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华政人的天下情怀

日期:2022-11-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新民周刊》通过五位华政人的故事,讲述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国之大才”的经历。

  70年来,华政为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法学等各类专业人士,为五湖四海不断输送优秀人才。《新民周刊》通过五位华政人的故事,讲述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争做“国之大才”的经历。


应松年

  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副组长。曾获 “五一劳动奖章”、 2019年获得中国法学会授予的“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1937年,应松年出生在宁波奉化的一户书香门第。1956年,应松年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华东政法学院。从此,与法学结缘,与华政结缘。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很快崭露头角,第二年就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向新生介绍大学生的学习经验。

  1960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他去了新疆伊犁并在此生活长达20年之久。这里成了他砥砺人生的起点。回首往事,应松年平静地说:挫折对于人来说,未见得全是坏事,它可以磨去身上的稚气和傲气,促使人更加懂得生活的含义和人生的意义,更加懂得珍惜人间美好的东西,尤其是能使人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和清醒的辨别力。

  1982年,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的王珉灿先生在厦门主持召开了行政法学教材编写研讨会。应松年得知消息,觉得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便毛遂自荐,要求参加会议。在研讨会上,应松年侃侃而谈,掌握资料翔实,对行政法学有着独到精辟的见解,王老先生当时就决定把他借调到北京,专门从事新中国第一部行政法学统编教材《行政法概要》的写作和编辑。王老先生的这一决定成为应松年人生历程上的重要契机,揭开了他的行政法学之路的开端。

  2019年12月,应松年应邀回到母校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为师生开展讲座,讲座过后他坚持要重新走一遍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述他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他说:当时的红楼图书馆藏书颇丰,借阅手续也很简单,我看了很多法律和社科类著作。当时的教学方式与现在是不同的,1956年华政扩招,一个年级500人,除俄语外,专业课都是在大教室上大课。课后,老师常常出些题目,助教组织小组讨论,大家都很认真地参与讨论。虽然当时没有行政法这一学科,但是在华政学习期间,一些法治理念逐步在心中生根发芽,对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国行政法众多“第一”都与他有关,从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到培养第一代行政法学研究生,从参与新中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的起草到此后众多行政法的出台,都深深地留下他的印记。他以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建言献策;以行政法学研究会创建者和负责人的身份,组织立法研究,合力推进;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议案成为最有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立法者”。但所有的身份,都基于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信仰,那就是,他始终是“人民的法学家”。(撰稿/崔梦豪)


朱树英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的第二天,与共和国同龄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系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创始主任,年过70的他被称为“上海滩最勤奋的律师”。

  在建设工程与房地产领域,朱树英是绝对的业内大咖。他曾经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过28年,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承办过近千件有关建筑、房地产领域的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其中多为业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作为律师在建筑房地产领域服务的标杆,朱树英极大地拓展了律师在这一领域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多次获评优秀律师,是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

  实际上,在做律师之前,朱树英曾经做过木工、企业教师、工会干事、办公室秘书等不同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他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断总结经验,力图掌握最实用的工具。

  1965年刚满16岁的朱树英初中毕业,为了生计来到上海建工集团下属的一家建筑公司当起了木工学徒。他一边做木工,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读了4年的中文大专课程,并于1984年顺利毕业。紧接着,他又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业余读了两年在职的律师培训班,并在1986年一举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1989年,在四十不惑的年纪,朱树英在职入学华政,就读法律本科3年,以全部课程平均85分的成绩于1992年7月毕业。

  朱树英一直将华政视为自己的母校——是华政将他培养成有作为的法律人。实际上,在成为华政学子之前,朱树英已经在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实践。在企业工作的他,一边适应着不断调换的工作岗位,一边开始承担企业法务工作,8年法务工作和兼职律师的历练,让他拥有了转型成为专职律师的底气。

  1992年4月,在朱树英华政毕业前夕,由于刚刚掀起的上海大建设时期亟需专业法律服务的客观需求,上海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委员会筹划组建一家为城市建设服务的专业律师事务所,朱树英被借出企业负责组建工作,自此拉开了他成为建设、房地产领域专业律师的序幕。

