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人回归恋爱,他们拼了!
据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创近十年新低。
不仅如此,翻翻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爱情似乎都快成了洪水猛兽——先有豆瓣网友热衷劝分不劝和,“不分手,留着过年吗?”成了所有情感问题的药方;后有老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火遍全网,等了穷小子十八年的千金大小姐,被当作恋爱脑的反面教材。
难道年轻人真的封心锁爱了吗?其实不然。
有报道称,大学校园里“恋爱课”的名额可谓是百人争一。比如,浙江工商大学教师胡乃岩开设了一门“恋爱课”。2015年起,他开始在婚姻登记处做离婚辅导;2022年,他在学校第一次开设了“恋爱心理学”公共选修课,开放选课时这门上限为50人的课程,竟有1600多人报名,到今天仍座无虚席。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各种搭子也在悄然走红。吃饭找搭子,运动找搭子,上班也能找搭子。这种陌生人以上、朋友/伴侣以下的模式,成为年轻人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平替。
或许,这就是当下大都市年轻人所面临的婚恋困局——一边向往爱情,一边又是越来越窄的社交圈,以及对爱情不达预期的焦虑。
该如何帮助年轻人打破困局、回归恋爱?又要有怎样的智慧才能经营和维护好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从政府到企业,再到年轻人自己,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解决之道。
11月22日,珍爱网联合《新民周刊》以“咖友对对碰”为主题,在上海威海路街头发起了一场百人碰头活动。南京西路街道积极参与其中。摄影/沈琳
从兴趣出发,寻找精神契合
“我和老公就是在街道举办的交友活动上认识的。”85后的小吴是一名生活和工作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以下简称“南西街道”)的白领。结婚近10年,她和老公恩爱如初,两人刚刚从马尔代夫度假回来。说起两人的相识,小吴仍记忆犹新。
和很多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一样,小吴的父母规定她上学期间不给谈恋爱,但一毕业立马就开始催结婚。用小吴的话说,刚毕业那会儿父母简直是“挑到篮里就是菜”,各式各样的相亲对象见了不少,“介绍人也是各种不靠谱”。
但最关键的是,小吴有自己的坚持。作为一个从小在南京西路街道长大的上海小姑娘,她希望将来的另一半至少是工作在这里的上海男小歪。“我就是不想离开这里,所以2010年毕业后工作也找的是在南西街道的公司。”小吴坦言,这样一来找到心仪对象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不少。
事实上,小吴的交友之困,也是工作在南西街道工作的众多白领青年们的缩影……“那个时候,我们就接到了很多企业提出需求,因为员工大多以男性为主,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平时认识异性的机会比较少,希望街道能组织一些相亲交友的活动。”据南京西路街道团工委工作人员朱慧懿介绍,2012年前后,南西街道团工委就联合工会以及妇联等部门一起发起了“南西缘”白领交友活动,“这也是街道服务企业的一个抓手,用现在的话说,是提高营商环境的措施之一”。
而小吴和她老公便是在这一年5月5日“南西缘”的一次郊游活动中结识。“一来街道组织的交友活动人员、内容等各方面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二来因为当时要求一定要工作或住在南西街道,所以也很符合我的择偶要求。”小吴回忆道,当天一行四五十人包车去了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大家一起野营烧烤午餐,还有就是玩了一些破冰小游戏,比如吹气球、两人三足等。我们俩当时也谈不上看对眼,就只是游戏分在同一组,认识了而已”。
“南西缘”在光棍节前夕开展化妆舞会,白领青年翩翩起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感情的加速则要归功于活动结束后,南西街道迅速组建起了QQ群,工作人员经常在群里发起话题,调动气氛。“我们俩都属于群里的活跃分子,几乎每天都会聊天。而在之后南西组织的一些活动里,我们俩也经常碰面。后来我们就单独加了QQ。”小吴说,想要通过一次活动就确定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要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当时街道每个月举办的活动还是很多的”。
2012年年底,小吴和老公确定了恋爱关系;三年后,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两人为婚礼拍摄的一段MV里,“南西缘”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三个字频繁出镜。
“因为确实很感谢‘南西缘’让我俩相识相知。其实当年群里很多对都修成了正果,还有一些没成的,我们也都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平时会一起出来吃饭、唱K、玩密室等。”小吴一脸真诚,但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像他们那时大多数人真的是抱着想要结婚的态度。但我觉得,类似的活动还是要多搞,先让年轻人走出家门,至少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据介绍,“南西缘”白领交友活动已经成为南西街道的一大品牌活动。目前,活动频率基本是一年两次,活动内容也从偏传统的“8分钟速配”,增加了电竞、桌游等更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方式。
“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在一种相对比较活跃的氛围中先认识彼此,再慢慢走到下一步。”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顾瑜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在老静安的五个街道里,南西街道的特点就是比较精致的,但同时上海人的边界感在这里表现得也很明显,“因此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况,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好,工作的白领也好,年轻人是很多,但他们又是相对封闭的。尤其是白领,真的可能就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交友困难始终存在。因此,组织白领交友就成为南西的特点和亮点”。
11月22日,珍爱网联合《新民周刊》共同打造国内首个“11·22恋爱日”,以“咖友对对碰”为主题,在上海威海路街头发起了一场百人碰头活动。南西街道积极参与并传授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南西街道本身是上海咖啡密度最高的街道,咖啡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交友媒介。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CPA中文播客社区引入该活动,希望能发掘年轻人共同的兴趣点。”顾瑜解释道,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背景下,年轻人选择的婚恋方式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同频共振,“通过一样的兴趣,达到所谓的心灵相契。对于‘南西缘’来说,我们也愿意帮助大家打造更多的社群,找到合拍的人”。
