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何以中轴,伏脉千年

日期:2024-08-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考古发现证实,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遗址均已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具有极强礼仪性的中轴线规划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都城的规模不断扩展、功能日益丰富,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
记者|应琛


  中国人对“对称”爱得深沉。“对称”源于“择中”。

  “居中而治”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观的核心理念。而“中”体现在都城的规划设计中,就是以宫城作为基准,以南北轴线为中轴,北向为尊,同时注重群体建筑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对称,形成拱卫中心的格局。

  考古资料显示,早在先秦时期,都城建设就有了“轴线”的概念。但当时多采用的是“双轴线”的设定,即都城内存在两条平行的轴线。

  比如,在夏都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内,二号宫殿建筑与一号宫殿建筑列于宫城东西两侧,宫殿主体建筑与院落南门和宫城南门相对,形成南北向并列的“双轴线”布局,这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宫城轴线规划。

  这种布局,在偃师商城中也有体现。资料显示,偃师商城遗址宫城位于早期都城南部中央,东西分布有两组建筑。东组先后建设有四、五、六号建筑,学术界一般认为应是宗庙建筑,西组自南向北有二、三、七、八、九号建筑,学术界一般认为它们可能为宫殿建筑。宫城南部东西并列二门,西部南门为宫殿建筑南门,东部南门为宗庙南门,东西分布二南门,均为“一门三道”。如果上述推测无误,偃师商城宫城的南北向轴线应是东西并列两条,即西组的宫殿区轴线与东组的宗庙区轴线。

  都城轴线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反映。有专家推测,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的“双轴线”布局,体现的是神权与王权并立的“二元政治”,因为国家存在两个核心,也就出现了“宫庙”并列的“双轴线”布局。

  进入帝国时代,王权凌驾于神权之上,“双轴线”布局逐渐演变为“中轴线”布局。考古发现证实,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遗址均已于城市的核心区域形成具有极强礼仪性的中轴线规划格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都城的规模不断扩展、功能日益丰富,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金中都的中轴线营建持续演进。

河北邯郸铜雀三台遗址公园。


曹魏邺城,真正意义上的都城中轴线雏形


  仲夏时分,阳光洒落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的邺城遗址上。远处,考古人员正在进行考古挖掘;近处,宫殿区的卵石甬道已重见天日,成千上万颗大小相近的卵石被精心拼成朵朵莲花的图案。

  邺城遗址看似低调、少有人知,但在那个乱世之中,邺城堪称中原地区最奢华城市。它曾先后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从公元204年到公元577年,长达370余年之久,故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称誉,其国都地位与南京相当。

  邺城,还见证了东汉末年政治强人曹操的人生巅峰,印记着他的功业,也是他的归葬之处。

  邺城最早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期,西门豹治邺就发生在此。东汉末年,邺城是冀州的治所。204年,曹操攻占邺城,将此地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尽力经营。之后,除在外征战,曹操多数时间住在邺城,处理军国大事,遥控在许昌的汉室,直至220年去世,遗令葬在邺城。

  在邺城期间,曹操着力增加其领域面积和人口,使之成为号令天下的王畿之地;组织开渠修河,使之成为纵横四方的交通枢纽;修缮建设灌溉工程,使之成为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汇聚起邺下文人集团,使之成为建安文学发祥地。铜雀台上的诗词歌赋,只是邺城深厚历史底蕴中的“沧海一粟”。


  进入东魏北齐后,邺城发展登上历史高峰。公元534年,东魏从洛阳迁都邺城,营建了规模更加宏大的邺南城。自此,邺城包括北城与南城两个部分。北齐时期,大幅重修邺北城、邺南城,力度更超过后赵和曹魏时期。

  此时的邺城,经过几代人的精心设计和经营,在城市规模和功能上日趋强大完善,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更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一定地位的国际性大都市。多民族在邺城交往、交流、交融——高丽、蠕蠕、吐谷浑、室韦、库莫奚、肃慎、靺鞨、新罗、突厥、百济等多次派使团来到邺城,邺城建有专门供这些使者居住的会馆。

  但公元577年,北周攻入邺城,北齐灭亡。580年,在杨坚的授意下,古邺城最终化作了一片焦土,当地百姓被强制南迁到今安阳一带。一代名都成为废墟,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铜雀春深锁寂寞。直到1983年10月3日,邺城考古队首任队长、现年89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的到来,“六朝古都”和一条沉埋在地下的“中轴线”才得以重见天日。徐光冀也被看作是邺城考古的“奠基人”。

  担任队长的12年间,以探寻邺城城市布局为重点,徐光冀带领考古队以大规模勘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方式,“把曹魏邺北城的大致轮廓搞清楚了”。

  “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正如《三国志》裴松之注所言,曹操不愧是邺北城的“总设计师”。他对邺北城的城市建设历时14年,在都城规划和建设方面,有诸多领先与创新之处:

