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讴歌上海之精彩

日期:2024-06-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从舞台到画卷,红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底色,让一代代艺术家为之笔歌墨舞,激情不断,最终呈现出一个个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思想的好展览、好演出。
记者|王悦阳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城市的血脉饱含着红色基因。可以说,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文化基因里,海派文化是特质,江南文化是厚度,而红色文化,不仅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深度。

  无论是火红的年代里创排的沪剧《星星之火》《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淮剧《火种》《寒梅》,评弹《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交响乐《红旗颂》,舞剧《闪闪的红星》,还是时至今日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千里江山图》《觉醒年代》《英雄儿女》,昆剧《自有后来人》,京剧《红色特工》《北平无战事》……在漫长的岁月里,上海的文艺工作者记录时代风云、抒发满腔情感,创作了一大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文艺作品,丰富了这座城市的红色底蕴,也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脉与气韵,海纳百川,气象万千。

  从舞台到画卷,红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底色,让一代代艺术家为之笔歌墨舞,激情不断,最终呈现出一个个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思想的好展览、好演出。贯穿历史,放眼未来,一代又一代的上海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党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出发这一现实题材,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丰沛的艺术语言,讴歌党带领中国这艘航船穿过激流险滩,踏平惊涛骇浪,带领中华儿女一起实现“中国梦”的豪迈进程。


《电波》从舞台走向银幕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500场特别纪念演出。摄影/王凯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红色文化基因孵化而生的一张城市名片。这一感人肺腑的革命烈士故事屡次被改编成艺术作品,其中,1958年由孙道临主演的同名电影,成为影响力极其广泛的中国影史佳作;2018年,上海歌舞团创排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突破性的编导创意和优秀的表现力,首演即一炮打响,2019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如今,上海歌舞团本着对优秀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在今年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推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采用了部分电影叙事手法的舞剧”变成了“舞剧电影”,使《永不消逝的电波》再度焕新故事表达。

  正如上海歌舞团团长王延所介绍的那样,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原创舞剧,是舞台文艺作品创新突破的一次新尝试, 利用电影手法为“打破”舞台表演的“第四面墙”创造了丰富的叙事脉络。在保留舞台表演的主体呈现外,取景车墩影视基地、进驻LED虚拟摄影棚、选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实景、排练厅环境等,将故事穿插于“实”与“虚”之间,创新地加以铺陈。从电影到舞台,又回归电影,“电波”的故事在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上空画出了一道艺术的螺旋,用持续的生命力,记录下一段铭刻历史的英雄赞歌。

  2024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既是向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先烈致敬,也表达了电影主创以创新赋能拓展红色“电波”IP影响力的诚意。“电波”精神永不消逝,爱与信念永存。今昔穿越,饮水思源,当下盛世美好,正如先烈们所愿。《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舞剧电影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电波迷”和暂时还未有机会看过舞剧的观众了解走进上海红色精神,上海歌舞团也希望用这样的创新途径开拓剧场和影院‘双向互哺’的新模式,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现场演艺的魅力,让红色经典永驻。


评弹、话剧《千里江山》


  在海派文化之中,江南文化与红色文化,始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如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所说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只有继承是不够的,必须跟上时代的需求和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评弹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演绎红色文化,历来是有传统的。“上海评弹团建团七十多年来,拥有《白毛女》《刘胡兰》《红梅赞》《江南春潮》等至今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红色作品。2022年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榜首)。”高博文自豪,评弹团有丰厚的红色作品“库存”。守正方能创新,传承充满自信,在高博文看来,这一代的评弹艺术传承人,无疑具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今年7月11日、12日,改编自著名作家孙甘露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千里江山图》的同名评弹作品,将首次上下部连演,全本亮相天蟾逸夫舞台。这是一部将革命、谍战、理想、情感等元素巧妙融合,情节一气呵成,再现上世纪30年代上海风云激荡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战斗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以党中央从上海转移到瑞金的伟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摹出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群像,记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千里江山图》截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切面,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八,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群生活在当时的平凡人物,为了同样的理想和信仰,共同完成一个名为“千里江山图”的秘密计划。

  “在评弹演绎的《千里江山图》中,没有脸谱化的人物,那些革命先辈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国家、人民的未来挺身而出,如评弹中所唱——理想信念深铭记,千钧重任一肩担,位卑岂敢忘忧国,天地生民系心怀。”高博文说。红色文化,江南表达,海派气质,使得长篇评弹《千里江山图》拥有了不一样的时代特色与艺术气质。

  无独有偶,在今年3月,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马伊琍等主演的话剧《千里江山图》在美琪大戏院盛大上演。此次创作,集结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最顶尖的艺术创作团队。该剧导演王晓鹰向《新民周刊》记者介绍,在舞台剧的整体呈现上,与原著小说结构一样,话剧《千里江山图》采用叙事体形式,并刻意在舞台上呈现一部“立体”的小说。与此同时,小说结构几乎贯穿全剧,话剧的叙事从小说的第一句开始,直到最后。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全剧中,小说朗读和戏剧表演将有机组合,阅读与演绎之间,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演出效果——开场时,演员们身着现代服饰,手持小说,在舞台上共读《千里江山图》,朗读过程中,演员们交替“入戏”,轮流成为“书中人”,开始演绎小说中的情节。当故事切换到另一个视角时,演员们又会换装“出戏”,变回朗读者。这样的表现手法既有传统戏曲艺术“跳进跳出”的间离效果,又能为观众带来较强的代入感,象征着观众从阅读中了解这段隐秘而伟大的历史。

