反弹,野田内阁从上台时的60%支持率一路猛降近三成。最新的民调显示,野田内阁的支持率已经跌至36%,这也表明野田在内政外交方面仍有很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