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被艺术宠坏的春天
3月底的香港,细雨霏霏,出租车很难打,却不是因为雨。一位司机告诉我,最近生意好了几倍,内地游客多了,外国人也多。早春的南国,尽管花未发,雨缠绵,但街头巷尾,满是文艺气息,演出全面回归,展览目不暇接,用本地媒体的话说:丰富得来有点消化不良。
艺术月,重连世界
众所周知,每年的3月是香港的“艺术月”,今年3月更是防疫措施全面取消后的首个Art Month,全球艺术家得以重新聚首香江,带来空前的盛况——Art Basel、Art Central、香港艺术节、街头艺术节HKwalls等等活动令人应接不暇。
其中人气最高的自然是闻名全球的“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巴塞尔艺术展是连接世界各地收藏家、画廊和艺术家的重要桥梁,每年会在瑞士巴塞尔、中国香港和美国迈阿密三地举行。今年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从3月23日至25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一连举办三天,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共177家画廊参展,吸引数万名观众到访,高峰时排队长达百米,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汇聚一堂。据悉,现场销售情况也非常之好,某些参展画廊80%的展品都已售出,而这个数字在前两年只有20%。
上图:巴塞尔艺术展。
与往年受到疫情影响只设置主展区“艺廊荟萃”不同,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五大区域全面回归,除了“艺廊荟萃”,还有“艺聚空间”“策展角落”“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和“光映现场”。主办方邀请到悉尼Artspace行政总监兼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澳大利亚馆策展人Alexie Glass-Kantor第六度担任“艺聚空间”策展人,以“此时·当下”为主题,展出13件大型装置作品。
“‘艺聚空间’阔别多年后载誉归来,实在是意义非凡。本年度展区内的每个艺术项目都关乎我们——或是个人,或是集体——如何掌握空间,也就是如何在奇特而流动的当下自处。三年的难关过后,作为‘艺聚空间’的策展人,我希望以这次机会支持一些专注反思和探讨当代时代的复杂美的艺术家和项目。我们的历史从来都充斥着脆弱和不确定性,但于近年全球局势愈发紧张。”Alexie表示,“艺聚空间的每个项目均邀请观众走进具有独特存在感的空间,引导他们以微观和宏观层面重新理解国际和人际脉络。今年艺术展中的这个区域将更加强调激活场域特定和扩展的呈现,考虑我们在当下以个人和集体方式理解空间和存在。”
众多装置艺术中,雕塑家林岚(Jaffa Lam)的拼接作品《推车派对》格外引人注目——长达14米的大型装置艺术由循环利用的旧伞布制作而成,从六个工业手推车组成的椅子中延展出来。“我希望透过这件委托作品重新关注香港以前所谓‘非正式’的劳工,特别是他们如何在艺术领域中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非正式’劳工包括了已经退休或者譬如家庭主妇般被生活限制的人。这些未被人重视的劳动力是如何在看似闪耀高级别致的艺术圈中发挥其功能的?”林岚希望有更多人会关注社会中这些微小的力量,“艺术产业背后的血汗泪是值得被关注的”。就好像她的这件作品,也需要电焊工帮助焊接。
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展,办展理念也与林岚不谋而合,除了收费的艺术展本身,还将展览进一步投射到更广泛的免费场域——洛杉矶装置艺术家Awol Erizku的大型装置作品进驻太古广场,这是巴塞尔首度将展览作品进驻商场内;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首度成为巴塞尔的合作伙伴,在校园内举办了巴塞尔艺术展的平行展览,展出四位视觉艺术院校友的作品,包括行为艺术、版画、回收纺织品和装置艺术,引发观众对爱护环境的思考;伫立于维港天际线之间的“M+幕墙”上还投放了艺术展的委约流动影像作品《信手不渝》(Hand Me Your Trust),瑞士空间影像艺术先驱皮皮乐迪·里思特借助不同的手穿梭于不同的对象之间,引领观众回顾香港具有历史意义的设计及建筑,呈现出城市风景的万千变化——这些延伸展览,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
上图:虚拟凡尔赛宫之旅。
走在街头,你能充分感受到“艺术月”浓厚的氛围,更多的艺术展并非只在高楼大厦里呈现,而是融于城市的每一处。尤其是,第八届街头艺术节(HKwalls)也在3 月18 日至26 日举办,走在中西区的街头,就能看到国际和香港本土艺术家绘制的大型壁画。中国首个追溯全球涂鸦及街头艺术运动史的展览“City As Studio”也在K11 MUSEA呈献,这个展览由街头艺术教父杰弗里· 戴奇 (Jeffrey Deitch)策划,以30余位先锋艺术家超过100件作品,引领观众探索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地下铁及停车场缤纷艺术场景,向涂鸦文化的黄金时代致敬。9天时间里,各种工作坊、导赏、讲座,更丰富了展览的内涵。
