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流失的中国文物,何时能够回家?

日期:2023-09-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作为让文物回归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钱伟鹏指出,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外交协商、商业回购、捐赠或持有人主动归还等方式,国宝的回家之路充满艰辛、荆棘遍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陈 冰


  “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会不会在无数个异国他乡的深夜里,祈祷自己能够踏上归家的路……

  随着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失窃丑闻持续发酵,多国要求博物馆将其藏品归还原籍国的声浪越来越高。希腊官员再次要求归还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尼日利亚政府正式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900件贝宁青铜器;埃塞俄比亚希望大英博物馆归还1868年英国在军事行动期间从该国北部马克达拉夺取的十字架、武器、珠宝、圣坛牌匾等;加纳的阿桑特人也已向大英博物馆施压,要求归还其黄金物品……

  8月27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要求大英博物馆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在8月28日迅速冲上热搜第一。有人评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更有网友评论道:“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那么,大英博物馆里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何时能够回家?

  8月31日,中国著名的瓷器鉴定专家、收藏家钱伟鹏,现身上海苏富比大楼香港2023年秋季拍卖中国内地巡展。钱伟鹏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选派到英国,专职从事中国文物的回收,凭借高超敏锐的鉴定力,先后将3800余件文物送回国内。

  30年来,钱伟鹏活跃于英美古董市场,作为英国国家展览中心古董展示会高级顾问、英国伦敦东方古董公司董事长,他对于大英博物馆的熟稔程度,远超常人。作为让文物回归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钱伟鹏指出,让流失文物回家,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外交协商、商业回购、捐赠或持有人主动归还等方式,国宝的回家之路充满艰辛、荆棘遍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上图:大英博物馆首次聚焦“晚清百态” 展出《南京条约》原件


“世界被盗艺术品之都”


  互联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梗:“不要问女人的体重,不要问男人的薪资,不要问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是从哪来的。”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巨量藏品中,绝大部分都来自英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而且相当部分是通过非正当渠道,甚至肮脏、罪恶的手段得来的。

  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现有藏品800多万件,覆盖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受制于馆内空间,仅有约1%的文物能够被展出,但即便这1%也足以让每一位去过大英博物馆的参观者惊叹。

  钱伟鹏介绍,1753年,汉斯·斯隆医生把他终身收藏的71万多件藏品捐赠出来,唯一条件是:这些藏品必须对所有人永远免费,不同种族、不同国籍。哪个政府满足这个条件,他就捐赠给谁,大英博物馆因此建立,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接下来的百年岁月里,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日渐丰富起来,其过程与英国殖民扩张密不可分。与英国扩张殖民步伐同步的是,各国的历史文化典藏以及奇珍异宝也流入英国本土,并汇集到大英博物馆中。根据大英博物馆的介绍,馆藏的文物是通过馈赠、遗赠、购买、交换等多种方式收藏。

  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钱伟鹏说,它们大多都是当年英国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对中国制造劫难趁机劫掠或盗取得来的。

  1860年圆明园遭遇浩劫,侵略军往往会将那些抢夺来的文物,拉到北京天坛南门的太空场,以及附近的使馆,进行分赃性的内部拍卖。“一个先令可以买到一堆。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赫爵士非常有钱,他当时购买了大量圆明园文物,一时之间竟然没有办法运走。后来,他要求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不要再运输茶叶丝绸瓷器,而是务必要将这些来自皇室的奇珍异宝运到英国。”

  当时,洛赫已经没钱支付运费了。但是他向船东保证,不用考虑运费的问题,只要把东西运到伦敦,他自有办法支付运费。经过三个多月的海上颠簸,这艘价值连城的船只来到了英国泰晤士河的威斯姆特桥旁边。洛赫冲进上议院,对着议员们说,先生们,看看窗外,来自于东方中国皇帝的几万件珍宝就在这艘船上,但是我们在座的只有一位先生可以幸运地得到它。

  当时的英国首富阿尔弗雷德·莫里森,尤其对中国的艺术品充满兴趣,他毫不犹豫地将它们全部买下,并用马车拉到了英格兰西南部威尔特郡的乡间别墅中。他将这些为数众多的清宫珍藏安置在此,并成立“放山居”博物馆加以陈列。他对文物进行了编号,并在文物底部贴上“Fonthill”的收藏签,这些带有“放山居” 标签的文物已经成为圆明园流放文物重要的判定依据之一。

  阿尔弗雷德去世后,他的后人开始变卖这些器物 。1965年、1971年和2004年,莫里森家族先后委托英国佳士得公司,进行了3次专场拍卖,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的同时,也使得“圆明园文物”背后的神秘家族浮出水面,被人知晓。

  这些被英法联军劫掠到海外的珍贵文物,渐渐通过赠送或拍卖形式直接进入如法国枫丹白露宫、国家图书馆及英法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中。“在欧美的博物馆中,你会看到很多标签上注明是某某捐赠的,实际上他们多是掠夺而来的,就算他们已经擦干净了这些文物身上掠夺者留下的指纹,但无法抹去这些文物的真正归属。‘程序合法’并不能掩盖这些文物‘被盗’的本质。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殖民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某种程度上就是大英帝国对全世界掠夺的展览。”


大英博物馆里有多少中国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分布在全球47国的200多家博物馆。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目前在大英博物馆里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以及6万多种文献和古籍,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余件。

  从远古石器到商周青铜器,再到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瓷器、明清金玉制品,展品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在这里都可以见到,很多更是稀世之宝。“十大镇馆之宝”中,就有三件来自中国,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上图:《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是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书画藏品,由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女史箴》中的故事描绘创作而成,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宛然。《女史箴图》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现传画本是唐代摹本,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被誉为中国美术史的“开卷之图”。

