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专业设置不合理仍然是大学就业“拦路虎”

日期:2023-07-1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
记者|陈 冰


  最近两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都超过了千万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下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变成大学生就业问题了。

  就业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需求问题,需要多方共同解决,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成为大学生就业“拦路虎”之一。

  今年4月初,教育部会同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


专业布局不合理



上图:2023年6月11日,毕业季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园。


  中国高等教育在近20年的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不能否认,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1999年的大扩招,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时期,高校总量从1000所增长至目前的2760所。一方面招生人数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高校纷纷走向综合定位,什么学科专业都敢办、都能办;高校之间学科设置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形。

  根据统计,在目前13个大类的招生中,普通高校招生最多的是工科,其次就是管理类与艺术类,分列第二与第三。我们为什么会办了这么多管理与艺术专业呢?是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此类人才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

  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指出,开办成本低、收费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比如管理,对于学校来说,这些专业设置门槛低,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也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招生容易。而艺术类受热捧,对于学校方,不仅学费高,办学门槛却不高,学校还有较大的自主权;对于学生,文化课要求低,好考,是上大学的“捷径”,于是“购销两旺”。

  于是乎,这类专业遍地开花,甚至一些行业院校也开办播音主持等艺术专业,某农业211高校就有4个艺术专业。正如陈志文所言,高校设置专业时并没有真正面对社会需求。

  其实无论是管理还是艺术,在哪个国家都是就业的“老大难”。在国内,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样缺乏行业认可度和就业前景。但是很多孩子与家长,往往只看了眼前,没有想未来。这些重复冗余的专业设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就业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给学生选择带来困扰。

  “双一流”启动后,很多高校都制定了争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导致了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大多数高校需要踏踏实实地面向新产业、新业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然而,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明明已经过时,却没有及时调整,使得毕业生所学专业无法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匹配。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多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是日前一些人士质疑“工科理科化”现象。在工科学习中,一些大学缺乏与行业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们甚至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这使得毕业生缺乏企业需求的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

  此外,现实世界中很多问题是跨学科的,需要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但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依然过于分散和狭隘,缺乏跨学科融合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

  再从教学内容来看,不仅陈旧,而且与社会脱节。比如最需要先进技术的计算机教育,却学着陈旧的知识。再比如,地信、测绘、遥感等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的是C语言和java,企业招人需要的却是会gis开发的人才。学装饰设计专业,学校学的是石灰刷墙,但是现在的装潢却是采用的乳胶漆技术。学校所学的,与社会所需要的不在一个层次,当然会对应届生的就业造成一定困难。

  不合理的专业设置消耗了大量资源,包括教师、设备和经费等,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开设更具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它还可能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需失衡——一些就业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而一些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人才过剩。由此带来了就业难、就业不稳定等问题。


考研背后依然是就业难


  近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在高位上持续高增长,但细分下来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报考热门还是人文社科专业,从报考录取比上看,人文社科远远高于理工科,文科的录取率也远远高于理科。这是为什么?

  新高考之后,强化学生选择权,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很多孩子以兴趣爱好为名,回避物理、化学,更多地选择了“类文科”组合,生物地理成为热门,物理化学大家避之不及,文理的逆转必然导致未来大学生中理工科与人文社科专业的不平衡,不可避免地出现越来越多的文科生。

  南京大学就业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方长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站在个体的角度,对于已经读了某个专业的学生,不要被专业所限制,但站在人才培养端,要谨慎考虑,有些专业就应该缩招或者减掉。

  “对那些比较好的专业,比如说数控机床,需要大量实习、实训投入的,学校却不愿意去开设。这就是问题,你培养了很多所谓的‘水专业’毕业生,最后这些人还是要回到劳动力市场。所以从教育领域或人才培养端来说,专业差别不是不考虑,是必须得考虑。”

  “还有,现在硕士阶段的学术硕士规模太大了,更不要说博士,2023年博士毕业生突破13万,有必要吗?我们可以适当地扩大专业硕士的规模,但是,培养那么多学术型硕士干嘛呢?所以专业设置也好,学历层次设置也好,都是教育领域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上海六大药学院院长、副院长和中科院药物所、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的多位专家也纷纷指出,人才的培养需要分层次进行。

