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性趣的人类
阅读提示:究竟是一个人“寂寞寂寞就好”,还是找个人“一起慢慢变老”,仍是个全球性问题。
撰稿|王碧颖
随着“锋菲恋”消息的传出,又有一大拨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不过本来,全心全意向往爱情的也并不多就是了。“主攻事业”、“还年轻”、“喜欢自在”等借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生活中,父母们或许还为儿女们寻觅另一半而愁苦不已,其实关键是孩子根本不想恋爱。
“无性症候群”与“陪睡关系”
年轻人的“恋爱欲望消退”已经开始让日本头疼不已:近年来,日本的少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原因是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出生率越来越低。根据计算,要维持日本现有的人口,平均每个育龄女性需要生2个小孩,但现在平均每个育龄女性只有1.3到1.4个孩子——照这个趋势下去,及至2060年之时,日本人口就将减少1/3。而2012年,全日本只有不到104万个新生儿诞生,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更让日本家庭计划协会主席北村邦夫警告说:“再这样下去,大和民族就要灭绝了。”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曾做过调查,发现61.4%的未婚男性、49.5%的未婚女性没有对象。而根据日本家庭计划协会曾做过的一份调查,在16到24岁这个年龄段里,有45%的女性表示对性接触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恶,而男性方面,也有超过四分之一有同感。这些对于婚姻、家庭乃至于性爱都拒绝的日本年轻人被日本媒体命名为“无性症候群”。
年轻人们的懒于恋爱,却让另一种“陪睡朋友”兴起——吃饭、游玩、聊天,似乎一切都和普通恋人类似,但只有一点,两人最终只会单纯地躺在一起睡觉,这种奇怪的男女关系意外地在日本青年人中颇受欢迎。
“比朋友多一些,比恋人少一些”曾被用于形容暧昧期的男女,而现在却成了最受欢迎的相处模式,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恋爱关系的担忧与烦恼。由于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盛行,让恋人之间的事很容易被公开。而这就不由得让人担心,若是在热恋时大方公开,分手往往会让别人说三道四,成为朋友圈内的话题。所以,“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陪睡关系”刚刚好,既不孤独,也不用担心被束缚。
作为日本标志之一的动漫文化,也是让人们尤其是年轻男性选择逃避恋爱的一大原因。要女朋友?恋爱模拟游戏里面的妹纸比现实中的软萌多了,听话又乖巧,永远不会变心,不用思考家庭负担和未来,只要永远享受单纯的快乐——听起来的确有点儿吸引人。
也许是出于对青春的回忆,中学的青涩恋爱和水手服似乎是日本男性心中的最爱,而为了刺激这一点,日本的漫画、动画甚至是偶像文化里都会一直出现这些可爱的水手服少女形象。不用思考下个月要还的房贷,也不用费心陪女朋友逛街吃饭,比起现实中要处理的复杂的男女问题和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压力,看看漫画,和虚拟游戏里的女朋友聊聊天,再用充气娃娃解决一下生理问题,这简单得多了——无怪乎宅男们纷纷不要恋爱,只要二次元了。
相比日本青年们 “不想恋爱”的理由,中国人多了房价这座大山,西班牙《世界报》甚至发文称,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不过比起高房价,也许“房子成为婚姻必需品”这一点,才是社会上越来越多剩男剩女的根本原因。其中北上广三地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
据上海市民政局今年2月发布的2013年婚姻登记统计情况显示, 2013年上海办理结婚登记14万多对。其中,沪人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男性34.02岁、女性31.61岁,这两个数据较2012年均足足上涨了1.3岁。而初次结婚的男女青年年龄同样持续上扬,其中男性初婚平均年龄高达30.17岁,可谓不折不扣的“三十而立”。女性初婚平均年龄达到28.19岁,较2012年足足提高了0.89岁。
从国家标准晚婚年龄的男25女23,到如今的男34女31,这延迟的8年多究竟是在等什么?除了由于学历普遍提升耗去的时间,工作晋升打拼疏于恋爱的原因,结婚所需求的物质条件和由此造成的男女恋爱观的改变也是重中之重。
曾看到报道说:时下北京的男人,要不吃不喝工作12年,才有经济能力讨个中等条件的女人;而在北方的哈尔滨,娶一个条件中上等(学历大专以上、身材相貌较好、有稳定的工作)的太太需要70万元。虽然“裸婚”一词曾风靡一时,但若问现代的都市男女,谁愿一辈子“蜗居”? 所以若是实力不够,那还是剩着就好。
单身=自由、特立独行和成功
晚婚现象并不是亚洲的专利,相反,西方国家的人们更倾向于单身。“自由,特立独行,成功!单身贵族多么潇洒!”这是德国一则著名产品的电视广告语。据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4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德独身人数已经上升到39.5%,柏林达到54%。有报道称,一些德国年轻人很早就立下“誓言”:1/3的年轻女性和40%的年轻男性表示不会结婚;离过婚的德国人中,也有70%表示不会再结婚,甚至连仍然保持婚姻状态的夫妇也流行起“分居生活”:工作时各自住,只在周末团聚。有的夫妻则在同一套公寓里,划分出妻子、丈夫的私人空间。
在美国,也有近半数的女性选择“单着”:1950年,美国独身女性占成年女性人口的35%,2005年上升到51%,而到2007年,有49%的女性过着没有异性伴侣的独身生活。在美国成年女性人口中,已婚的女性人数为6260万人,单身女性的人数有6070万人(包括丧偶、离婚和未婚者)。在这些独身女性中,绝大部分是到了已婚年龄而不结婚的人,至于什么时候结婚,恐怕是要等她们想明白了再说。
相比已婚夫妇,单身贵族的生活的确要精彩得多。以“单身之都”柏林为例,下班后,当有孩子的同事赶着去学校接孩子时,单身者往往走进健身馆健身。健身后,与一帮同是单身的朋友去单身酒吧、单身饭店用餐。饭后,可以去单身影院看场电影,那里拒绝情侣入场,有的还分女性场、男性场。周末时,单身者活动更多,比如可以去参加各种单身派对,如30岁单身派对、40岁单身派对等。喜欢热闹的可以去风格迥异的迪厅、酒吧等专为单身人士设立的俱乐部,此外还有数不尽的艺术展览等着单身者参与。让人不得不感叹,比起和儿女窝在家看电视的夫妇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
虽然现在的“单身”似乎有种大势所趋的味道,但一个人过日子也有弊端——先不说老来没人相伴,就生活花销上来说,单身人群的消耗也比家庭更多。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单身者一年制造的垃圾要比三口之家中的一名成员多出600多公斤。另外,5个单身者要比五口之家一年多燃烧61%的天然气、多消耗55%的电和多购买39%的日常必需品。
如此看来,究竟是一个人“寂寞寂寞就好”,还是找个人“一起慢慢变老”,仍是个全球性问题。不过身处中国的大龄男女们可能会更容易做出选择,毕竟,年龄一到,父母们“相亲吧结婚吧生孩子吧”的紧箍咒就该响起啦。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