“City As Studio”,一座城市本身也可化身艺术工坊。即便3月已过,但艺术月过去,并不代表艺术消失——接下来的5月,香港还将迎来“法国5月2023”,一系列丰富的法式文艺演出势必掀起新的高潮——比如说1913年在巴黎首演的《春之祭》,当年首演时曾因其前卫的音乐和编舞引起骚动,此次香港的钱秀莲舞蹈团将于110周年重新编排献演《和春之祭共舞》,煣合中西舞蹈的技巧,配以太极之推手、散打,舞武融合,打造具有香港文化特色的当代中国舞,促进香港与法国的艺术交流。再比如说香港文化博物馆的“虚拟凡尔赛宫之旅”,与凡尔赛宫联合策划,将以互动展览的形式,呈献一个古迹与数码结合的旅途,观众将参观凡尔赛宫镜厅、法式园林、玛丽· 安托瓦奈特的寝室,一窥凡尔赛宫的魅力。
60年,潮流变迁
随着香港通关的恢复,文化活动也已“完全复常”。去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就提议举办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如今终于落地——前奏节目是3月29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行的“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文化节的主办方、康文署署长刘明光表示,今年将邀请更多海外文化艺术团体来港,促进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他预计,整个流行文化节,将有大约14万名观众现场参与。
据目前公布的名录来看,文化节将包括“《流行原音》音乐会”、“赵增熹×李幸倪×《金枝玉叶2》”、“户外《声·影马拉松》音乐会”、“芳华再续”张国荣梅艳芳逝世20周年电影展、“电影叮叮”中上环电车导览团、《霸王别姬》上映30周年4K修复版放映等等,逾20余项形式多样的活动,从3月底一直持续到11月。
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了文化节打头阵的展览“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今年是一代巨星张国荣逝世20周年,他生前的三位挚友陈淑芬(经纪人)、张叔平(著名电影人)及夏永康(著名摄影师),共同策划了是次展览,与大家一起回顾张国荣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为当年情再度添上新鲜。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展上还展出了法国著名设计师让·保罗·高缇耶为张国荣“热情”演唱会设计的一系列服装,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贝壳以草绳编入裙摆,白色羽翼一路从翅膀嵌缀到西装袖口,20多年后看来仍觉惊艳。
上图:瞧潮香港60+展览。
而在文化博物馆一楼,还有一个名为“瞧潮香港60+”的常设展览,聚焦二次大战后至本世纪初,香港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及电台广播节目的发展。通过阐述香港流行文化的演变、社会背景和艺术特色,引领大家寻找香港过去的发展轨迹,传承香港的多元文化。
展览的圆形入口被设计成“丽的呼声”字样,在电视诞生和走入千家万户前,收音机是这座城市最主流的娱乐载体,丽的呼声就是其一,由它衍生而来的“丽的映声”,也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从二战后到千禧年,60载悠悠岁月里,哪些icon最能代表香港流行文化?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许多珍贵的展品——比如萧芳芳在60年代粤语歌舞片中穿着的珠片迷你裙,在当年曾掀起一时流行;比如许冠杰的《半斤八两》白金唱片,唱出曾经升斗小市民度日的艰辛;又比如梅艳芳最后一次登上舞台的白色婚纱,由刘培基设计,寓意“嫁给舞台”;还有歌手黄家驹的第一支木吉他,后来他以半价出售给弟弟黄家强,告诉他“世上没有免费的东西”……
半圆形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香港各个年代经典的电影片段,点唱机可让观众随意收听经典流行曲,多达五个部分的展品历经多年募集,内容丰富到的确有点“令人消化不良”。TVB元老级演员汪明荃说,每个香港人都应该到这里来看看。其实不只是香港人,我们这一代被港片喂大、以TVB剧下饭的人,看在眼里,也是满满的集体回忆。旧闻,新知,当年披头士乐队访港,掀起唱英文歌和“夹band”的高潮,罗文也组合了“莲花乐队”,连发型都是披头士款;早年香港的电视机普及入家庭,为了防止儿童过于沉迷,电视机柜都是自带锁体的,堪称是最早的实体“儿童锁”;而顾嘉辉作曲、黄霑作词的《狮子山下》手稿,更是永恒经典。
“香港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有机会吸引各地的人才资源和文化养分,汇聚中西文化特质,令香港在华人地区流行文化方面成为发展得较为蓬勃的城市。”文化博物馆馆长吴雪君说,“香港流行文化的传奇故事,可追溯自战后婴儿潮和经济起飞所引发的无穷创意,跨地域文化贯通,以及流行文化工作者的深厚技艺与拼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众媒体的发展,香港流行文化在历史洪流中呈现不同的面貌,一浪接一浪,潮起复潮落。”
上图:继续宠爱·张国荣纪念展 。摄影/阙政
