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红色资源保护运用的上海样本

日期:2024-06-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所以我们如今把这些地方找到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市民朋友能够去走走,去看看,去想想,缅怀先烈,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
主笔|姜浩峰


  “我太激动了,看了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我只能说,这部与上海IP紧密相连的电影只有上海能拍!”6月18日,影评人马圣楠看了这部当日于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的新片后,如此说,“当年的李白烈士奋斗、牺牲在上海,孙道临、袁霞出演的‘电波’第一版是上海制作,近年来王佳俊、朱洁静主演的舞剧是上海制作,以及如今崔轶担任总制片人、导演的舞剧电影,主角仍是舞剧原班人马,可呈现出的效果又有所不同,几度创作,一脉相承又很有新意……”

  6月的上海,弥漫着电影的气息。而银幕内外,处处能见红色文化。比如走出上海影城,走入地铁11号线交通大学站,在通道内即能看到“光荣之城”的电子海报展示。其中显示,今年5月至7月,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切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五年光阴,上海的红色资源整体如何更好地发掘、整合?又如何更好地保护、运用?

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神圣而庄严的升旗仪式。摄影/刘歆


  “今年2月,上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行动方案,出台九大行动、30项重点工程,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黄浦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全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今年4月,人民日报曾如此报道上海新近的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推进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让红色文化根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灵。”“光荣之城”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即是在上海解放75周年之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前夕展开。

  漫步上海街头,以最时尚的Citywalk方式寻觅,每每可见红色文化,有的展现于城市的窗口、台前,有的伫立于不那么显山露水的街边一角,却总在市民游客有需求的时候给以滋养。那一抹红,装点上海滩,今朝更好看……


地标时有新意以接待新人


  “编号2024-05-27。”6月7日上午,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看着受赠的这面经过公证的国旗,很是感慨。这面国旗,是于上海解放75周年之际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广场悬挂的。时隔两个多星期,当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守护工程暨“我到一大看升旗”主题教育活动在此举行启动仪式之际,吴蓉瑾在现场不仅看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相关负责同志,看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黄浦区委负责同志,还看到了她熟悉的一些伙伴。这些伙伴所在单位总体上有了一个新的身份——35家“党的诞生地”守护工程成员单位成员。

一大会址纪念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与李大钊雕像。摄影/孙中钦


  黄浦区新天地治安派出所所长李勇表示,作为守护“党的诞生地”的属地派出所,新天地派出所将继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落实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各项措施,在更高水平上切实担负起守护党的诞生地“红色地标”政治责任。李勇所说的“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具体到新天地治安派出所,其自身在实践“枫桥式工作法”的时候,特别注重研究自身所在区域的特点:不仅针对辖区商务楼较多而推出楼宇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落实梯次矛盾化解机制,积极组建辖区“热心群众”“老娘舅式”志愿者调解队伍;更针对中共一大纪念馆落成开放以后的新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比如派出所党支部组建了党员青年宣讲队,在纪念馆特别是在一大会址为游客讲解党的历史,传播党的理论。更重要的一点在于,针对中共一大纪念馆实行免预约入馆后的大客流情况,派出所加设岗位投入警力对参观游客和周边交通进行指引疏导。“在强调规范执法、文明用语的同时,坚决杜绝粗暴执法、过度执法、情绪化执法,促进民警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有效保障游客的安全度、舒适度、体验度。”这是李勇所言,也是市民游客的真切体验。

  与相对来说客流量较大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相比,位于杨浦区国顺路650弄的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则相对静谧。在有“复旦玖园”雅称的这一区位,有三幢特色洋房,精巧雅致。南侧是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式洋房,曾为陈望道校长的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北侧两幢红瓦黄墙的小楼建于1956年,一幢为苏步青院士旧居,另一幢曾居住过陈建功、谈家桢两院士,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2018年7月,陈望道旧居作为玖园一期项目修缮完成,以“信仰之源”为主题辟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向公众开放。此后,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就开始在此进行讲解工作,年均讲解700多场。有志愿服务队员向记者解释:“在陈列馆亦即陈望道旧居里,我们当然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自己加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向到此参观的老师、同学,以及从各地赶来的党员同志、市民游客等等进行讲解,我们还会进一步讲更多的红色故事、复旦往事。”这些故事,许多都要跨出展示陈列馆,与“复旦玖园”,甚至复旦校园相关联。2021年7月3日,“复旦玖园”北侧区域两幢小楼修缮完成,正式对外开放。两幢旧居分别以“爱国”“科学”为主题,与以“信仰”为主题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交相辉映,将信仰、爱国、科学融为一体,构成“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集中展现百年复旦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成为上海和全国开展理想信念和科学人文教育的一处新地标。相对网上关注较多的“复旦校园Citywalk路线”——复旦大学校门—奕柱堂(校史馆)—相辉堂—子彬院—“复旦玖园”,记者注意到有人推荐的另一条路线——“复旦望道Citywalk”,其漫步主线就是连缀复旦的陈望道元素,主要涉及靠近校门的望道路、望道路附近的望道园、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四楼特藏中心内的望道书屋。还有人点数复旦校园内的陈望道雕像。比如《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前的陈望道雕像,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倾力打造,主题为“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主要造型为青年陈望道。而复旦新闻学院内的陈望道雕像,则与邹韬奋、范长江在一起,堪称群像……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员集体转正仪式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举行,这是该院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摄影/左妍 徐程


