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上海粮仓满,阿拉心不慌

日期:2021-06-0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近年来,市粮食物资储备局围绕“收好粮、储好粮、供好粮”这三项主业,牢牢守住了上海粮食安全的底线。
记者|应 琛


  6月,又到了水稻插秧的季节。连日来,上海崇明的农民们每天都在插秧抢农时,秉着“快插秧、插好秧”的原则人机齐上,掀开了今年“三夏”工作的序幕。

  所谓“三夏”,是一年农业生产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是全年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亦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

  说到“粮食”,相信国人都会想到袁隆平爷爷。然而,随着他的离世,大伙儿不禁担心,“未来粮食安全,谁来保驾护航”?

  “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写过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推断,到203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6.3亿左右,如果按照每人每日消耗8两粮食计算,就需要6.51亿吨粮食。但以当时的工业化形势发展,中国的耕地面积还在日趋减少,因此粮食产量可能会下降到2.73亿吨。但实际上,我国严守土地红线,又有袁隆平这样的院士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我国已经连续6年粮食产量达到了6.5亿吨以上,给了美国学者布朗一个响亮的回答。”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市粮食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沈红然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用仅占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就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袁老功不可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保证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容松懈。”沈红然强调,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目前,库存充足、供给充裕、价格平稳。

  身为特大型粮食消费城市的上海,不啻“我们保证了粮食安全”的一个范本。


探索“两无化”大米种植生产



  这两天,位于崇明新河镇的上海北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水稻田里,工人们正在辛勤作业。几人一组,待秧盘中的水稻秧苗放上插秧机上后,两名工人配合插秧机开始在田里快速插秧。插秧机所过之处,田里留下了一排排整齐的秧苗。

  田里机械来回穿梭,田边白鹭徘徊飞舞,一派田园生态的景象跃入眼帘。人群中,遮阳帽、防晒袖套、运动鞋,一身运动装扮的石育萍正在田头奔走,指挥现场机械作业,查看秧苗的机插质量。

  石育萍是上海北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该基地近6500亩的稻田。“每天从7点到17点,我们一般安排8辆插秧机,一天可以插300多亩地,估计在20天左右就能完成任务。”石育萍告诉《新民周刊》,“我们公司是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授权基地之一,也是崇明‘两无化’大米的主供基地”。

  曾经,上海的大米市场一直由东北大米和苏北大米占据主导地位,部分高端市场以日本越光大米和泰国、印度等东南亚香籼大米为主,上海本地产大米难觅踪影。近十年来,在稳定发展常规品种的同时,上海大力发展地产优质稻米产业,育成一批特色水稻新品种,在沪郊各区推广种植。

  崇明是目前上海最大的地产水稻主栽区。在2017年初步完成了“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整合后,2018年,崇明又精选万亩良田,用于生产无化学肥料、无化学农药的“两无化”水稻。

  崇明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结合稻米品质及市场需求,2021年,在“两无化”国庆稻种选择上,以“沪早香软1号”作为主栽品种,在“两无化”晚稻稻种选择上,以“南粳46”为主栽品种。

  “这些粳稻品种煮出来的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也比较符合上海市民的喜好。”该工作人员表示。

  在北湖基地,除了600多亩的“国庆稻”,其余全是晚稻。“两无化”水稻要怎么种?石育萍介绍说,北湖公司主要通过使用有机肥、少量生物农药、太阳能杀虫灯、人工拔草等方式来防治病虫害。

  在其他“两无化”种植基地,还有通过“稻虾”“稻鳖”等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即通过将低密度的水稻种植与适宜密度的小龙虾、鳖养殖相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共生互利,达到自然生态平衡,病虫害发生上总体较轻,亦可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高科技的助力也为“两无化”水稻种植提供了强大赋能。崇明“两无化”水稻种植基地基本都安装了土壤、水质、视频等物联网传感器,能实时智能追踪水、土、气等水稻生长环境的变化,系统终端在完善农业信息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分析预测,进行农事行为识别、水稻生长周期识别及水稻病虫害识别检测等,实现对稻田内的农事行为监管、水稻生长的监控及病虫害识别等方面的综合智能管控。

  “在崇明,我们只种单季稻,‘两无化’水稻基地其余时间主要种植绿肥。如蚕豆、油菜、草头等,作为绿肥还田。” 上述区农技中心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把地养肥了,才有力气、更有底气把饭碗端牢。”

  事实上,“藏粮于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崇明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展“减麦增绿”。这些年,崇明则一直在提升稻米的品质,力推冬季休耕、绿肥种植,为这片肥沃的土地蓄积了更多的能量。


“上海粮仓”库存充足



  这些年来,上海一直加大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农民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除了当地区政府,让农民“卖得出”,让市民“买得到”,同样是粮食储备部门的职责。

  在粮食安全方面,中国强调的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近年来,上海粮食物资储备部门围绕“收好粮、储好粮、供好粮”这三项主业,牢牢守住了上海粮食安全的底线。