  上海大学药学院院长张川认为,目前产业化的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和需求不匹配,可能和人才结构相关。现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多,大专、中专的学生比较少,实际上有些工作需要大专、中专的人去做。大家都认为教育程度越高越好,实际上产业工人少了以后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

  复旦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戚建平提出,目前人才培养和行业脱钩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做出很好的基础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可能会发现,他们的基础研究做得很好,但是无法转化到产业端,其实是因为企业觉得他们的基础研究离产业化太远了。

  戚建平说,复旦大学药学院采取多元化培养模式,希望能够让人才的培养和产业深度融合。他透露,他们正在和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希望促成一个项目,让学生了解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其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投融资是怎么回事等。“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培养特色和使命,不仅仅要集中于头部的创新,也要更多关注产业端的人才,这样才能使生物医药的产业链更加完整。”

  AI时代,招不到合适的人,是如今医药行业的共同痛点。当AI辅助制药已成共性需求,受大学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所限,企业招聘要么只能招学计算机的,要么只能招学制药的,但两拨人经常聊不到一起去。复旦大学药学院的学生,在读到本科二三年级时会收到一个由药学院、计算机学院、大数据学院和管理学院共同开发的“课程包”。

  戚建平说,这一“四手联弹”的课程包,是学院与药企聊天聊出来的。“对接产业需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调整,既为企业输送复合型交叉人才,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出口。只有在基础培养的时候将AI人才、计算机以及大数据人才和药学人才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推动AI药学的发展。”

  为了满足产业端医药人才的需求,华东理工大学在制药工程和药学两个课程的开设方面尤其注重引入产业界的师资力量,在共同培养的过程中弥补学校端和产业端之间的鸿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无缝衔接。

  早在2020年,华东理工大学就开始了药学院课程改革试点。学校药学院副院长马磊介绍,学校在化学类小分子制药工程专业基础上,融入生物工程学院的课程。学生入学后两个学科都学,到第五个学期再依据兴趣进入各自的细分专业。

  如今,在双学院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又为学生开设了微专业,鼓励他们学习计算机、商科、法律等相关专业课程,为日后步入职场或创业赛道提升竞争力。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生处处长助理杨洁表示,围绕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海药物所在全国搭建了四个基地,其中江苏海门基地专门面向产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设有“五个一”,即一个产业化服务平台、一个药物高等研究院、一个创投基金、一个孵化器和一个高峰论坛。“基地内有20多家企业,研究生们来到这里可直面企业需求,了解产业风向。”杨洁说,今年该基地的第一批硕士已经毕业,就业率达100%。

  同样实现高就业率的,还有直面企业需求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学院副院长胡凯莉说,去年开始,学校开设新药创新班,从本科二年级起就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对一”职业导师。“基于学生个人的兴趣,通过导师引导,明白中医药的出口到底在哪里。看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并慢慢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读硕士、博士做研究,还有的人就适合去企业,我们需要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

上图: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内,众多考研学生复习备考。


就业指导缺乏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高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上海海洋大学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开设招聘专场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河北省教育厅组织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助就业,每期邀请3至4位岗位推荐官,为毕业生介绍用人单位概况、推荐优质岗位;教育部通过“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开设系列专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

  但是,严格来说,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滞后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更多是临时抱佛脚。一些高校忽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在就业指导和服务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4月23日,教育部官网转发《人民日报》文章称:全面加强就业指导,需要高校健全完善分阶段、全覆盖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

  文章指出,生涯探索与规划不仅是毕业生的任务,也是大学生都应思考的命题。如何确定自己的志业?不同年级应该做哪些准备?针对学生关注的问题,相关部门和高校应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确保有需要的学生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当下,还应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打造就业指导名师、优秀课程和教材,让优质就业指导服务惠及更多学生。

  此外,大学应加强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求职技能,大学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校企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行业讲座、实习就业洽谈会等活动,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增加就业机会。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不仅要注重学生求职技能的训练,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找准自身定位,既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对于个人而言,应注重终身学习,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发展和行业变化。记者|陈冰


链接:失业的四种类型

  间歇性生产导致的季节性失业

  经济萧条因需求不足导致的周期性失业

  行业需要的人才与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错配等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以及劳动力市场动态属性导致的个人工作搜寻与企业职位空缺匹配产生的摩擦性失业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