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一台脑手术
大脑,人体最神秘的器官,也是人类医学最后进攻的“堡垒”。大脑中神经密布,在人体健康的时候,大脑有条不紊地通过神经协调着我们的感知、运动。事实上,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大脑的了解并不算多。但是,大脑也会生病,医学不得不试图攻克它。
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的学科之一,脑外科治疗,仅有100多年的历史。1950年代留学归来的中国医学者,将西方脑外科手术带入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创立者们,成为第一批站上神经外科手术台的探路者。
经过60多年,神经外科已经走向成熟,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也伴随中国神经外科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使千万患者受益的脑外科治疗、科研、教学“航母”。
一把手摇钻上阵
93岁的史玉泉教授,凭空给记者演示了当年参加开颅肿瘤切除手术时,怎样使用手动摇钻开颅的。他左手半握拳“支撑”着虚拟的钻杆,右手在左手上方画圆,表示摇动钻杆的把手。这一幕发生在60多年前,在史玉泉教授看来,仿若昨日,但如果拿今天的手术场面比较,那简直像是原始社会。
史玉泉教授演示的,是1950年新中国第一台开颅肿瘤切除手术的场景,由沈克非教授主刀,当时30岁出头的史玉泉教授是年轻的助手。手术成功后,消息登上了当时上海《新闻报》的头版。
准确地说,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成功的脑科手术,在此之前,史玉泉教授还参与了另一些手术。有一次,主刀医师把颅骨打开,检查了一下,宣布没有找到肿瘤,就匆匆缝合了。史教授说,那时候检查设备十分简陋,开颅风险非常大,医生也不免紧张和害怕。
但就在经验、设备、技术都异常缺乏的情况下,为中国神经外科奠基的第一批医生们,从未放弃探索。
第一次成功的手术,患者是一名年轻人,由于头痛、呕吐等症状,被怀疑患脑部肿瘤。沈克非教授建议开刀,医生与患者家长慎重地谈了一次话,患者家长决定“赌一把”。可以想象,当年决定接受这样的手术,需要莫大的勇气,而医生们,同样如此。
史玉泉当时已经升任主治医师,按道理不用再做手术助理这样的工作。“我一直觉得大脑很神秘,自己看了很多书自学神经外科,还在尸体上做过实验。”得知第二天有脑外科肿瘤切除手术,史玉泉跑到沈克非教授的办公室要求参加。“他平时很凶的,很严肃。”冒着被骂的风险,史玉泉教授终于争取到参加手术的机会。
手术的第一步是要打开颅骨,但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专业的脑科手术工具,所有的工具都是从骨科和普通外科借来“凑合”的。史玉泉教授介绍,专门用于开颅的摇钻,本应有一个用于固定尺寸的装置,钻洞时才不会伤及脑内。但他们手上只有普通外科手术的摇钻,医生必须掌握力度,以免用力过猛伤害脑内组织。
“摇一摇,停下来,看一看,生怕摇多了。”史玉泉歪着头,惟妙惟肖地模仿当时的场景。
经过那一次手术,史玉泉正式踏入神经外科这一刚刚起步的学科。1952年,史玉泉医师调到上海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即现在的华山医院),同朱祯卿、蒋大介和杨德泰一起开创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外科。
当时,神经外科作为独立的科室,在中国还非常罕见,除了上海,只有天津的一家。创立初期,科室只有8张病床,分散于神经内科各病室内。虽然有了科室,但手术条件依然艰苦,手术工具仍没能解决。
为此,开创者们又当起了“设计师”。查阅文献后,医生和医疗器械技师一起画出图样,然后送到医疗器械厂加工制作,用这种方法,大脑额前叶切断术的白质刀、银夹、银夹钳、脑部用的镊子、锯颅骨的线锯、各类大小的脑压板、不同形式的吸引管、脑针和脑室引流管等一一被制作出来。手术中用于止血的骨蜡、棉片等也都靠医生自已设法解决,因此,每次手术前,医生们都要花许多时间思考和准备。
史教授回忆,科室得到的第一批“正宗”手术器械,还是一次“偶然”。抗美援朝结束,战场上留下数百脑伤病人,史教授与学生一起到东北支援,为伤员治疗。一次,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慰问医生,问起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史教授回答:我们没有器械,用的都是“土”工具。此后,卫生部副部长兑现承诺,从苏联进口脑科器械,其中一套被送到了史教授手上。
从“陋室”到脑科“航母”
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医学界未能幸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学者,不得不离开手术台,去打扫厕所。但就是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下,只要形势稍有缓和,医生们还是继续工作,因此,社会恢复正常后,科室得以继续发展,并一直站在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最前沿。