  上海延安东路复线隧道工程总承包合同、上海浦东机场、新加坡苏州园区、国家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港珠澳大桥、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办公楼、上海迪士尼乐园……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工程项目背后,都是朱树英团队在提供全过程的专业法律服务。

  2015年9月,朱树英在华东政法大学设立“树英奖学金”,以此来鼓励有志于毕业后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以及建筑工程等建设领域法律业务的学生,促进新时期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及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感慨,“没有在华政学习的3年,就没有今天的朱树英律师”。

  2022年10月,时值华政建校70周年,建纬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朱树英再度捐资“树英奖学金”。在他的激励下,目前已经有数名获得奖学金以及其他几十名华政学子如愿加入建纬律师事务所,成为专业律师。(撰稿/陈冰)


周会明

  1988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生前系安徽省宣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援藏检察业务专家,连续两任挂职西藏自治区山南检察分院,是全国和安徽援藏检察官的优秀代表。

  1988年,24岁的周会明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进入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从一名书记员逐渐成长为该院反渎职局局长,始终站在反腐工作第一线。

  2011年,根据高检院和中共安徽省委部署,安徽省人民检察院遴选一批检察业务专家参加援藏建设。时任反渎职局局长的周会明正是风华正茂之年,凭着对雪域高原的一腔热血和赤子情怀,他踊跃报名。随后,周会明作为安徽省第一批援藏检察业务专家,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山南分院(现为山南市人民检察院),挂职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他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边疆建设、民族团结和山南地区检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山南检察院任职的5年间,周会明带领山南检察干警创造了多个第一的纪录。从2013年开始,山南检察院连续四年实现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量排名西藏自治区第一,连续三年办案量位占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的一半以上。周会明开创的山南模式震撼了雪域高原。在2013年,周会明援藏到期,他毅然选择留在西藏,再干一任。

  因援藏工作成绩突出,周会明同志生前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连续两年被评为山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西藏山南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援藏归来,周会明又离开了家人和家乡,于2017年8月远赴宣城,担任宣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就在他准备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奋斗,为检察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时,突发的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2018年1月,周会明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3岁。

  2017年,周会明同志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第二届“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周会明的同班同学杭红骏回忆,大学期间,周会明是很有思想的人,很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跟他的脸相差不多,方方正正,这也似乎为他毕业后做检察官而天设地造的。周会明学习不错,跟同学相处真诚以待,老师和同学对他认可度都很强。他性格挺坚强的,大学期间他父亲因病去世,对他打击太大,他父亲几乎是一家的唯一经济来源。所以,他能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真的不容易。“也许大学四年他没让人感觉有多少闪光点,但我知道他才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这也为他检察官生涯打下了最好的基础。”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背对着家的方向,踏上征程;每一步跋涉,心里装着的都是司法事……五年援藏,初心不改,雄鹰展翅,格桑花开;如今你有了两个家乡,一个在平原,一个在高原。”这正是对周会明检察官生涯的高度评价和准确凝练。(综合整理/正华)


祝玉婷

  党的二十大代表、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现任浦发银行闵行支行党委书记、行长。2008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家住上海长宁的祝玉婷一直对华东政法大学充满了向往。“校园是那么静谧、优美,又充满了人文气息,无论走到哪里,总能惊艳到你。”

  高中就读于上海交大附中,学的又是理科班,秉持“不学高等数学的大学是不完整”的理念,一心报考华东政法大学的祝玉婷最终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让她有点始料不及的是,从他们上一级开始,所有本科生都要去松江校区而不是位于长宁的老校区。“没想到,松江校区依然那么美丽。更让人意外的是,学校的开放度非常之大,老师不会把我们限制在某种条条框框之中,所以我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

  她还记得,2004年进入华政松江校区,俗称“大学城开荒的第二批学子”,却拥有大学城最美的校区。“入学后,发现华政是一个给予你充分自由的学府,会告诉你本学期的学分,但如何达成、用什么达成你有充分的组合权;有丰富的社团,各个团长都搅尽脑汁来吸收新的学员,于是,我在大学跳了舞蹈、学了乒乓、开始了主持、还成为了志愿者;华政也是我政治生命开始的地方,我在200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政议政的种子可能从某一次去观摩学校辩论队就埋下了,也可能是某次去蹭法学院的‘网红课’而种下的,更可能是每每看到电视广播里华政教授的精彩论断而仰慕之。

