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小岗村:“改革清单”已刷新

日期:2018-11-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40年前,18名带头人整合了社会资源,解放了生产力,而今天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岗人有更多的“诗和远方”,真正享受富裕带来的知足与快乐。
作者|吴 雪

  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兴。

  一座普通的村庄,因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蜚声四海,伟大创举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在改革春风吹拂之下“多点开花”,从土地改制到税费改革、土地确权,从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金融改革,以小岗村为起点,从安徽到全国,从农村到城市,这个曾经以“讨饭”为生的贫穷村庄,快步踏上“改革第一村”的跑道,一路狂奔。

  冰封开化,大地回春,四十年,安徽小岗村,恰似中国改革的缩影,开启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黄金时代;四十年,小岗人始终坚守改革初心,奋楫争流,与时代同频共振。


18个红手印的“生死契”


  金秋十月,地处皖东北的小岗村稻菽飘香,喜迎丰收。站在“凤阳县小岗村”红色牌匾之下,一眼望去友谊大道两旁,一栋栋粉墙黛瓦的徽派小楼错落有致,农家乐、特产店、“大包干”纪念馆,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八方宾客。

  如今小岗的崭新风貌,用“热火朝天”形容再恰当不过,但你很难想象四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这里的居民,曾遭遇过“饿死”的命运。“公社时期,饿死了60多个人,饿绝了6户,很多人只能南下乞讨为生。”小岗村所在的小溪河镇党委书记殷星昌回忆道,小岗村因处在江淮分水岭,地势低洼,用水困难,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频、“连年吃不饱饭”是常事。

  “当时国家政策不允许搞分田单干,农民大多‘撂挑子’,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殷星昌告诉《新民周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岗村全年人均口粮仅在200斤左右徘徊,年人均收入时常不足30元,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由于农民盼不到“富裕之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 “三靠”生活,便成为了小岗村二十余户一百多人全部的生活写照。

  然而,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放手一搏。真正的“穷则思变”从1978年11月24日这天开始,这一年,小岗村村民严金昌正值36岁壮年,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与严金昌、关友江等18人一起筹算,与命运打了一个赌。

  在小岗村一个闪着微光的茅草房内,18个衣衫褴褛的大包干“带头人”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一份“生死契约书”——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正式开启了农业“大包干”时代。“我们当年搞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果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严金昌说,为了活命,大家起誓,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甚至坐牢杀头,抚养孩子的后路都想周全了。

  “怕了就不干,干了就不怕。”严金昌发现,将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把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增产效果十分明显。1979年,小岗村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丰收,一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3.3万斤,是过去生产队一年产量的5倍。“家家户户存的都是粮食,周边老百姓都来看,羡慕得不得了。”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说,想起那年丰收的喜悦,至今难忘,而丰收带来的蝴蝶效应,更值得庆贺,油粮总产达到了3.5万斤,相当于之前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达40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

  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专门来到小岗村考察,看见家家粮满囤,户户谷满仓,很是高兴。万里对村民们说:“大包干只要能增产,不仅今年干,明年还要干,允许你们试5年。”小岗村村民们这下吃了定心丸, 18个带头人从此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曾经荒芜一时的“讨饭村”变成了敢为人先的“富裕村”。岁月沧桑巨变,谁会想到,当初一个纯粹为了“吃饱肚子”冒着风险做出的决定,竟会成为一件影响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如今,这张10多厘米见方的纸片原件,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物证,静静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时刻向世人展示着安徽小岗村土地改革的第一声号角,而在小岗村友谊大道一侧,当初签订“生死契约书”的茅草屋,被围栏保护起来,成为了小岗村红色旅游的重点展示区。

  今天的小岗,已从当初100多人的生产队,发展成为23个村民组,4173个现代村庄,村民可支配收入,从当年22元增长到2017年的18106元……40年过去了,小岗村凭借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从过去的“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发展到农业、旅游业、招商引资同步发展,村容村貌变化显著的“榜样村庄”。


改革“常讲常新”小岗刷新“改革清单”


  小岗村的改革实践证明,大改革大发展,小改革小发展,不改革难发展。

  “大包干”作为传统农业耕作制度,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死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落后理念,如一头困兽,始终制约着小岗村与时俱进、真正致富的步伐,成为了整个小岗村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要常讲常新”。四十年寒暑,岁月年轮,小岗村突破一次次的思想桎梏,走在了富裕的“康庄大道”,而曾经18位带头人,健在的只剩下10人,最年轻的也到了70岁,他们有的开启了新事业,有的踏实享受着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幸福。

  距离村口200米的位置,有一个农家乐名叫“金昌食府”,老板正是大包干带头人、76岁的严金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接待一批参观游客,一行十几人在金昌食府门口驻足,巨大宣传牌上挂着习近平与严金昌家人的留影,总书记寄语“农家乐,乐农家”。严金昌说,自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视察后,村里的旅游就跟着火了起来,“去年餐厅纯利润能挣10万块,今年多了三成。”

  旅游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这得益于小岗村每一个顺应时代的变革。所谓无工不富,要发展还得办企业。“家里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每亩地每年有800元的租金,家庭劳动力解放出来后,我和家人经营起农家乐,搞起了住宿餐饮的商业综合体。”严金昌说,正因许多年轻人嫌种地不赚钱,纷纷逃离小岗村,这才催生了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制”,其含义是将经营权流转出去,承包权还在农民手中,如此以来,农民既收取了流转费,又不承担风险,还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干其他事。

