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环球 > 正文

总理都在跑业务,你还不努力?

日期:2014-12-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克强节奏”的内涵:高效,啊并紧凑,富有成果。
撰稿|和静钧
 
       一路北飞,穿越2个时区,冒着零下17度左右的严寒,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中亚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一路往西,飞临欧洲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又一路南飞,马不停蹄来到东南亚泰国首都曼谷。李克强总理7天欧亚三国之旅,行程两万多公里,各类活动近70场,一天有时要会见16国领导人,外交成果丰硕,成绩单喜人。总理2014年外交收官之作,彰显中国魅力攻势,凸显总理外交特色。
 
“李计划”
 
  当地时间12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国际机场,开始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此访的主要议程有两大项:举行中哈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马西莫夫总理到机场迎接李克强,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李克强紧凑的访哈期间,马西莫夫几乎形影不离陪伴克强总理。
  当天下午,两人共同出席了中哈企业家委员会会议。李克强用俄语道了声“白天好”,马西莫夫用中文说“哈萨克斯坦将与中国风雨同舟”。
  在马西莫夫“秀”了一番中文后,李克强幽默地回应说:“我很钦佩马西莫夫总理讲了一段流利的中文。他也在暗示我和在座的中方企业家们学一学俄语,这样可以使我们心更相通,交流更密切。” 
  12月15日一大早,在位于阿斯塔纳市中心的北京大厦23层旋转餐厅,马西莫夫邀请克强总理共进早餐。李克强选择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马西莫夫——英国法律著作《法律的正当程序》,这是李克强在北大学习法律时和同学翻译的一本书。马西莫夫表示,他将珍藏这本有意义的书。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东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哈萨克斯坦已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欧亚大陆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中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说法,中哈合作正从涉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2.0版,向更高水平的3.0版升级迈进。
  这次访问,双方签署140亿美元的合作文件,并就双方高达180亿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初步共识。
  总额180亿美元的产能合作大单,是基于哈萨克斯坦新近推出的“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找准双方契合点,提出中方可以参与其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多种方式建设哈方需要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生产以及火力发电等设施。这一产能合作双赢之举得到了哈方的积极响应,并被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称为“李计划”。
 
“克强节奏”
 
  当地时间12月15日晚,李克强总理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尼古拉·泰斯拉机场,并于16日全天和17日半天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然后在17日下午展开对塞尔维亚的正式访问。
  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又称“1+16”领导人会晤,是中国与中东欧16国之间每年举行的领导人会晤机制,首届会晤于2012年4月在华沙举行,今年贝尔格莱德会晤为第三届,也是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出席此类会晤。2013年11月26日,第二次“1+16”领导人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李克强总理出席会晤并提出“三大原则”和六点建议。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根据《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每年举行领导人会晤,梳理合作成果,规划合作方向。
  自首次会晤以来,特别是布加勒斯特会晤以来,中国同16国贸易额显著增长,各领域交流活动和合作平台组建有序推进,《布加勒斯特纲要》确立的38项合作领域,已有80%的项目付诸实施。今年前10个月,双方贸易额达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超过50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电信等多个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一批桥梁、电站、高速公路项目进展顺利。
  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机制的里程碑项目,“中欧快线”世人瞩目。中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马其顿四国一致同意共同打造中欧陆海快线。这条快线南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中途经过马其顿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是去年达成的匈塞铁路向南延伸,建成后将为中欧贸易开辟一条新的便捷航线。
  李克强总理利用两个半天,连轴转地与14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报道称,从进门、落座、开谈到结束,每场会见一刻钟左右。虽然两场之间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李克强还要同随行部长们商讨下一场的细节。有人注意到,自始至终李克强没顾上喝一口水,连上洗手间的工夫都没挤出来。如此紧密的安排被媒体誉为“克强节奏”。
  从当地时间15日晚到18日,李克强总理出席了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并分别会见了各领导人,还出席了中东欧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了中、塞、匈、马四国会议,又从17日下午展开对塞的正式访问,会见了塞国领导人,并与塞各界人士进行了互动,还出席了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多瑙河建桥竣工仪式。这是“克强节奏”的内涵:高效,并紧凑,富有成果。
 
“大米换高铁”
 
  18日傍晚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起飞,经过近10小时的长途飞行,当地时间19日上午,李总理乘坐的专机抵达泰国首都曼谷的廊曼机场。曼谷气温24度以上,与数天前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零下17度严冬相比,穿越了两个时空。
  李克强总理泰国之行,有两项议程:与泰国总理巴育会晤,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中泰铁路和农产品贸易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然后出席在曼谷举行的第五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
  在李克强总理锲而不舍的推动下,一波三折的中泰“铁路换大米”协议又峰回路转,两国正式签署了《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建的铁路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将全部使用中国的技术、标准和装备建设。
  舆论注意到,20日李克强总理结束访问返回北京后,22日泰国总理巴育就率团飞抵北京访问,这意味“铁路换大米”落实工作已经启动。
  李克强总理年末魅力外访,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和盛赞。英国《金融时报》19日就李克强访问塞尔维亚发表文章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双赢,中国企业通过赢得在欧洲的合同建立起在这片大陆上的业务关系,而资金缺乏的中东欧国家则以较低成本获得了急需的基础设施投资。
  日本《读卖新闻》说,中国正在全球展开前所未有的“铁路外交”。中国援助东南亚以及中东欧建设铁路,是中国扩大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和增强区域影响力的强有力措施,是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泰国国家发展行政学院教授李仁良说,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作者系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