  “打开微信,有15个群聊是跟母校有关;校庆、纪念日总有母校的邀请;一个叫‘华政’母校对于学子的关注,不仅仅是在校的四年,而是长久的陪伴。”

  祝玉婷说华政人身上都有一个特别务实的标签。“一般的大学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要么是大谈特谈自己的学业成绩多么优秀,要么就是强调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有多强,但是华政的毕业生就会把这两者平衡得比较好,还会跟你谈自己对企业的看法,特别能够快速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

  虽然证书傍身,刚出校门的她,也还是经历了一阵“技能恐慌”。在入职浦发银行吴中支行成为一名大堂经理之后,她发现自己居然是一名“理财菜鸟”,怎么办?

  初出茅庐的祝玉婷肯动脑筋也肯吃苦,除了积极向前辈请教,更是自发地利用两个月的双休日,佯装成理财客户,对上海市内所有银行挨个进行“暗访”,通过自己进行理财业务办理、账户开户,来观察和学习同业同行的工作方式和产品组合,并每日总结,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

  2015年,祝玉婷先后成为上海市劳模和全国劳模,为了将劳模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应运而生。她带领一批80、90后,敢闯敢拼,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考核硬指标,用业务专心、服务贴心、待人热心“三心”特色服务牢牢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让它们保值增值。

  2020年,祝玉婷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上海市总工会授牌,不断孵化出成绩斐然的金融“匠人”,让浦发银行闵行支行的业绩一路攀升,成为行业标兵,而工作室也成为浦发银行专业服务的一块金字招牌。(撰稿/陈冰)


赵鑫

  2010年进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工作,现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四级高级法官。曾荣获全国模范法官。

  2007年,赵鑫本科毕业后,来到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继续深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务实的做派都让他获益匪浅。“老师们都特别平易近人,而且具有国际化视野,总能适时地给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毕业的律师校友也是纷纷设立奖学金,学习好的同学光是靠奖学金就能顺利完成学业了。”

  赵鑫说,华政的课外活动非常的丰富,有辩论赛、篮球赛、足球赛、合唱比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仅是丰富了大家的求学生活,更是粘合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留下了诸多美好的人生回忆。在这些活动中,新生合唱比赛让他到今天都记忆犹新。2007年刚入学不久,研究生院就举办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生合唱比赛,入学时他被选为了班长,自然而然组织比赛的任务就落到了他头上。好在每个人的积极性都高涨,从歌曲的选定到统一服装的定制,每个人都有任务认领。在比赛那天,大家发挥出色,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后来的日子里,班级又拿到了辩论赛的冠军、参加了55周年校庆演出、组织了班级春游等各项集体活动。

  赵鑫感慨,研究生阶段在有些人看来集体活动会越来越少,强调个人的自由。但是在华政的三年,他收获最大的除了在专业知识上,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情谊。去年毕业十一周年聚会以整个一届同学为整体筹办的,到现场的同学几乎坐满了整个礼堂,而他所在的经济法0707班到场相聚的人除了因为工作安排不开的几乎都来了。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长达半年的深入实习,让他们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之后,赵鑫直接进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工作。如果说审判法官的主战场是法庭,那么执行法官的主战场就是执行现场。在执行现场,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和变幻莫测的现场,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他曾与“老赖”博弈,让194名工人拿回自己的血汗钱;他不惧死亡威胁、坚决维护胜诉人的合法权益;他办理了“知名网络歌手欠款案”“八旬老太医院霸床案”“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程疏解腾退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风险性大、关系区域发展大局的疑难复杂案件。曾荣获“全国模范法官”、CCTV2019年度法治人物。

  工作12年来,他带领团队办理的案件已经超过1万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15亿元。让申请执行人信赖法律、让被执行人信服法威、让全社会信仰法治,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面对难案,“没问题,这个案子我来想办法”是他说的最多的话。

  赵鑫感慨,自己见证了太多的人性。对当事人、对于申请人而言,执行结果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普通老百姓对国家所寄托的希望,对司法工作人员寄托的希望,“有的人一生可能只会打一两起诉讼,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让胜诉的人感受到法律的力量。既给正义,又解心结,守护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撰稿/陈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