  其一,邺北城并未直接沿袭秦汉城市建设旧制,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先规划、后建设”的新格局。这为城市进行总体规制、布局提供了条件。

  其二,邺北城改变了以往历代都城缺乏统一规划、宫殿衙署分散、道路曲折、交通不便等弊端。都城建设首次出现中轴线和对称布局,主要宫殿位于中轴线上,城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西面是铜雀三台,中间为宫殿区,东部为贵族居住区,南部为居民区和手工业及商业区。

  “这里开始出现中国古代都城的中轴线。”徐光冀说,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具有唯一性、礼仪性、等级性,它是最高等级的、封建礼仪的象征。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邺城考古队又发现,邺南城内城与邺北城毗连而建,北城的南墙即为南城的北墙,大体呈“日”字形结构,外围有更大规模的外郭城区。

  2015年起,邺城考古队开始对邺南城的宫城区进行大规模发掘,更进一步确认了邺南城具有明确的南北轴线,以朱明门、朱明门大道、宫城三门、太极殿、昭阳殿等主要宫殿为中轴线,全城的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等呈严格中轴对称布局,纵横街道垂直交错,呈棋盘格状分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邺城考古队负责人何利群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汉长安城、洛阳城到隋唐长安城、洛阳城,都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缺环。邺城“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正好填补了汉唐都城发展中的一系列缺环,建立和完善都城发展序列。

  如今,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一些成果填补了史料空白。比如,考古发现,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墙为复墙形式,这是汉唐时期都城遗址中经考古发掘首次确认的实例。

  也有一些成果给过往的史料记载打了个“问号”。比如,在邺南城后宫区中轴线上,考古人员发掘出规模最大的两座建筑,被认为分别是帝后的寝宫,但不同于史料记载的“左右并列”,两座宫殿实际呈前后对峙,格局如同北京故宫的乾清宫和坤宁宫。其中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可以说,曹魏邺城是首次出现单一宫城的都城,真正意义上的都城中轴线初具雏形。同时,它开创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不仅被中国后世历代都城所继承,对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等国的古代都城建设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邺城由此成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肇始地。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900多年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为洛阳“代言”。汉魏洛阳城是周代及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的都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故都雒阳(即洛阳)在被遗忘了20年后,迎来了一位老熟人,那就是65岁的魏王曹操。40多年前,曹操在官场的起步就是从雒阳北部尉开始的。史载,他专程来到雒阳北部尉廨(即官衙),看到这里已经破败不堪,就令人重新修葺一番。他让工人砍伐濯龙园的大树,用来修建宫殿。可见,曹操晚年已经开始着手重建雒阳。

  但翌年,曹操一病不起,逝于雒阳。他未了的心愿由儿子曹丕接续。曹丕代汉称帝,并于十二月正式迁都洛阳。

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游玩欣赏夜景。


  曹魏还都洛阳,有着鲜明的承嗣东汉、宣示正统的意味。曹魏洛阳城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重建,城垣规模没有太大变化,但宫殿布局有了开拓性的创举,那就是参照邺城设计,由多宫制向单一宫制的转化。曹丕之子、魏明帝曹叡大修洛阳宫,让曹魏洛阳城的建设日臻成熟。他还派人从长安迁金人、铜驼、承露盘等各种前朝珍品于洛阳。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一对汉武帝时的铜驼,他把这对铜驼安放在了阊阖门与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两侧,这条中轴大街后来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铜驼大街。

  曹魏时期,都城中轴线进一步发展成熟。随着单一宫城制和太极殿制度的确定,在曹魏洛阳城中,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大朝正殿太极殿、宫城正门阊阖门、铜驼大街、外城正门宣阳门,较此前的都城中轴线更为接近“居中”位置。

  耗费众多人力与财力修建洛阳城,让魏明帝在历史上毁誉参半,而他本人亦没有享受这座都城多久,就于36岁英年早逝。此后,洛阳城目睹了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司马懿兵变夺权、贾充当街弑君、嵇康“广陵绝响”……它同样也见证了历史车轮的又一次转动:魏晋更替。随着三分归一统,蜀后主刘禅、吴末帝孙皓在亡国之后都来到了这座城中苟且余生,而史家陈寿也是在这里完成了传世名著《三国志》。

  西晋统一不久,就接连经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洛阳再度沦为战场。直到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在连绵的秋雨中,洛阳城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君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洛阳再度振兴。

  汉魏洛阳城也是在这时达到规模上的鼎盛。据悉,北魏迁都后重整宫室,并扩建外郭城,使其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其影响力也远达万里之外。如《洛阳伽蓝记》中记载,“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

  因为崇佛,北魏王朝热衷于开窟造像,洛阳城中更是寺塔林立,犹如佛国胜地。龙门石窟、永宁寺塔都兴建于此时。

  更重要的是,北魏自开国以来,一直在进行汉化改革,但并不彻底。孝文帝推行全盘汉化,包括禁止说胡语、穿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与汉人士族通婚等,史称太和改制。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北方的六镇起义很快打破了这种繁华景象,枭雄尔朱荣率军攻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使北魏朝堂为之一空。

