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19如何继续成为世界经济最强动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以令世界瞩目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壮大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压舱石。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总量站上90万亿元新台阶的中国经济在2018年的稳步前行之后,2019年又将迈出怎样的步伐?
正在举行的2019年全国两会是“回头看”的校验场,更是“向前看”的观景台。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的各种因素和风险的挑战,中国经济如何行稳致远,笃定前行,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有效破解发展难题、迈向高质量发展,全国和全世界的目光,都希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寻找到答案。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质优势好 底色依然亮丽
过去的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在应对挑战中,依旧稳步前行,依然生机勃勃,交出了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绩单。
一方面,中国经济“稳”的特质明显。6.6%的增速,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目标,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CPI比上年上涨2.1%,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保持在5%左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良好。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进”的态势良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升至76.2%,增长主动力作用继续巩固;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2.2%,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国经济正在着力提质增效。
此外,中国经济展现出“暖”的色调。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再减1386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国经济发展更有温度。
回首2018年中国经济,最关键的就是贯穿始终的二字——“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在变局中抓住机遇。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陡增,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面临下行压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市场情绪出现波动。一时间,“陷入滞胀”“消费降级”等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甚嚣尘上。面对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保持了“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始终专注于高质量发展。
放眼现实,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升、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可以这样说,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说明,中国经济依然拥有“质优势好”的亮丽底色,成色好,底气足。
稳字当头 干好七件大事
对于2019年中国经济巨轮的航向,去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下了调子——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刘元春看来,“六稳”的核心在于“稳预期”,“稳预期”的核心在于“稳信心”;“稳消费”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远大于“稳投资”;“稳金融”应当以“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发展面临转型“阵痛”,但是新华社在迎接两会的中国经济述评中指出,中国经济积累的雄厚实力、深化改革释放的红利、转型升级释放的动力、做大市场积蓄的潜力,依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市场预期不断向好,市场信心不断提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中国经济必将掌握主动,赢得优势,实现更好发展。
去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已经挑起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梁,意味着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了由外向内的转变,内生动力更加稳健。
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到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再到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7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这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将成为推动今年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创新发展 助力动能转换
创新是第一动力。
经过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传统动能逐渐减弱。社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产能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等问题凸显。过去主要依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而这一切,需要敢于向自身“开刀”,割舍传统的落后方式,坚定不移地实现科技创新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动能转换提供最强大的助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在去年黯淡的车市里,新能源成为唯一亮点。“做中国版特斯拉”,像蔚来汽车和上汽荣威等这样的自主品牌正朝此方向努力。上汽集团瞄准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迎风而上、抢占机遇。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集团“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上汽“低能耗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唯一获奖的汽车行业自主研发项目,也是新能源乘用车技术首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2018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0%,连续第五年实现“翻番式”增长。“在车市已从增量进入存量、传统燃油车开始向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过渡的大背景下,车企欲在更高端的市场上突破,必须要依靠创新。”一位上汽的技术人员说。
在前不久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推出的折叠屏5G手机惊艳全球。不断的科技创新,让华为的技术在全球大放异彩。去年,华为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达到113亿欧元,在全球名列第五。
(2019年2月24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华为发布了首款5G折叠屏手机。)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我国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升级要素结构,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任志武表示,对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在创新方面的短板依然突出。“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中心,着力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放宽准入 开放再上台阶
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也赢得了世界肯定。面对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外媒普遍关注,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走势平稳,内需和创新驱动持续增长,发展后劲十足,对世界的积极影响仍在增加。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1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全领域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将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和财富增加发挥积极作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对外开放的成就令人瞩目:201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增速3%,在全球投资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中一次性提升了32位
2018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实施,激发了新一轮外商投资,一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比如,特斯拉在上海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电动汽车超级工厂,宝马在沈阳投资新建第三工厂,诞生了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等。进一步精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降低关税,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等,构成了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头戏。
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同时通过修订发布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加大对外商投资支持力度,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在2018年4季度第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基础上,2019年还要推进后续批次重大外资项目,为项目落地提供绿色通道,鼓励外资参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只有牢牢把握全面开放的大方向,在开放中获取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以及机遇,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倒逼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之手与开放之手形成强大合力,我国经济发展定能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