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的国家,最多的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2022年11月15日宣布,当天,全球人口突破80亿大关,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据此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2030年预计全球人口达到85亿,2050年达到97亿,2080年冲上104亿的峰值,此后将稳定在该水平,直到2100年。
上一个被称为里程碑的时刻是2011年,当时全球人口突破70亿。自1975年以来,世界差不多每隔12年增加10亿人口。目前的这一绝对增长率仍大致遵循这个速度。报告指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的过程中,最大的的贡献来自亚洲,其次是非洲。亚非10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占新增人口的一半以上,其中印度增长最多,其次是中国和尼日利亚。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23年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023年1月17日,中国公布2022年末中国人口是14亿1175万。根据联合国数据,2022年印度人口推算为14亿1200万,由于疫情关系,印度尚未完成最新的人口统计,但中印两国实际人口差距已经十分微小,按照联合国推算数据,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其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已经没有悬念。
上图:佛浴节期间,印度民众在恒河沐浴。
人口爆炸?
人多,一直是普罗大众对印度的第一印象。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人口增长了超10亿,在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增长的过程中,印度是最大的贡献者。
不受控制的人口增长,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块“心病”。早在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就曾在演讲中公开承认,印度存在“人口爆炸”的风险。
其实,印度和许多国家一样,面临着人口发展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在印度北方邦和比哈尔邦等较不发达、较贫穷地区,教育水平较低,人口增长速度更快,而南方地区随着识字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更慢。
2022年8月,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再次表示:“不断增长的人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社会上少数保持较小规模家庭的人值得尊重。他们这么做是一种爱国行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曾经在印度访学多年,她接触的印度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很多都只有一个孩子,最多两个。“我们通常觉得印度是比较重男轻女的国家,可是这些教授家里就只有一个女孩子。英国首相苏纳克娶了印度IT大亨纳拉亚纳·穆尔蒂的女儿,这位被誉为‘印度比尔·盖茨’的富豪也只生育了一儿一女。”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印度总生育率(女性人均生育数)为2.05,即平均每位孕龄妇女生2.05个孩子,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值2.17,与厄瓜多尔、尼泊尔、黎巴嫩相当。印度卫生部2021年12月发布的《印度全国第五次家庭调查报告(2019—2021)》显示,印度总和生育率已降至2.0。
由此可见,虽然印度人口一直在增长,但是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多年来也在持续下降。最新数据也表明,印度从年轻人那里获得人口红利的窗口期很短——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女性生育的孩子越来越少,出生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女性平均想要两个或少于两个孩子。印度专家警告称,到2035年,印度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显著上升,人口结构不再呈金字塔状,届时人口红利的窗口将终结。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红霞研究员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人口总量的波动在最近几年还将持续。也就是说,即便今年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了,中国变成第二,也不意味着印度就已经确保了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虽然中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2022年末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但是并不排除短期内还会出现反弹的可能性;退一步讲,即便中国没有出现反弹,印度的人口增速也可能有向下的波动。
“人口增速放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印人口变化也与欧美日俄韩等多个国家人口增长的轨迹相符合,都属于人口增长的一个正常波动变化,而且两国人口基数非常巨大,几十万、几百万的差距并不显著,大家不必过度恐慌,印度人口规模世界第一还不能代表一个中长期的趋势已经确立了,还有3—5年的时间窗口期来观察。”王红霞说。
是人口就有红利吗?