  比起“复旦望道Citywalk”来,4月15日由上海市委国安办指导,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和市国家安全局联合发布的第一批3条“上海地区党的隐蔽战线红色路线”,漫步范围略大。但因为总体上经过精心设计,而使得市民游客得以步行完成游程。比如“线路3”,主要涉及周恩来避难地(礼查饭店)、中央特科武器存储处遗址、中共四大纪念馆、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郑文道烈士牺牲地、李白烈士故居。主要集中在虹口黄浦路、四川北路、武进路、黄渡路区域。而“线路1”虽说从位于静安区愚园路81号的刘长胜故居到位于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有一段路程,可通过地铁14号线,二十来分钟可以到达。

  另一方面,无论是中共一大纪念馆,还是“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等等红色资源所在地,每年都会迎来不少平生第一次前来的孩子。他们有的本已对中国共产党有些了解,但未必对具体的红色资源场所有了解;还有的从踏进纪念馆的一刻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解……

  怎样让新老参观者更有获得感?比如中共一大纪念馆每天上午8点30分都有升旗仪式。记者了解到,6月11日至7月5日,每周二至周五的升旗仪式上,都有中共一大纪念馆特别准备的精彩的红色文化展演节目,观众们可以通过拍照、打卡等互动形式,获取优先入馆礼遇。“‘我到一大看升旗’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在‘党的诞生地’看升旗、‘趣’打卡、‘@’一大、‘享’参观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红色场馆,感受上海红色文化的氛围与魅力。”中共一大纪念馆方面如此表示,“未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将以实际行动为全市扎实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一大’力量。”


进一步的挖掘与呵护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重要精神标识,‘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包括重要旧址、遗址、遗迹、遗物、纪念设施或场所,也包括重要档案、文献、声像、照片资料等;既包括英烈模范人物和集体形象、事迹等,也包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口述历史、红色地名等具有代表性的其他资源。”4月2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中如此解读红色资源。

  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看来,上海红色资源之丰富,许多街区、建筑,隐藏的故事值得继续深入研究。也就是说,上海的红色资源并不是说已经全部挖掘,而是有待进一步挖掘。

新兴顺里4号(今嘉善路117弄24号)是钱壮飞烈士的旧居。


  “在徐汇区天平街道,我们发掘了好几处鲜为人知的红色地标,比如嘉善路钱壮飞旧居。我们深入研究后发现,钱壮飞一家在这里待了好几年,有一些革命者就住到他家去。解放后这些人有回忆,后来他到南京去了,他的夫人带着孩子就住在这里,顾顺章叛变的时候,他夫人遭遇了危险,也是在这个地方,最后安然脱险。所以我们如今把这些地方找到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市民朋友能够去走走,去看看,去想想,缅怀先烈,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近日,苏智良应邀到徐汇区政协爱国联谊委“红色资源传承弘扬”课题组做专题辅导时如此说道。在苏智良看来,近年来,他以学者的身份,通过召集上海师大等高校的师生资源,通过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上海的红色地标等进行了不少发掘、研究工作,而更为可喜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研究成果的不断公之于众,使得不少单位、市民群众等等,都产生了对红色地标进行发掘与保护的意识。

  原先,不少人感觉——上海是党的诞生地,而旧上海虽有“大上海”之称,但总体来说,以今日眼光看,城区面积并不算大,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如今的黄浦、静安、徐汇等区。然而,当人们开始对红色资源真正重视起来后,发觉如今上海行政区划内的红色资源,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不仅并非集中在中心城区,也不局限在1921年至1933年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那个阶段。