南京西路街道占地1.62平方公里,如果拿一支笔从地图上勾勒出它的辖区范围,酷似一把“金钥匙”。多年来,南西街道手持这把“金钥匙”,为生活和工作在南西的居民群众谋福祉,用优质服务保护好基础扎实的商业商务生态系统,成功解锁了一个又一个“幸福密码”。
顾瑜说,南西街道始终有一个工作特色,即“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
“静安区最早的一个白领驿家就在南西街道。这些年,我们还有白领‘午间一小时’的群团新干线、西剧社、艺术团等社群,定期会组织尤克里里、墙体彩绘等兴趣班,还有组织拔河、篮球、城市定向赛等体育比赛”。顾瑜进一步解释道,“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我们在恒隆广场有‘商圈伙伴计划’,即三位一体的党建伙伴、营商伙伴和治理伙伴。这些伙伴大多是年轻人。”
未来,南西街道将继续深耕社区、深耕兴趣,力图把年轻人聚集起来,让年轻的力量在社区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企业搭平台,做可信赖的“娘家人”
日前,深圳一公司百万元悬赏鼓励员工谈恋爱的消息引发热议。据广东省总工会消息,深圳市某企业在“光棍节”发起“百万内推脱单基金”系列活动,送出百万元奖金鼓励员工谈恋爱。
不难发现,现实中造成年轻脱单困境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工作繁忙导致社交圈子狭窄,从而难以结识到合适的对象。且不论上述悬赏的方式是否合适,但企业举办这样活动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了企业对员工个人生活的关怀和支持,又能为员工之间增进了解、建立联系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Pick MI小米单身社团通过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线下活动,促进单身青年之间的交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为满足公司内部单身员工的社交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小米工会在2021年成立Pick MI小米单身社团,通过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线下活动,促进单身青年之间的交流。
走进位于小米科技园北侧的小米公司工会职工之家·爱读书屋,书架上的“小米工会”会徽率先映入眼帘。随处可见的绿萝、盛开的盆栽蝴蝶兰将屋内点缀得生机盎然。粉色立式指示牌上标有“小米爱情”字样,见证了无数次Pick MI交友联谊活动中的经典瞬间。
“当时也是应员工的要求,希望工会能够成立一个官方组织帮助员工脱单。” 小米工会会员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冉卓告诉《新民周刊》,工会及时响应,很快成立了Pick MI小米单身社团,由单身的小米员工兼职社团管理员,为员工提供婚恋心理咨询等服务,缓解员工婚恋压力,提升员工的整体幸福感,“第一次活动应该是那年的5月20日,我们联系了在地的一些互联网企业,共同组织了一场郊游”。
记者了解到,2020年1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会正式成立。从工会工作的“门外汉’到成为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小米工会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彼此的信任。小米集团属于“三新企业”范畴,职工普遍年轻且高知。什么才是适合小米职工的工会工作模式?首先就是要研究职工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尤其在大城市,企业员工的交友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大家希望公司来提供一个氛围或创造一个机会,这其实也是对企业的信任。”王冉卓介绍,社团会要求每次报名联谊交友活动的人员签署“单身承诺书”,并登记身份信息,“我们的活动几乎都是公益免费的。在活动现场,通常会设立一个真情告白的环节,大概每次都能有五六对牵手成功。如果双方后续真的发展成恋人,可以向工会申领一份脱单礼物”。
据悉,Pick MI 小米单身社团,设有北京总部及上海、武汉、南京、深圳4个分社,社团成员超过 3500 名;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180 对单身男女通过社团成功脱单,其中 20 对已经登记结婚,3个“Pick MI宝宝”已降生。
而2024年,加上“11·22恋爱日”活动,该社团已经组织单身青年联谊活动47场,覆盖超过1400人次。
为青年“婚恋难”破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年轻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个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他们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追求。很多年轻人期盼着拥有高质量的恋爱和婚姻,追求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不是简单地将就。
然而,除了买房、高价彩礼、教育成本,以及工作学习、快节奏的生活、固化的社交圈等现实压力,互联网上一些关于婚姻家庭的负面声音时常被放大,更有一些网红博主,为追求流量刻意炒作两性对立撕裂的话题,让年轻人对婚恋问题产生了更多的疑虑和担忧。
11月25日,由《新民周刊》与2024CPA中文播客文化节·声音文化岛联合策划的一场主题为“年轻人如何能回归恋爱”的直播在南京西路中信泰富举行。直播请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刘汶蓉,以及流金MCN创始人、播客《三十而丽》主理人肖先哲为年轻人“把脉问诊”,帮助他们走出婚恋困局。
90后的肖先哲表示,当下年轻人新招频出,有人用调查问卷寻找“灵魂契合”的另一半,有人在“恋爱漂流瓶”中抽取姻缘“盲盒”,而“MBTI式社交”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爱情的开端”,“找对象是一个非常耗费心力的过程,现在的年轻人试图用各种量化的标准来快速了解一个人,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
刘汶蓉则鼓励年轻人大胆地迈出第一步,不要去刻意比较那些所谓的完美伴侣。“爱情的定义是多元的,美好的爱情也是各种各样的,两个人能有共同美好的回忆难道就不是爱情了吗?”
事实上,面对这样的困局,国家也在为年轻人“减负”,为他们的婚恋之路扫清障碍。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手,整治高价彩礼、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教育改革……这些措施如同春风化雨,旨在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平等的婚恋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幸福,让爱情回归其本真。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的文化观念正朝着包容、多元、开放的方向转变,鼓励青年群体以理性化和感性化并重的方式探寻理想婚姻,树立起健康的婚恋观。记者|应琛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