  1856年到1932年间,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达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大英博物馆就藏得1.3万件,中国现存仅三分之一,致使学术界有“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嗟叹。

  在中国厅中央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三菩萨壁画目前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单幅壁画中面积最大、画幅最高的壁画作品之一。

  据史料记载,壁画是在1424年开始绘制的,前后耗费了44年才终于将它完成,所耗人力之大,时间之广,在我国的文物史上,都是极稀有的。1926年,清凉寺三菩萨壁画被分成12份,运到了英国。

  大维德花瓶(元至正青花龙纹大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其顶部附近的铭文表明它们的年代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

  它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至关重要的里程碑,也几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瓷瓶几乎囊括除人物外元青花绘画的全部元素,如龙纹、海水、蕉叶、扁菊、云纹、杂宝等,且绘制精良,难有与之比肩者,尤其龙纹的绘制,形象凶猛,腾云驾雾,生动之极。

  钱伟鹏指出,观察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的入藏时间,其中有很大部分主要集中在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余年之间。这正是近代中国国势日衰、沦为列强半殖民地的时期。这些由英法联军或者八国联军在侵华过程中搜刮来的中国文物,以及源源不断由中国本土不法分子倒卖到英国的文物,就有很大一部分以“捐赠”或“收购”名义进入大英博物馆。“观众有幸在这里看到的展品只是中国历代稀世珍宝中的冰山一角,另外的绝大多数都存放在博物馆内的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是无缘得见的。”

上图: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流失绢帛画《接引菩萨像》。


漫漫归家路


  建国初年,受国内外环境所限,追索文物仍是以秘密回购和捐赠归还为主。改革开放后,国内文物事业逐渐步入法制化、专业化,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行,中国也相继加入三项国际公约。国家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愈来愈多地采用政府间的合作、谈判、诉讼等方式争取流失文物归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18家博物馆中,中国文物数量达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数量更是馆藏的10倍之多。相关部门统计,从1949年至今,我国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钱伟鹏作为其中的参与者,深感文物追回工作困难多、危险大,非常之不易。

  1993年,国家文物局在英国伦敦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用来搜寻和征集失散海外的传世文物和出土文物,钱伟鹏被国家文物局选派到英国从事文物回收工作,凭借极强的鉴赏能力,他为国家找回了大批足以填补学术空白的国宝级文物。

  当然,其中最让他觉得有成就感和心惊胆战的,还是1994年的一次“奇遇”。

  当时,钱伟鹏去香港征集文物,有个人找到他,给他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造型与功能都很别致的青铜器。钱伟鹏感觉此件东西很不寻常,第二天就约了几个行家里手到尖沙咀一家私人酒楼地下室看货。

  钱伟鹏说,等青铜大盘呈上来,大家马上两眼放光,断定是一件稀世之宝。青铜器中间立着一只雄性带冠的鸟,四条鱼四只青蛙两只老虎在耳朵上,下面有三只老虎顶着盆,最重要的是雄冠的鸟一转,所有鱼和乌龟都跟着转。大盘还有三十多个铭文!

  这是西周时期的“子仲姜”盘,是春秋时期姜子牙女儿陪嫁的弄器。这件文物应该是在秦始皇父亲大墓被盗后,先流入澳门,再辗转流入香港黑道大哥手中。同行的专家说,“这种国宝重器不但中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如果你们把它弄回祖国,千秋万代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钱伟鹏当场表示有意购买这件东西,但是国家买文物需要走程序,需要一层层的审批,这样才能把钱拿出来买文物。谁知道对方拉下脸来说:东西被你们摸过了,就要买下,现在就付钱,不然就不要出这个门!

  形势逼人,好在同行的都是人物,一通电话,最终香港爱国商人叶肇夫将其买下,并在日后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如今,国宝陈列在上海博物馆,成了举世瞩目的镇馆之宝。

  2007年,偶然之间,钱伟鹏在英国苏富比拍卖行看到了王素的《运河揽胜图》,很震撼。这幅画可以说记录了整个咸丰年间邵伯镇的全貌,艺术价值非常高。这幅作品当时出价3万英镑,钱伟鹏毫不犹豫地拿下了它。回国后,钱伟鹏第一时间原价把这幅画交给了扬州博物馆珍藏。钱伟鹏说,收藏家实际上就是收藏传承历史,一个人收藏的再多,生命也就百年而已。“收藏家们只是历史临时的拥有者,而这些文物则要永远流传下去的。我会用尽一生追回遗散的国家宝藏。”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已经有许多西方国家尝试归还抢掠的文物。

  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非洲文化遗产不能再成为欧洲博物馆的囚徒”,送还了一批贝宁青铜器给尼日利亚。

  2022年11月29日,英国伦敦霍尼曼博物馆同意将该馆收藏的由英军劫掠而来的72件青铜器文物归还尼方。尼方明确指出“抓着劫掠来的东西不放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还呼吁大英博物馆“认真研究”归还劫掠文物的问题。

  今年5月,中美在纽约共同举行了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美方向中方返还了两件中国北朝至唐代的围屏石榻。另外,一个由德国七家博物馆组成的联盟,正与中国学者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展开合作,以确定其馆藏的数千件中国文物中,有哪些是在义和团运动之后被抢劫和走私出中国的。德方调查人员表示,该项目为归还被掠夺的中国文物铺平了道路。

  钱伟鹏认为,“通过法律途径、官方渠道去追索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什么时候文物能够回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现在,千千万万的民间收藏家从海外把这些文物带回中国,民间收藏也不失为一种文物回家的方式”。记者|陈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