在总人口增加的同时,印度的劳动力人口也一直稳步攀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1年的数据,印度的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另据印度政府预计,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亿。
与此同时,相关数据还显示,目前印度国内人口有27.3%介于15岁到29岁,这让印度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这一代印度年轻人将成为知识和网络商品经济中最大的消费者和劳动力来源。印度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库。”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家什鲁蒂·拉贾戈帕兰说。
与印度相比,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放缓,其劳动力迅速老龄化。年轻的适龄工作人口的主要优势在于,年轻人适应能力强,能够跟上持续的、剧烈的、不断的技术变革的步伐。无疑,只要印度利用好其庞大的劳动力潜力,经济增长就将获得巨大的机会。
“印度将享有丰富的劳动力供应,因此应该会吸引到更多的外企投资。印度不断增长的制造业能力将转化成利润。”位于印度孟买的财富管理公司Ladderup总经理拉哈文德·拉纳特(Raghvendra Nath)表示,“此外,国内消费的增长有助于国家度过任何外部的冲击,这一事实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有种说法是,相比中国,印度的人口结构相对合理。两国的劳动力人口年龄相差15—20岁。假定中国是40岁中年人在工厂工作,那么印度则是充满活力的20岁年轻人在工作。20年后,中国是一位60岁的老人在工厂里摸爬滚打,而印度正好处在年富力强的40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劳动力人口年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在加速。但劳动力人口情况并非一成不变,一但某经济体生育率发生变化,这样的劳动力年龄对比也会变化。
沈开艳说,中印两国的人口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别,就是两国的教育体系非常不一样。印度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而中国强调的是普及义务教育。“精英教育的另外一面就是有大量文盲的产生。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高校的高墙之内都是博士,高墙之外尽是文盲。在2000年以前,印度的博士毕业生还是超过中国的。”
“中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这种从小学到中学的一体化教育,培养出来的至少是初中生。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根本原因。”沈开艳说,因为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流水线工人,而这种操作工人是需要具备一定素质的,最起码是要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如果是一个文盲,基本上是无法适应流水线的操作流程的。
“印度现在至少还有三四亿的文盲,他们没有办法适应工业化进程,成为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这也是印度的制造业一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讲,这些人口没有产生什么红利,反而是一种人口负担。今后印度的发展,就要看15—29岁的人中间是不是能够产生出足够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人们只有获得了正确的技能,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百万大军’才能胜任工作。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印度只有5%劳动力正式掌握工作有关的技能。”
当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之前外商非常看重中国有无限供给的高素质劳动力,但随着劳动力成本、商务成本、土地成本、污染治理成本的上升,中国的成本优势正在缩小。而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和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制造业水平、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都在逐步提高,再加上和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雷同,从而产生了很多外资撤离中国的现象。
“但是,有些撤走以后的外资到了印度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又把总部或者区域性总部迁回到中国。这是因为他们发现那些国家不像中国那么规范,足够吸引投资。”沈开艳说,除了人口结构年轻化,目前印度还没有与中国相抗衡的能力。
上图:2022年8月28日,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小孩在恒河河岸边骑自行车。
失业或成困扰
看似印度拥有充沛的劳动力人口,但不少专家担忧,印度的劳动力市场未必能负荷每年涌入数百万人的庞大就业需求。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恐将成为印度政府的负担,并导致深层社会危机。
印度喀拉拉邦移民与发展国际研究所的移民专家伊鲁达亚·拉詹表示,由于农村缺乏工作机会,如今有约2亿印度人在各地区之间迁移,却基本不能融入城市。“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公道的生活,那么最终只会出现更多的贫民窟和疾病。”
虽然印度的小学入学率超过了95%,但全国家庭健康调查证实,公共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培训加上营养不良导致学习成果不佳。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已经有超过2.5亿印度儿童被迫辍学。2021年,3.75亿印度儿童面临大流行带来的长期健康和教育影响。预计到2030年,不具备就业所需的教育和技能的印度青年将达到47%。
45年来高位的失业率,以及糟糕的健康和教育状况,长远来看,都会对印度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带来风险。2017年至2021年期间,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1.155亿,但劳动力仅增长了770万,劳动力实际减少了1130万。根据孟买独立智库“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的数据,印度2022年12月的失业率为8.3%。
由于缺乏机会和低工资,越来越多的印度人甚至不去找工作。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印度的劳动力参与率(指活跃劳动力和正在找工作的人)为46%,是亚洲最低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中国和美国在同期的劳动力参与率分别为68%和61%。
印度女性的就业情况则更为糟糕。世行数据显示,2021年印度女性的就业参与率仅为19%,低于2005年的26%。在教育程度低和就业机会少的双重影响下,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包括那些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群,最终不得不挤破头去申请低级的公务员岗位,从事一些可替代性高的文职工作,甚至是按日结薪的苦力活,通常月薪不到300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
沈开艳说,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还需要创造更多非农就业岗位,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根据最近的政府数据,超过45%的印度劳动力在农业领域就业。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20年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印度至少需要创造9000万个新的非农就业岗位才能吸纳新的劳动力,其中许多工作机会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
目前,印度通过吸引苹果公司等国际巨头在国内生产更多产品,以促进制造业发展。但是根据世行的数据,印度工厂对该国GDP的贡献只占14%。
莫迪政府似乎已在尝试解决问题,如在“印度制造”(Made in India)议程下大力发展印度的制造业水平。印度的电子、汽车零件、纺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产业的前景被人看好。与“印度制造”议程一同推出的还有“印度技能”倡议,该倡议侧重于确保青年劳动力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培训、与日本等国家展开技能教育合作等为具体措施。
“人口增长的潜在优势并不会自动转变成GDP。”王红霞表示,印度能否成功利用其潜在的人口红利,并将其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根本上取决于印度政府能否出台有效的配套政策,并贯彻执行。“如果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造足够的就业,就会出现社会动荡。根据近百年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失业率超过20%以上,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冲突,抢劫等暴力犯罪率大幅上升。”
也许,现在就对印度人口的经济与社会意义下结论为时尚早。记者|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