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回首70年代台湾文坛

日期:2012-09-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岁月像一阵大风,把人事吹散、聚合,也把这本动人的回忆之书,吹送到我的眼前。让一度尘封的文坛故事,某些曾是禁忌的话题,有了温润的光泽。
 
  《回首我们的时代》是一本珍贵感人的文坛回忆。更具体地说,本书像一部“时间机器”,把我送回1970年代的台湾文坛。文坛旧事,父辈故事,和70年代在台湾求学时的往事,都因为这本书回到我的眼前。读来竟是脸红心跳,心头迷蒙——因为那是台湾解严前的时代。
  70年代末,我在念大学,放眼所见只有观音山、淡水河 。年轻学生们夸夸其谈,沉浸在遥远的《未央歌》、张爱玲的世界里。直到乡土文学论战开始,一连串的活动把我们的张爱玲的世界弄得摇摇欲坠。记得有一次,台湾政治大学尉天骢教授来我念书的学校演讲。当天的主题是写实主义文学,呼吁文学走出象牙之塔,与现实生活接触,不要一味沉迷在个人的世界和现代主义的风格里。
  这位尉天骢教授,就是本书的作者,70年代台湾文坛重要的杂志创办人、教授、学者、作家。因为创办文学杂志,他广交文坛好友, 对60-80年代的台湾文坛有着关键的作用。
  尉天骢有传奇的家世。他的父亲是江苏徐州地区的游击队员,姑夫是在国共两党中倍受争议的任卓宣。尉天骢13岁时,以烈士遗属身份就读南京烈士遗属学校,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赴台湾。在台湾念大学的时候,因为受到姑姑的资助,积极展开杂志出版工作。他接办《笔汇(革新号)》月刊(1956-1961), 后来又办了《文学季刊》(1966-1970)。陈映真、黄春明、七等生等台湾重要作家都是在《文学季刊》上开始发表作品的。
  在70年代沸沸扬扬的乡土文学运动风潮里,尉天骢曾任《文季》季刊 (1973-1974)、《文季》文学双月刊(1983-1984)编辑。 70年代末,出版了评论集《文学札记》、《民族与乡土》、 《理想的追寻》、《乡土文学讨论集》。这些都成为后来研究这段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本书回忆1949年后,作者与23位台湾作家的来往交游,互相激励的文情轶闻。国民党败守台湾之后,高压的政治氛围中,流落海岛的大陆知识青年们,和当地的台湾作者不分彼此,怀抱理想,在文学心灵上的互相扶持,非常感人。
  在当时物质贫乏、政治氛围低靡的台湾,那些来自天南地北、滞留台湾的作者们,因为尉天骢所办的文学杂志彼此成为知音,在文字中找到温暖, 互相激励。他所办的文学杂志就成为那一代知识青年们互传温暖的管道。
  《回首我们的年代》封面上写道:“一个悲不敢泣的时代是什么样子,你们能想得到吗? 能想得到,你们才能懂得那时代知识分子的寂寞及悲壮的所在。”作者文字温暖豪迈,寂寞和激情兼具:“不管那些过往的日子是多么令人感到沮丧,而我们自己当年又如何冲动、幼稚 甚至盲从过;想起来让人不胜唏嘘。但追根究底,可从另外某些人的有形或无形的所作所为中体认出:那并不是一段只是空白的岁月。” 
  23位作者中有大陆迁徙台湾的作者:风骨寂寞的学者台静农;文人志气、春风化雨的王梦鸥;朴素坦然的俞大纲;农业专家却曾是江西鹅湖书院掌门人的程兆熊;才气满满的中学教员子于;由银行专业人员转行戏剧的姚一苇;书写历史故事的高阳,上海老克拉诗人路易斯(又名纪弦);潦倒台湾的《北极风情画》作者无名氏; 流落异国主办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聂华苓;自称“掉进猪笼草的飞虫”的军中作家大荒;“以虚无对抗人事伪善的性格”的商禽;“苦行的旅者”画家和诗人楚戈;热情早逝的香港数学教授唐文标……还有台湾本地的作者:饱受牢狱之灾、守着一片花园默默种花写作的杨逵老先生;因左翼思想在牢狱里蹲了十年的台湾写实作家陈映真;钟情于乡土人物的老顽童黄春明;把现代风格和乡土题材结合的早逝的王祯和;来自台南府城的诗人叶迪。 
  台湾学者陈芳明先生把本书形容为“作家与作家之间最深情的记忆之书”,“战后台湾的人文精神史”。当年台湾文坛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尉天骢深情而真挚的笔下层层铺展,记录那一代文人的追求、寂寞、呐喊与浪漫。
  30多年过去,台湾的文化、政治氛围已经大大不同。岁月像一阵大风,把人事吹散、聚合,也把这本动人的回忆之书,吹送到我的眼前。让一度尘封的文坛故事,某些曾是禁忌的话题,有了温润的光泽。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