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亘古不变的乡愁
“从历史深处流出的大运河,打通了文明水路,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以及中国与邻近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大运河的精神内涵——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评价。
中国大运河自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全长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运河。和谐共生、合作双赢、开放包容是大运河文化的主旋律,这与当今世界所追求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在集聚了大运河文明精华的长三角地区,以大运河为纽带推进文化一体化,乃至以此经验,建设文明互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了必要与可能。
千年系文脉
仲夏之夜,扬州东关城墙之外,清风徐来,杨柳依依,水波荡漾。现代的霓虹灯光点缀着2500年前修建的古运河,人们在河边散步、纳凉、歌舞、垂钓。当年隋炀帝兴建的大运河,其最早的基础就是这一段,当时名为邗沟。从这段古运河往东约2.5公里,就能倾听到如今仍在通航的京杭大运河的波涛。如果沿着京杭运河南下,越长江,经苏杭,再走连接杭甬的浙东运河,便可自当今世界大港宁波舟山港通江入海。
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这是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的三部分。大运河修建最初是为了军事用途,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凿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目的就是为了北上伐齐,开凿运河是为了运输兵马和战备物资。到了隋炀帝时期,国家已经统一,运河更重要的功能变为将粮食运往都城的通道,也就是开始发挥漕运的作用,这样的使命一直延续到清代。
当然,大运河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远不止其设计者最初着眼的军事与漕运。对于古代社会而言,大江大河之间的分水岭阻隔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这样的自然屏障并不像今天一样可以凭借发达的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方式来逾越,人工开凿运河是当时可行的最为实际的解决方案。
当大运河连通了江河湖海,人们发现,人员和物资交流便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认同、国家的安定统一。“中国大运河对内连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对外而言,大运河一端是陆上丝绸之路起点,另一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现在谈论区域一体化,而文化的一体化其实是区域一体化的一个根本的基础。大运河不仅推进了中国国内各区域的文化认同,也在千年之前就开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这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张谨眼中,大运河是一项“超级工程”。她认为,中国古代建造大运河的许多技术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古人的智慧在今天来看非常不可思议。
在修建大运河时,中国古代的大国工匠们有太多的技术创新让世界震撼: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复闸、梯级船闸,以及不用船闸的连续弯道设计,来满足航船在不同高度河段上的升降要求;最早在运河修建中使用夯土,解决了就地取材、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同期实施、快速推进工程的问题;面对黄河这样水势湍急、泥沙汹涌的河流,仍然创造出网格沉沙式堤防、用枝条芦苇堵决口这样的技术;调动大范围的水资源为运河补水,大范围改变了地貌,形成了巨大的湖泊以保障漕运,等等。
“如果大家了解了运河的‘超级工程’,就会知道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强,我们需要宣扬这种价值,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正是从这里产生。”她说。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智慧的光芒并未消逝在千年历史的帷幕里,而是在今天依然鲜活地闪烁。大运河有约800公里河段当下仍可全年正常通航,是南北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服务国家的民生福祉。大运河流淌数千公里,造就了沿岸无数的水域风光;伴随着运河流域兴起的各类文化遗产,更是持续滋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
“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千年之前的诗人皮日休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而在当下,我们更可以自信地说,大运河是一项凝聚我国经济命脉、交通动脉、生态主脉、历史文脉、情感血脉的伟大工程。放眼全球历史,也从未有其他运河像中国的大运河如此深刻地影响到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
运河造扬州
在大运河沿线众多城市串起的璀璨文化项链中,如果一定要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最夺目的一颗明珠,那无疑就是扬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座2500年来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扬州的一切。
当年,吴王夫差下令在长江之滨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并在此地筑起邗城,这就是扬州的城市起源。运河带来的重要交通和战略地位,使得扬州在此之后出现多次繁盛。
扬州因运河而兴,在历史上公认有三次高峰。第一次是在汉代,天下大定以后,刘邦的侄儿刘濞被封为吴王,治所就在扬州(时称广陵),他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煮海为盐,开山铸钱。刘濞除疏通、利用邗沟水道进行交通运输外,还新开一条运盐河。运河水运让海盐贸易兴盛,带动了广陵城的繁华,一时间商贾云集、百姓富足。