  “收好粮”指的就是抓好地产粮食的收购工作。上海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采用订单化的模式,保障9个郊区农民种植的粮食“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收粮”,并且适时启动本市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让种粮农民不至于“卖粮难”。“储好粮”,就是在储备绿色化的基础上,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城市应急供应,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供好粮”,则是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的粮油产品,加强企业间的产销合作,来满足现在老百姓对粮食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功能化等消费升级的需求。

  据统计,目前上海粮食年消费量在580万吨左右。85%以上的粮源需要从市外调入,目前上海储备粮规模可满足至少6个月的市场供应量。其中,小麦和稻谷等上海市民常吃的主要口粮品种比例超过80%。另外,成品粮油储备也能满足不低于上海市场15天的供应量。

  从最近的市场监测数据来看,上海粮油市场供应平稳,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据了解,市粮食物资储备局对日常库存监管有相应的举措,例如使用“互联网+”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千里眼”实时监控各个仓库的储存情况;并经常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不定期抽检,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

  “在储备粮质量方面,每年安排三到四成的储备粮开展轮换。稻谷两年必须一轮换,小麦则是三年,不断推陈储新、常储常新。同时,加强储备粮质量监管,从粮源,到入库、储存和出库,这四个环节都要按照规定开展质量检测。”沈红然提到,2019年国务院组织开展第三次全国性粮食库存大清查,上海的政策性粮食库存总体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运作合规。

  2020年7月27日,全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会议,并在会后召开上海粮食安全工作会议。当时,龚正指出,上海要坚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据悉,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为压实粮食安全责任体系,上海相继出台了实施意见、相关考核办法,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考核指标,对各区、相关企业落实粮食安全的情况开展考核,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近年来,上海不断对标对表,与兄弟省市比学赶超,粮食安全的责任压得实。

  与此同时,依法管粮体系也逐渐完善。今年,国家重新修订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于4月15日起正式实施。“我们目前正在全市粮食行业开展全面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条例》相关规定。”据透露,上海自己的粮食相关规章制度也正在抓紧制订过程中,“比如我们力争今年内出台《上海市粮食储备安全管理办法》和《上海市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等”。


藏粮于企,夯实应急保障体系


  “宁留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不到1万人的“储备粮管理者”守护着全市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粮食安全,是“幕后英雄”。“如果没遇到什么突发情况,我们粮食工作就好像空气一样。”但这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上海粮食工作做得十分到位。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保障工作是一次大考,但好在有惊无险,通过多措并举,最终保障好了上海市民的吃饭问题。

  上海粮食物资储备部门主要是围绕了五个字发力——

  第一,围绕“增”字发力。在国家要求的可供应市场天数10-15天的成品粮储备量上,主动增加了3万吨,最终确保了不低于可供应市场天数15天的储备量。

  “现在,上海还有一种储备模式叫‘藏粮于企’,就是把粮食的储备任务给加工企业,形成储加一体的模式。比方说,企业有1万吨大米的储备规模,但这1万吨的米是不停轮换的,就像是蓄水池,水不停换,但水位是不能降的。”沈红然告诉记者,“尤其是疫情过后,我们深感成品粮的储备量还是需要增加,以后可能会更多运用这种模式,一来让上海市民能够吃到更新鲜的粮食,二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粮食应急保障效能,未来我们争取做到成品粮有1个月的储备量。”

  第二,围绕“通”字发力。与商务委等部门紧密配合,自去年1月29日起,全市启动市场监测每日工作报送制度,密切跟踪粮油市场动态。

  第三,围绕“助”字发力。通过各方面去协调,帮助100多家粮油企业复工复产,包括江苏的大米加工企业、温州的粮食包材生产企业,还有东北的运粮企业等。

  第四,围绕“引”字发力。实际上,老百姓对粮食供给可能还是有疑虑,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上海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每个超市货架一定要把粮食拿出来堆满。据介绍,事实上在疫情期间,上海的粮食工作者所有的眼睛每天都盯着供应网点,保证不能出现空架断货现象。让老百姓一看到便心里有底,这样才能避免恐慌性抢购。

  第五,围绕“健”字发力。迅速健全了很多制度,比如调优品种、调整布局,提高成品粮油储备量,提升加工能力等。

  据悉,上海目前共有粮油应急库点38家,应急加工企业21家,应急运输企业4家,以及应急供应网点800家。在此基础上,上海加强区域协作,已经建立了“135保障圈”,即1小时生活保障圈、3小时应急保障圈和5小时应急响应圈,上海城市粮食安全保障系数进一步提高。

  沈红然坦言,随着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但人均粮食消费会有所降低,因此要与时俱进地调整粮食储备的品种;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记者 应琛)


  2004年春,上海考古工作者在崧泽遗址发现了多座马家浜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墓葬,将其中上海第一具保存相对完整的马家浜文化的人类骨骸,称为“上海第一人”。为满足生活需要,“上海第一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水稻种植——水稻种植对气候环境的要求较高,温热多雨的江南水乡正具备了稻作农业起源的优越条件。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