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福斯之谜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当年的确文名早著,不过她的一生谈不上快乐,晚景更是凄凉。名人名言,听着好玩就够了,不必当真。
生于1946年的英国人保罗·托迪,一生行事刚好和张爱玲相反。他也能算早慧的文学神童,十几岁就在女性杂志上发表小说,后来上牛津,主修英国文学。大学毕业,熟人都觉得他会走上虚荣的文学之路,没想到他一翻身进了商界,生意做得成功,六十岁荣休,已攒下殷实身家。花甲之年,摇身一变,变成当红的小说新进。从2006年起,差不多每年一部长篇,现在已经出版六种小说。他的小说并不是倚老卖老的回忆文章,而是风骚的时髦故事,销量不俗,反响甚佳。他的处女作《到也门钓鲑鱼》已搬上银幕,今年2月公映。总结一生,他可能会说,挣钱才要趁早,来得太晚挣不到。出名等闲事,老来也能俏。
托迪小说的故事有趣,却不轻佻。我比较喜欢他的第二部小说《波尔多梦魇》。波尔多红酒题材,何其当令,时尚指数破表,但作者别出心裁,居然写出了一个沉重的人生故事。
《波尔多梦魇》是这部小说美国版的书名,英国版的书名是《韦伯福斯无法抗拒的遗赠——四季美酒的小说》。四季美酒就是小说的四大章,依照时间顺序为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小说采用了倒叙的结构,第一章是2006年。主人公韦伯福斯登场,已经是一个华丽得令人目瞪口呆的酒鬼。早餐后,他先喝一瓶拉菲得基酒庄的红酒,午餐再喝一瓶1990年卓龙酒庄的红酒,这只是前戏。他当天的高潮,是去伦敦诺曼底牛肚餐厅,连喝两瓶1982年的柏图斯(Petrus,台湾李宇美的译本译为皮特鲁斯),然后醉到不省人事。按照今年的官方价格,这四瓶酒价值十三万人民币。这是韦伯福斯平常的一天,他每天都要喝五瓶波尔多红酒。在这一章,2006年,韦伯福斯嗜酒如命,严重酒精中毒,生活崩溃,罹患科萨可夫精神病。顺便说一下,中国人比较认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的拉菲红酒,但在英美,柏图斯才是波尔多红酒里的酒王之王。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你在小说的最后一章2002会读到,韦伯福斯只是一个IT精英,疯狂工作,没有享受,没有朋友,没有生活,没有恋情,不知红酒为何物。他邂逅了一批英伦贵族。一种迷人的、他以往无从领略的多彩生活向他展开:高雅的朋友,醇厚的友谊,各式各样的享乐,兴会无穷的嗜好,餐会,酒会,围猎,善解人意的高尚女子……还有红酒。老派贵族散漫无羁的生活令人陶醉。韦伯福斯卖掉了自己的公司,花巨款解救了一位垂死的、父亲般的朋友(也许就是他的生身父亲,作者没明说),从他手里接收了一幢大而无当的贵族宅邸和十万瓶藏酒。他的义气还感动了他心仪的丽人。他们私奔,成婚。他用富贵闲人的生活置换了原来工作狂人的生活。
富贵闲人的生活慢慢开始破碎。他像过去迷恋工作一样开始迷恋红酒。妻子因他酗酒而车祸丧生。他自己如同掉入地狱,债台高筑,众叛亲离,神智恍惚……
韦伯福斯的生活出了什么错?仅仅是酗酒吗?他的悲剧从哪里起步?作者托迪细致地、非常真实地记录小说主角的生活,红酒牌子就写了几十个。小说中没有阴谋,没有恶人。但作者没有给韦伯福斯之谜任何答案,没有解释,没有说明。
或许这只是一个叙述花招。韦伯福斯在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出现。他被医生判定,由于酒精成瘾脑病十分严重。小说中曾经提示:这种科萨可夫精神病,记忆丧失,以虚代实,会以编造故事来填补记忆空缺。患者难以区分编造的故事和真实生活,最后完全沦陷于自己的妄想世界。小说中的第二、第三、第四章,有可能根本就是酒精中毒醉鬼的幻想和虚构。换句话说,这是一部亦幻亦真、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似的小说,是《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的文学尝试。六十老翁保罗·托迪真能玩得那么花哨?
我宁愿琢磨书中一些细节的提示,它更像几十年人生经验的精华,更像韦伯福斯悲剧的正解。精于红酒品鉴的老人说,再好的红酒,一打开,它就开始死亡。老人喝酒从来只喝半瓶,剩下半瓶倒掉。韦伯福斯的红酒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它打开之初,在醒酒器里的两小时,芳香可人,让人忘了再过十小时,再过二十四小时,再过四十八小时,它将彻底死去,死酒的酸臭难以沾唇。一切伟大的享受,从红酒到情爱,从权势到尊荣,只品其半,见好就收才是正道。有老派生活训练的旧家子弟懂得适可而止。新来的闷骚青年意气用事,全情投入,想要涓滴不漏,长饮不歇,结果肯定臭不可闻,不可收拾。■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