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战,愈演愈烈
撰稿|朱宇伦
自从国际互联网在1994年的卡尔斯鲁厄诞生,并在21世纪大行其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后,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自由传播的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管控便从根本上产生了矛盾,并且在最近几年愈演愈烈。
就在前几天,世界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与土耳其政府打起了官司。事情的原因很简单,3月中下旬,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以国家安全为由屏蔽YouTube和推特,以反制敌对政治人物通过这两家网站发布指控他及其亲信涉嫌贪腐的音频文件。
此举,瞬间引发了YouTube所属的谷歌公司大为不满,谷歌公司4月7日表示,已同时向土耳其刑事、行政和宪法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取消土耳其政府对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的封杀令。
那么,面对日趋完善并且正在一步步占领我们日常生活的互联网世界,政府在某些方面的信息封锁,还能持续多久?又或者换一个说法,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政府的信息管控能力,究竟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谁书写历史?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句话放在如今的世界各国政府身上其实倒也有几分贴切。
纵观世界各国整体,除了极少数国家,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议会制或者君主立宪制,由此,就产生了这样两个概念——执政党与在野党,因而也就产生了政党之间为政权引发的政治斗争,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也就是所谓的驴象之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就意味着政治与金钱难免挂钩,有光明面,自然也就有阴暗面,譬如某些不可为人知的权钱交易,又譬如各类领导人的风流韵事……诸如此类,都是会在曝光后让领导人们大为光火的事情,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因为这些曝光,而失去了自己的地位与身份,更有甚者,身陷囹圄。
若是放在过去,信息传播手段并不算发达的时代,简单的信息封锁,倒是不难做到。但是,在这个网络时代,一旦信息流出并被发布到网络之上,便会如大坝溃堤,一泻千里。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几年之前的维基解密事件。
维基解密,是一个专为揭露政府、企业腐败行为而成立的网站。它成立于2006年,一直自我标榜为:反对权力过度扩张的政府,支持公民活动家、记者以及其他挑战强权的人士。该网站自打运营以来,就让不少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头痛不已。
2010年7月26日,“维基解密”在《纽约时报》、《卫报》和《镜报》配合下,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引起轩然大波。这其中就包括了美军在伊拉克使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攻击平民并造成数名平民死亡的事件。这一大宗军事情报泄密事件,被认为是美国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2.0版本”。
正是由于这一事件,使得五角大楼感到震惊和异常愤怒,他们无法得知为何自己精心封锁的消息会如此轻易地被破解,五角大楼指责维基解密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而美国政府也迅速作出回应,表达“愤怒”和谴责,称这一做法将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影响。
维基解密的创始人之一——阿桑奇也因为这一事件而成为美国政府的眼中钉。
而维基解密与美国政府的这出肥皂剧,仅仅是政府与互联网公司大战的冰山一角罢了。被摆上台面的斗争毕竟还是太少,更多的斗争是被隐藏在信息的洪流之中,暗流汹涌。而正是因为这些斗争,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大量之前从未向公众公布的信息,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政治透明的表现,尽管政治从来便不是一种能够完全见得了光的东西。
至于维基解密,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其实它的大多数信息来源,竟然是来自普通民众的信息反馈,维基解密只是负责筛选提炼而已。民众高呼自由与民主,于是,黑客们站了出来,为这种呼声架桥铺路。
尽管政府相关方面竭尽全力地对某些信息进行封锁,但是正如中国的俗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言,黑客们简直无所不能,只要拥有网络的力量。
信息封锁面面观
其实,信息封锁不仅仅在美国这样标榜自由与民主的国家大行其道,在伊斯兰世界更是如此。
伊斯兰国家,普遍有着严肃的政治氛围,宗教的领袖神圣不可侵犯,这一点,即使是有着世仇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却也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态度。调侃领袖,简直不可饶恕。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也曾因为YouTube上的反伊斯兰电影,而封锁了YouTube。
也有以相对轻松态度对之的,比如泰国,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对泰国王室作出了恶搞一样的调侃。这无疑是在挑战泰国政府的权威,于是,泰国政府准备起诉谷歌。但是,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大概这还是与泰国国内相对轻松的政治氛围和思想氛围有关。
于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信息自由和政府管控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相反的,这种矛盾甚至还有渐渐缓和的趋势。而就政府本身封锁信息的行为来说,其实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要是一个相对正常稳定的政府机构,必然会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自身政党的利益需求出发,尽最大努力使得国家和社会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因而,一些阻碍执政和社会稳定的信息必然会被国家机器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过滤和排除掉,给公众呈现出一个相对完美的形象,毕竟反对党们正在台下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找到机会弹劾当局。
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在这样一种进攻与防御的体系中,不断完善成为如今的模样。也正应了邓小平那一句:发展才是硬道理。
互联网公司的能力确实是十分厉害,但是,不要忘了其存在的基础,一个稳定的国家政局。尽管民众一再高呼要民主,要自由,但是,一旦没有一个稳定的政局,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政府封锁与信息自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美英两国,大概扮演了一个反面的教材。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斯诺登。斯诺登,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也曾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美籍技术承包人。2013年6月,斯诺登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PRISM(棱镜)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了《卫报》和《华盛顿邮报》,随即遭美国政府通缉。2013年6月21日,斯诺登再次曝光英国“颞颥”秘密情报监视项目。
事件一出,随即在世界上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美国政府不仅仅和互联网公司进行对抗,却也在暗中利用互联网的强大能力,屡屡制造事端。美国政府既然能够通过棱镜监控拥有强大信息对抗实力的其他国家政府,那么,入侵毫无防御能力的普通民众的私人生活,简直易如反掌。
或许,政府不会刻意去做这些事情,但是,万一有好事者呢?这显然会令民众陷入恐慌,个人隐私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对斯诺登做出了通缉,但是讽刺的是,斯诺登在获得俄罗斯为期一年的庇护之后,还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美国人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其实美国做出此类举动,并非偶尔为之,之前发生在古巴的“推特”事件,其幕后推手就被指为美国
而我们宁愿相信,诸如此类的监控事件,只会发生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身上。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各国情报机构或许早已通过网络展开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甚至互联网公司之间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矛盾纠纷,前几年发生在腾讯和360之间那场被网友戏称为QQ大战360的闹剧就是很为明显的一个实例,360指责腾讯抄袭,腾讯反咬360侵犯用户隐私,最终演变成一个艰难的决定……
于是,整个格局就变成了,政府与国家一方想要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情报,公司方想要通过网络渗透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民众则成了最为无辜却又与这场暗战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其实,政府与互联网巨头们完全可以达成一种共识,即在最大限度保护个人用户利益的情况下,各取所需。政府引导,公司配合,民众支持,才是最佳的状态。
至于如何弥合文化和民族性格等差异的问题,便是政府和互联网公司之间不得不考虑和探讨的问题了。大抵求同存异是一种极为良好的出发点。而不管两者是战是和,一种良性的互联网——政府运作机制,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