从50年代继承岭南文化“看大戏”,到战后上海影人南下带来的国语片风潮,再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香港流行文化在这60多年间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交融辉映,呈现出别地所罕见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影响了内地乃至海外文化艺术的趣味——最近杨紫琼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瞬息全宇宙》里,就有满满的港片元素。
周耀辉在《眼红馆》里写道:“爱过的,来合唱,与万人拍掌。光棒正闪亮,回忆却更明亮。”长久以来,香港红磡体育馆,也就是“红馆”,都被视为流行文化的一个缩影。尤其,演出市场是否火热,看红馆就知——4月1日晚,“继续宠爱·二十年”音乐会开场前半小时,红馆门前已堵得水泄不通,逾万张门票在开票2小时内售罄,堪称一票难求。接下来的四五月间,港台明星集体“回归”红馆——许冠杰(他也是第一个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歌手)、周杰伦、古巨基、郑秀文、五月天、林俊杰……红馆的“四面台”又将热闹起来,香港的流行文化何止60+?传奇仍在续写中。
电影节,尚未完场
4月的香港,用实力证明什么叫“好戏连台”——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如期开幕,为期12天的电影节将选映来自64个国家及地区的200余部电影,当中9部电影为世界首映、67部电影为亚洲首映,在电影院及网上平台将放映超过320场。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会堂、iSQUARE、英皇戏院……到处都人头攒动。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在电影节开幕典礼上表示,这是香港全面复常后首个实体电影节,反响热烈,电影票在开卖首日已经售出超过一半,许多场次更被抢购一空。记者亲身体验也的确如此,早在开幕半个月前,电影节的开幕片:许鞍华执导的纪录片《诗》已经一票难求,仅余轮椅位(香港影院通常都设有轮椅位,以更低的价格优待有障碍人士)。
没想到获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的许鞍华此次会转战纪录片领域。原来她当年就读港大比较文学系时主修过诗歌,拍过无数故事之后,一偿多年心愿,拍下“我城”的诗文风景——许鞍华亲自拜访多位香港诗人好友,包括黄灿然、廖伟棠等等,还有已故的香港作家、写下《我城》的西西亲诵《旧启德机场》。
另一部一票难求的是新浪潮导演谭家明拍摄于1982年的《烈火青春》,80年代都市游牧男女的青春躁动,演员是崭露头角的张国荣、刚走红的汤镇业、初登银幕即光芒四射的夏文汐和叶童,美术指导张叔平、副导演关锦鹏也都成了后来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这部电影当年公映时因意识大胆被迫删剪,如今40周年纪念版不仅作了4K修复,还是导演亲自重新剪辑版——需知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和《东邪西毒》都由谭家明剪辑,他因此也有“王家卫师父”之誉。
上图:纪录片《尚未完场》。摄影/阙政
当然内地观众也还是有机会参与抢票的,现场刷取票二维码就能入场,十分便捷。我就抢到了另一部出色纪录片《尚未完场》。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两位年轻人祁凯达和徐岱灵,虽然年轻,关注的却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史前考古问题:欧德礼是谁?
原来这个俄裔犹太人欧德礼(Harry Odell),参加过二战时期的香港保卫战,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古典音乐感动,战后才从金融业转战娱乐业,创办了皇都戏院的前身“璇宫戏院”,宁可做亏本生意,也要邀请国际知名古典音乐家来港演出,强大的演出阵容中包括Isaac Stern、Alexander Zakin、Solomon等等。纪录片导演祁凯达说,当你发现这些伟大的音乐家早在你出生之前就受邀来香港演出过,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于是祁凯达和徐岱灵开始追寻这段香港传奇,从如今破败不堪的皇都戏院观众席,一直探访到欧德礼远在海外的后人,还到买下他故居的知名香港歌手张敬轩家中寻访,促成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交流。片名“尚未完场”来自于旧式影院门口挂的一块提示牌:“尚未完场,稍候片刻”。
欧德礼曾解释自己为什么宁可亏本也要邀请一流大师访港:“那些懂得欣赏的人,自然会闻风而至。可是我的愿望就是想让那些和我从前一样不喜欢音乐的人也来听听,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不至于辜负了这世界上最美妙而又最动人的伟大艺术。”让祁凯达和徐岱灵深受感动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开荒精神”。如今,也是同样一种开荒精神,敦促他们上山下海发掘出这个“史前”故事,再现兼容并包、中西文化交融、令人心动的香港。
散场后,坐着叮叮车到北角,信步英皇道,很容易就找到了片中的“皇都戏院”,它正被重重包裹,进行全面修复工程。不久的将来,这个曾开启流行文化先河的地方,定将再放光彩。如同它的前身璇宫戏院,在这里,每一种艺术都能找到知音,哪怕最初没有,最终也一定会有。记者|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