在唐代,长江的入海口远比当下要靠西,大约在今天的靖江一带,扬州港常受海潮影响,这才有了李白诗中的“广陵潮”,也才有张若虚在扬州的瓜洲渡口写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绝唱。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扬州成为当时中国四大海港之一,大量海船进出国内都选择在此停泊。再加上隋唐大运河开通后,扬州占据连接运河与长江、通江达海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其繁盛上升到了顶点,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经济文化都会。当时民谚有云:“扬一益二”。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经济的兴盛带来文化的高度繁华,学人仕子以能到扬州游历为荣。李白曾七到扬州,还和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一起到扬州请鉴真东渡,造就美谈。“烟花三月下扬州”“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无数文人墨客对扬州的吟诵,至今仍成为铭刻在中国历史文化意象中挥之不去的符号。扬州因运河盛极一时之景,可见一斑。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扬州瘦西湖游览,在流连于青山碧水、亭台楼阁、游船画舫之外,是否会想到:为何此地名为“湖”,却不似杭州西湖一般拥有广阔的水面,而是由多条细长的河道交织在一起?答案在于,瘦西湖实则是由扬州的多条护城河旧道通连而成,而这些水系都来源于大运河,如今也依然和大运河相通。这也是为什么在瘦西湖景区的南门,“世界遗产”的标识如此醒目。
人们在扬州个园游览时,常常为其中园林布局的精美、木石造景的奇特发出惊叹,他们同时会了解到,这是清代扬州盐商之首的私家园林。正是由于大运河赋予的交通战略地位,扬州在清代康雍乾时期成为全国盐业最重要的集散地和交易地,盐商凭借垄断得利富可敌国,方有财力在此购置宅地、附庸风雅。
大运河带来的交通发达使扬州获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给它带来了无以复加的美誉。扬州的技术、艺术、学术,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这种文化上的美誉,又成为促进扬州集聚人才、汇集资金和催生其他产业的重要原因。雕版印刷、漆器、玉器、化妆品、美食……扬州的这些名片,追根溯源,皆拜运河所赐而生。
扬州是大运河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样板。黄杰表示:历史上扬州的三次兴盛,都和当时整个中国的强大繁荣是一致的。这力证了大运河在中国的国运兴盛中不可取代的关键作用。
世遗启新章
2006年,国家做出了将大运河申遗的决定。
大运河申遗涉及8个省级行政区域与30多个地级市,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省部层面,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在城市层面,由大运河沿线城市中遗产段最长、遗产点最多的扬州作为牵头城市,在国内成立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在国际上联合全球运河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在这样的合作、协商和对话机制下,城市不分大小,以保护与申遗的目标共同前进。
机制建立以后,申遗还要靠一步步细致的工作。扬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保护管理处处长孙明光给《新民周刊》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扬州大运河的邵伯段在筹备申遗时,由于多年疏于管理保护,许多河道已经成了居民的垃圾堆场,河水黑臭,令人难以靠近。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初次来考察时,对当地治理好这一段没有信心,劝说扬州把这个点从申报名单里去掉。但是当地镇政府和民众了解到大运河申遗的意义后,都表示出能做好治理的决心。他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让原来的垃圾堆变成了清水流淌的河道。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再来看时,都连声称赞。
除此之外,孙明光还介绍说:扬州的“运河三湾”地区本来是棚户区,在为申遗进行治理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人人都说好”。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张谨也曾表示:大运河申遗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改变了过去“只有辉煌壮丽的历史文物才是世界遗产”的观念。大运河在很多地方只是房前屋后的一条小河,在北方地区甚至可能仅仅是个小沟。“通过这次申遗,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条貌不惊人甚至被人忽视的小河小沟居然是世界遗产。”申遗让大家认识到,大运河是与人们零距离的活着的文化遗产。
经过8年的筹备,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迎来新机遇。2017年2月、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规划,以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在全域被列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核心区域的扬州看来,根据中央规划细化城市的总规,以生态和文化锚定城市发展定位,不但能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后申遗时代”继续发挥牵头作用,也将同步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进程。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与长三角一体化,两个国家战略在长三角地区叠加。大运河文化最精华的部分就在长三角区域,这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黄杰说:大运河直接流经了苏浙皖三省,但看上去河道似乎没有直接流经的上海,其实也通过自青浦经吴江、太湖到芜湖的“芜申运河”,接入大运河水系。更不用说,上海所处的吴越文化圈深受大运河的滋养。
如何打破各种壁垒,实现高质量的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正在探索的主题。业界公认、也在国家规划文件中确认的大运河文化带共有六种文化形态,其中在长三角范围内的就有吴越文化、淮扬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四种。在黄杰看来,开放性、包容性是运河文化的特征,以大运河文化和海丝文化作为长三角文化一体化的纽带,可以成为突破地域、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有益尝试。
用好这条纽带,不仅能在世界舞台上讲好运河故事和中国故事,还可以为人们留住记忆中亘古不变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