  5月24日至7月31日,“光荣之城 人民城市——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在浦东新区前程路811号上海市档案馆举行。这一展览选取了与上海战役及上海解放初期城市建设相关的10组地标,包括月浦、吴淞、高桥、虹桥、外滩、南京路等处,利用档案文献、图片、实物、视频资料等,讲述这些地方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和新时代所发生的故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展现上海解放的历史画卷和新上海建设发展的巨大成就,重点展示新时代上海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其中,诸如宝山月浦、吴淞,以及如今属于浦东的高桥等地,都是上海解放战役发生过较为激烈战斗的地方。而比如吴淞,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设宝山钢铁总厂,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立下了历史性的功劳,如今的吴淞正历经又一轮转型,诸如邮轮产业的发展等等,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战场、工厂、邮轮产业之地这一发展脉络,自然也能看到人民的光荣之城从“起于累土”到如今之格局。

“光荣之城人民城市——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红色档案文献展”开展。


  不久前,如今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其管理学院校友与职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黄燕虹等带领一些粤港澳及台湾地区校友23人来到上海,在普陀区万里公园的“真如时期遗学碑”前合影留念。原来,1923年夏,当时在南京办学的暨南大学因办学规模扩大、校舍紧张,而迁往沪宁铁路真如车站旁边,开启了上海办学的历史,成为当时上海四所国立大学之一。1949年,暨南大学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至1958年在广州重建。黄燕虹称,暨南大学刚到上海办学,共产党员恽代英以新闻记者身份来到暨南学校,跟华侨学生促膝谈心,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他在校内的谈话,涉及时事、形势、政治、经济、哲学等,同学们很佩服他的博学多才。恽代英还介绍了共产党所创办的《向导》杂志以及进步的《新青年》等期刊,向同学们推荐《社会发展史》《共产主义入门》等书籍。暨南学校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也建立起来。当时在中共闸北区委工作的陈云同志,曾不止一次到暨南大学指导团支部的会议,开展团的活动,与团员青年积极交流。而当黄燕虹带着校友在如今的普陀区上海西站——亦即当年的沪宁铁路真如站周边寻访时,找到了当年暨南大学科学馆旧址——这栋中西合璧三层砖混结构建筑,于2015年列入普陀区文物保护点。2022年1月,科学馆旧址经过车载平移,安全平稳地在260米外落位,有关方面开始对建筑本体进行保护性修缮。施工单位项目副经理周小明称,科学馆展览馆预计将于2027年完工,届时会与周边新建的天元府小区等融汇成普陀区真如副中心的一个全新两点地块。看到暨南大学旧址之新貌,黄燕虹称,如果没有普陀区有关方面的扎实研究,并发掘出更多历史资料,则十多年前与一些批发市场混在一起的暨南大学科学馆旧址是否会被作为文保点保护起来,亦未可知——甚至有可能在新一轮旧城改造中拆除了之。如此一来,就殊为可惜了。


用新的办法讲述红色故事


  对于上海混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员工王天宠来说,最令他感觉值得一说的是——公司推出的《半小时漫画中共一大》《半小时漫画党史》《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插画版)》在实体店中受到“00后”甚至“10后”读者的热捧。

  “我们在上海中心大厦B1层开设的混知书店,总有小朋友捧着漫画书在细心阅读。而其中不少就是这些红色漫画。”王天宠说,“早在建党百年时的2021年7月,我们曾在黄浦区淮海中路138号上海广场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漫画党史·开天辟地’系列展。当时媒体报道称,这是上海首个以漫画形式呈现的党史主题展。而此后,我们发现对党史感兴趣的年轻人、孩子不少。反正这基本与党史有关的漫画书,成为了混知书店的长销书、热销书。读者反馈表示,这些漫画看得懂、记得住,自己看后又说得出。”

  混知以漫画形式讲红色故事、办展,已经成为一种公司文化。今年1月,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人民出版社、混知·半小时漫画团队共同创作出版的《半小时漫画中共一大》之内容,以“开天辟地大事变”专题展览的形式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幕。卡通形象的李大钊手举着印有马克思头像的旗帜,头顶的对话框写着“马克思YYDS”;陈独秀手拿《青年杂志》,高呼“不转不是中国人”……这样形式,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展览用漫画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脉络、建党先驱们的个人故事和心路历程。”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助理馆员景若琪介绍,展览突破书本的二维限制,通过多元组合的展陈设计、真实质朴的场景复原、生动逼真的感官交互,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共一大的召开等这些重要事件进行了立体呈现。

  在大学校园里,同样出现了新的讲红色故事之法。比如上海理工大学根据大师剧《刘湛恩》改编,推出实景沉浸式红色主题剧本杀;上海师大自延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团队进校园和师生交流后,催生出自身创编《前行》《山河颂》《逆行者》等等舞蹈,以致敬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在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赵刚印教授看来,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寄托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理想,播撒红色基因、延续城市命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和城市品牌。而各种新的形态、方式来讲述红色故事的方式,让上海红得更红,又更多彩而迷人……主笔|姜浩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