  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东、西魏分立,各建新都,洛阳成了诸强夺取天下的必争之地。连年不断的战争,使洛阳城再一次沦为废墟。在隋代,隋炀帝在洛阳另辟新址建成东京城,汉魏洛阳城已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

  如今,汉魏洛阳城遗址位于洛阳城东约15公里的伊洛平原中心。这里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规模最大且格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遗产点之一。

  北魏洛阳城最早形成了中国古代都城中涵盖宫城、内城、外郭城的“三重城圈”布局,其都城中轴线北起宫城,向南穿过内城、外郭城,与城市的中央大道(铜驼大街)重叠,轴线两侧整齐分布着320个里坊,里坊中还设置有多个大型商业交易场所。作为都市中轴线的铜驼大街原本稍偏于汉魏故城几何中轴线的西侧,到了北魏已和东、西外郭墙基本等距,显然外郭城是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规划营建的。

  “北魏外郭城的出现,是汉魏洛阳城形制演变中一次最重要变化。这表明,以都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布局严整、中轴对称的封闭式里坊制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而这条明显是人为规划设计的城市中轴线,后来成为隋大兴、唐长安、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重要源头。


隋大兴唐长安,为后世都城中轴线“打样”


唐长安城采用“坊市制”结构。


  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的漫长分裂时期后,中国终于又迎来一个扬眉吐气的大一统时代——隋唐盛世。

  隋唐两朝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民族思想上也比较开放。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的开明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公元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建立隋朝。隋文帝杨坚即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改革了选官制度,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度;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提倡儒学,鼓励劝学行礼,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消失了几百年的儒学又兴盛起来。

  经过短短五年时间,全国户口就从隋朝建立时的399万户增加至890万户,净增490万户,史称“开皇之治”。而儿子隋炀帝杨广,开凿了隋唐大运河。

  这一切都为后来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基础。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大唐王朝由此建立。

  而对都城中轴线布局作严整的规划,到隋唐时可说是达到了极致。

  隋灭北周后,在今陕西西安新建都城大兴城,由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负责规划和营造。唐仍以大兴城为都,更名长安城。

  这座都城呈长方形,根据考古实测,唐长安全城建筑分为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周长约35.5千米,面积为84平方千米。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的中央。宫城中部为太极宫,正殿太极殿位于宫殿区南部正中,与宫城南面正门承天门相对,构成了宫城的中轴线。

  皇城正门朱雀门,北对宫城正门承天门,南为朱雀大街直通外郭城正门明德门,形成了一条串联宫城、皇城、外郭城的规模宏大的中轴线。

  此外,以这条中轴线为界,两侧对称分布着东市、西市和110个里坊,形成极为规整的中轴对称布局。东西二市是唐代长安城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心。

  东市在史籍中又叫“长安市”“大市”。《长安志·东市》中这样描述东市,“四方珍奇,皆所积集”。东市与兴庆宫相邻,兴庆宫是唐玄宗的居所,此前的太极宫和大明宫也是靠近东边的,周围豪宅大院众多,达官贵人较多,靠近皇宫,整体氛围较为严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高端奢侈品商铺区”。

  经考古实测:东市南北约1000米,东西宽924米,面积为0.92平方公里。《长安志》记载:“内货财二百二十行, 四面立邸”,佐证东市经营的商品门类约有220行。

  西市,是长安居民、商旅及游客们的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位于唐皇城的西南方向,隋朝时称为“利人市”,盛唐后,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也被人们称为“金市”。西市距离唐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较近,周围坊里居住有不少外商,从而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市场,汇聚了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商品,其中尤以中亚、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最多。

  如此之大的长安城,人口又如何?据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写的《通典》卷173《州郡二》记载:“唐京兆府户口数为三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十户,九十二万人”。因此,唐长安在当时的繁华程度一目了然。

  顺带一提的是,同时期的隋唐洛阳城,也是基本一致的形制布局。但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并非位于城市东西居中位置,这与当时的山川地理、宫殿方位有关。

  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走向衰落,在战火兵灾中被反复蹂躏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至此,隋唐长安城也成为历史上永恒的记忆。

  不过,自隋唐以后,将一座都城按照左右对称式的规划处理,从而形成一条城市中轴线,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帝王的宫殿布置在这条轴线上,几乎成了惯例。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的大明宫微缩景观。


  隋唐长安城的布局几乎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古代都城建设。从北宋的东京城到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在隋唐长安城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甚至日本、韩国的都城建设也受到强烈影响,日本的藤原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韩国的新罗王京等,都是模仿或参考中国隋唐长安城建设的。

  但话说回来,隋唐长安城规划布局的渊源肇始于邺城。因此,从溯源的角度看,在中古时期都城规划建设史上,邺城是东亚地区都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这是邺城遗址最显著的价值,也是邺城考古40多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记者|应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