《千里江山图》不仅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年大戏,也是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开幕大戏展演剧目。


  精彩的题材还需要独特的艺术表达,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千里江山图》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它既是一部革命史,也是一本风物志。小说中的上海,虚构和真实关联在一起,原著作者孙甘露用真实地标还原了老上海风貌。为了更好地呈现原著中的城市记忆,在话剧《千里江山图》中,观众能感受到具有城市特色的布景和建筑细节;看到旗袍、长衫等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搭配;听到上海话、扬州话、粤语等各地方言。在特定的时间和外部环境中,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活动、思想升华,将与舞台上的城市风情形成呼应。与此同时,为了还原小说的“灵魂”——原著的文学格调影响着剧本改编和舞台演绎的格调。正如该剧编剧赵涟所说的,话剧《千里江山图》延续小说细腻缜密和克制表达的特色,将小说中内敛含蓄的“情怀”转化为“诗化意向”,重点放大具体的人性光辉,将伟大悲壮的牺牲精神浓缩为一场聚餐、一次告别、一个拥抱……从服饰、灯光、舞美到配乐,话剧《千里江山图》的精致与抒情,更让人体会到,如果说革命是一种浪漫,那么革命加爱情就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中最大的浪漫。特别是该剧的最后一幕,所有演员在星空背景中交替朗诵原著小说中的《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历史和现代在虚实之间相互呼应,正如信中所说:“有时候,我仿佛在暗夜中看见了我自己。看见我在望着你,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一直望着你,望着夜空中那幸福迷人的星辰。”江山千里,绵延不息,革命信仰,薪火相传。


画笔中的时代之美


  除了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美术创作同样是上海这座城市红色文化的艺术表达。“你脚上的泥土有多厚,反映出你心中对于人民的感情有多深。”正如上海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陈琪所说的那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艺术家们深受鼓舞,他们自发拿起画笔,深入生活,尝试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题材,用画笔记录历史,反映生活,因此,这些精彩的传世之作可以说都是画家们自觉描绘现实生活的探索。

  梳理海派绘画艺术之路,不难发现,上海的艺术家们始终饱含热情,挥动如彖之笔,描绘时代风采,讲述着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不朽伟业,无论是刘海粟、程十发、吴湖帆、陆俨少、唐云、沈柔坚、吕蒙、贺友直等上海著名前辈美术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还是陈逸飞、施大畏、邱瑞敏、韩硕、张培成等上海美术中坚力量的精品力作,乃至蔡广斌、洪健、毛冬华等青年美术家的优秀新作。从《庆祝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歌唱祖国的春天》,从《一大会址》到《井冈会师》,从《攻占总统府》到《山乡巨变》......几代艺术家以富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艺术语言,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心怀宏大理想、情系广大人民的一个个精彩故事。同时,也呈现了伴随着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我国现代美术的发展演变和辉煌成果。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路行来,上海的艺术家们以凌云彩笔,交出了一份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山河——绿水青山主题艺术展”,邀请60余位艺术家,以逾百组(件)主题艺术作品展现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期间,中华儿女对祖国山川自然的深情守望与热情赞颂,借《山河》展充分发挥生态美育价值,将生态美育融入“社会大美育课堂”。

  “时代的发展波澜起伏,城市在这样大开大合的淘洗中成长,像极了我自己。我为城市留下笔墨之影,也是给自己的成长留一份记录。”著名海派画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汪家芳是奋斗系列美育展览的联合策展人。他谈到,本次“山河”展的策划围绕传承“山水精神”与探索“生态美育”展开,是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上海市“社会大美育计划”项目。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这座城市自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贸易、交通、历史等脉络,是一座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其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融合,反映在建筑上尤其鲜明。 所以上海会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感觉,因为各个年代的建筑会向你述说人们是怎样前赴后继的:一代代人努力拼搏,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上海从一座低矮的城市慢慢长高。”汪家芳时常思考,自己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是怎样一个角色?能为这座城市做什么?当他阅读上海“十四五”规划的时候,内心充满自豪。“国家赋予上海使命,城市赋予我们使命,作为美术工作者,我能想到的就是为这座城市留下绘画影像。”于是,自己就以上海“十四五”规划为原点,创作了《上海 Go High》组画,包括了一江一河、陆家嘴等上海符号,也包含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人文等题材,借助“十四五”规划的宏观视野,用国画水墨,谱写新时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他用中国传统水墨绘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成果和未来空间,把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倾注笔端,画出了上海的包容广博、气韵万千,画出了上海的时空变幻和历史留痕。记者|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