  严金昌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小岗村村民们也纷纷效仿,如今农家乐在小岗遍地开花,渐成规模,随着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村民们喜上眉梢。“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烧的是柴草,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说起来之不易的好日子,还离不开“人民的好干部”沈浩,2004年,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小岗村,6年间带领小岗在“二次创业”道路上奋起直追,搞科学种植,发展现代农业;兴建大包干纪念馆,打造小岗品牌,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发展工业园区,主攻农产品深加工。

  靠着种地刨不出金子的理念,沈浩真正解放了小岗人的思想,51岁的村民王如霞曾是沈浩当时的“工作对象”,为了劝她种植葡萄增收,沈浩主动上门动员,讲市场、说销路,最终打消了她的顾虑,王如霞成了第一批“敢吃螃蟹”的葡萄种植户。如今,她的4亩多葡萄园备受游客青睐,一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

  时代在前进,小岗改革不会一劳永逸,新时代的中国,小岗人秉承改革创新的精神,一直勇立改革潮头,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攻坚克难、闯关破障,创下了多个“敢为人先”。

  在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的案头,摆放着一份“改革清单”,上面记录着小岗这些年来实施的各项改革:税费改革、土地确权、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金融改革……

  面对土地流转不规范的问题,小岗在安徽率先开展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发出了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为了让农民共享集体收益,小岗探索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从“户户包田”到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并于今年2月,小岗村4288位村民,领到了首次分红350元。

  和改革开放同龄的小岗村民殷玉荣不久前也干了一件“敢为人先”的事儿,她牵头组织所在村民组18户农民签订了土地入股合作协议,探索“小田变大田”的规模经营新模式,让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变资产。“土地入股能破解粗放经营、产销不对路等问题,我计划把规整后的土地统一经营,水田探索稻虾共生,旱地种植油菜,经营收益在提取少量公积公益金外,全部按股进行分红。”

  在严金昌的农家乐,他拿出半年前一张大包干带头人在小岗村门楼下的合影,夕阳西下,8位白发老者站成一排,依稀映射出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而这种意气风发,从18位大包干带头人,传递到如今每一次改革的“引领者”当中,带领着小岗村在改革洪流中,生生不息,永不缺席。


“包二代”接棒开启互联网+新时代


  推动产业发展,旅游经济只是其中一种,“互联网+”将会成为未来小岗村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2016年12月,北京恩源科技与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凤阳小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互联网+大包干”农合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源乡愁。

  凤阳珍谷米、特产蓝莓果干、小岗特色红豆浓浆,在村口左手边最显眼的位置,正是小岗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公司负责人黄荷霜告诉《新民周刊》,作为农村新型社交化“三农电商平台”,他们已帮助500多户农户开通了网店,其中包括10个大包干带头人,28个贫困户,涉及160个农产品。

  在黄荷霜看来,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以乡愁的名义,依托城市人脉,让农户家乡产品直接卖给城市消费者。这样一来,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实现单个农户月成交额2000元。既能让消费者享受到原生态的农产品,又能带动亲朋好友,连接天南海北的小岗人,打造小岗特色品牌。

  70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就是源乡愁电商平台的第一批店主,别看他年纪大了,但思路清晰,像年轻人一样有自己的微博、微信。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岗二代”,在他的帮助下,老爷子店里的土特产销售十分红火。“我想从 5月份种水稻开始,每一步都拍照片、录视频,放到网上,让大家了解绿色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严余山说,40年前,18名带头人整合了社会资源,解放了生产力,而今天进入新世纪,我想让小岗人有更多的“诗和远方”,真正享受富裕带来的知足与快乐。

  如今,小岗4000多村民中,自主创业的农场主、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等已达100多人,从事二三产业的超过2000人。在金小岗农业高科技产业园,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1万平方米智能温室大棚、万米葫芦观光长廊、千亩树莓等种植观光园已成为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区新亮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家乡发展得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的儿子关正景,从合肥工大财经学院毕业后,就投身到小岗村的发展,正盘算如何把现在的“农家乐”发展成“农庄”,盖草房、支土灶,跟老人学几道“忆苦思甜”菜,让游客们真正体验一下“当年农家”的生活情境。

  “既然是‘包二代’,也要有大包干精神,敢想敢干。”关正景说,小岗的建设需要规划更需要人气,我去过广州、深圳、上海、福州,那里有很多我们小岗人在打工,我正说服他们带着资金和干劲儿,回到家乡来,一起建设家乡。“我愿意做新的尝试,带新的头!”说这话时,他像极了当年的父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已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带头人、‘包二代’、每一个小岗人都将是小岗未来主旋律的弹奏者。

  不久前,小岗村党委换届,“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之子严余山再次当选新一届党委委员,负责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他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小岗村新评选出的18位致富带头人之一。他早早地列好了新的改革计划:放大小岗品牌优势、增加村民分红、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智能农业……

  从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到今天小岗新18位致富带头人,两个“18”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传承与接力。如今,“小岗模式”已经带动全镇甚至整个凤阳县的发展,形成了“金红蓝绿”的发展特色,金色是中都,红色是小岗,蓝色是凤阳境内105华里的淮河,绿色是南部自然风光。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小岗村以不到100米的海拔,标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精神高地。40年的小岗村,以中国改革常新的朴素真理,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