1977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完成了国内首例显微镜下的外科手术。提起那一次手术,周良辅教授感慨万千,手术用的显微镜,几乎是医生们亲自“研发”出来的。“那时候信息封闭,我们看到的学术杂志,都是过期很久的。根据过期杂志对显微镜的介绍,我们找工厂设计和生产。”医生们与上海光学仪器厂和上海手术器械厂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
神经外科是一门太过年轻的学科,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脑部疾病仍是难以解决的顽疾,在当时经济落后、信息封闭的中国,更是如此。但同时,颅脑病患人数在增加,科室不断扩大,到1980年代初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拥有病床60多张,年手术量达到800多台。
当然,这样的数量与如今每年1万多台的手术量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已经被淘汰的设备,在当时被视作“高科技”。
1984年,周良辅院士担任神经外科主任,他记得第一次用上的CT机,是从日本进口的第一代CT机,所有医生都觉得“很稀奇”。周良辅记得,那台CT拍出的图像很粗糙,只能看个大概。如今这套设备已经被淘汰多年,CT机也更新数代。
神经外科的发展依赖医疗设备的发展,因此,随着“数字革命”的到来,神经外科也迎来飞速跨越的阶段。越来越多的脑科疾病可以得到治疗,到华山医院求医的患者也逐年递增,但科室只有两间手术室,床位也有限,接纳能力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有一段时间,患者排队要排半年到一年才能手术,很多人因为等不及而去世了。”为了应对这样的困境,2000年3月,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卫生局决策和支持下,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医院成立。
成立初期,神经外科(集团)医院开设伽马、浦南及普陀三个分院,科室占有床位扩大到450张。“我们把病人、医生带到二级医院,让患者用二级医院的费用,享受三级医院的技术。”周良辅说。
集团医院的成立,成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起飞”的起点。到2011年,科室床位数达到600多张,每年手术量1.5万台。
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神经外科治疗的目标,从单纯治疗疾病,提高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量保留功能,让患者回归社会后拥有一定的生活质量。周良辅院士告诉记者,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手术必须更加精确。
为此,一些确保精确性的先进设备,逐步应用在手术中。“过去,肿瘤切除多少,更多的是靠医生的经验,现在,神经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到肿瘤大小、周边结构。”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在1997年开始使用神经导航系统,是国内最早使用这一设备的医院之一。
目前,最先进的手术设备当数“术中核磁共振”,这种在手术中可以直观、精确观察颅内的技术,让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走过60年,当初的“陋室”,已经变成医疗和科研、教学“航母”。从1982年被定为WHO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开始,到1989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被评为“211”工程重点学科,1991年和1996年成为卫生部重点建设临床学科,1995年成为上海市领先学科。科室培养高质量神经外科医生数千人,其中很多来此进修的医师成为当地神经外科的创始人或学科带头人。
“医生是最应该担负社会责任的人。”除了医疗、科研,周良辅认为,医生还应该出现在灾难第一线。
这样的传统,由来已久。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当天,上海市卫生局紧急组织抗震救灾医疗队,并于7月29日清晨乘专列前往唐山抢救伤员。周良辅教授、杨涵铭教授等随救援队到达抗震救灾第一线,时隔30多年,仍有许多当时被周良辅教授救治的患者来到上海向他表示感谢。
“5·12”汶川大地震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再次出现在最艰苦的灾区。金毅和许耿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第一批中国红十字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随后,黄峰平副院长、孙安副主任医师和赖兰护士长等也加入救援队。短短52小时内,中德野战医院完成建院任务并投入使用,3个月共救治7万余名受灾群众。
60年前,没有人可以预想今天神经外科的发展,比楼房、设备、仪器这些直观进步更加重要的是,因为一群临床医疗科研人员的执著和努力,更多的患者获得了健康乃至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