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奥斯卡耿耿于怀的话题

日期:2013-02-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弗洛伊德说过,所有玩笑里都包含着认真的成分。电影尽管是戏说,未尝没有正史的影子。不妨借着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此起彼伏的主旋律,看一看美国人民耿耿于怀的历史话题。


为美国乃至世界最主流的电影评奖活动,奥斯卡从来不是剑走偏锋的代表。但要说像今年这般充斥着主旋律,仍属罕见。
  数一数,提名最佳影片的9部作品中,有4部是政治题材——《林肯传》、《被解放的姜戈》、《猎杀本·拉登》、《逃离德黑兰》。而荣获最佳男主角提名(杰昆·菲尼克斯)的影片《大师》,尽管讲的是“缘教”,字里行间却也纷纷散落着1950年代二战遗留给美国社会的战争创伤与信仰缺失。
  有意思的是,这4部提名最佳影片的作品中,除了《被解放的姜戈》是昆汀向1966年意大利经典西部片《姜戈》的致敬之作,其余3部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现实向银幕无限延伸,银幕复与现实形成互文。
  弗洛伊德说过,所有玩笑里都包含着认真的成分。电影尽管是戏说,未尝没有正史的影子。不妨借着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此起彼伏的主旋律,看一看美国人民耿耿于怀的历史话题。


  

最难忘却是总统


  
  作为一个总统为最高领袖的国家,美国热衷“总统牌”有史可查。不论是出于政绩还是个人魅力,又或者是人生经历的传奇性,相对重要的总统,譬如林肯、罗斯福、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克林顿……都被不止一次地搬上舞台。
  尽管不比肯尼迪家族富有戏剧性,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仍然凭借他与南北战争的关联、他的民本思想,以及“首个被刺身亡的总统”身份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他平民的出身和竞选总统的过程都曾被拍成电影,而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早在5岁那年参观林肯纪念堂时已经对他念念不忘。为了纪念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美国宾州南部的小镇葛底斯堡在2012年举行了149周年纪念活动,斯皮尔伯格应邀出席,在主题讲话中将林肯誉为“national spirit”(国家的精气神),还充满感情地希望自己能因为2012年执导《林肯传》而被人称为“林肯的斯皮尔伯格”(Lincoln's Spielberg)。
  和以往的生平回顾不同,新版《林肯传》只聚焦了1865年初,林肯任期和生命中的最后四个月。而这四个月,恰恰也是总统极力促成“宪法第13修正案”以求结束南北战争的关键点。
  一向以商业大片闻名的斯皮尔伯格一反常态,像拍摄纪录片一样操作着《林肯传》——三位编剧中有两位曾经撰写过与林肯有关的历史著作;负责影片大段对白的是普利策奖得主托尼·库什纳;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与林肯形神俱似……华丽布景、精致细节,让其最终摘获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奖,从头到尾160分钟时间,就像连看了多集《档案》节目。
  无怪乎有人将此片戏称为“美国宪法第13修正案是如何在4个月内让国会通过的”。大段大段的对白、辩论,所有高潮都发生在参议院的唇枪舌剑中。反而那些能够被拿来制造戏剧冲突的东西:南北战争、总统遇刺,都被轻轻带过——甚至连刺客和枪声都没有出现。就算是林肯的个人魅力都来不及塑造,只着意刻画他的疲弱、苍老,他生命终途的凄风苦雨,正如片中刘易斯的台词:“我的每一根骨头都感到深深的倦意。”
  然而,即便在观赏性上略嫌缺乏,《林肯传》在美国本土仍然收获了不俗的反响。公映首周在《007》和《暮光4》的夹击下依然挤进票房前三,上映两周后仍然名列票房前十,12项提名领跑本届奥斯卡,丹尼尔·戴-刘易斯如众人所愿拿下影帝三冠王……
  大选之年,热闹的不单是大银幕,多家电视网都对此作了积极的呼应——ABC的《丑闻》、USA Network的《政治动物》,HBO的《规则改变》,Netflix的《纸牌屋》……总统竞选故事也好,参众两院权谋也罢,都是2012年各家电视网主打的重头戏。
  

牵肠挂肚唯种族


  
  有必要记一笔“美国联邦宪法第13修正案”的内容——“在合众国境内或属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不准有奴隶制或强制劳役存在,唯用于业经定罪的罪犯作为惩罚者不在此限。”
  废奴,是林肯政治生涯的重要主题。对奴隶制的诟病,也是好莱坞永恒的主题。2012年的银幕上,《被解放的姜戈》就像是《林肯传》的一个佐证。因为它讲的正是1858年,被解放的黑奴“姜戈”,如何逆袭南方种植园园主的传奇。
  “我叫姜戈(Django),D不发音。”如此牛叉的自报家门,大概只有昆汀·塔伦蒂诺电影里的黑奴才会有。在《被解放的姜戈》里,我们不难看到黑奴地狱般的处境——性奴的蒸汽牢笼;逃跑被抓回后在面部烙印一个‘r’字;像狗一样互斗,输了的再被一群狗撕成碎片……但昆汀的黑奴悲惨世界总不会像《根》、像《阿米斯塔德号》或者是赫尔佐格的《非洲黑奴》,它更像是放在南北战争时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史诗,一如既往地充满复仇章节。赏金猎人马车上的一颗大牙晃来晃去,晃出了民间暗黑童谣里常见的风味;被解救的女主角末了在坐骑上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都让观众暗笑:昆汀始终是童心未泯。
  而即使在姜戈的复仇故事发生7年后,国会已经承认不同种族公民在法律上的自由和平等,有关种族的不平与争端仍然在美国的土地上蔓延。废奴带来的是另一种形式的种族隔离,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仍然饱受歧视。直到2013年初,奥巴马连任时的就职演讲,都要重提1965年的“塞尔马”黑人民权运动——这也决定了银幕上的探讨将长期盘踞、高度敏感——去年奥斯卡提名影片《帮助》便以黑人女佣为主题。而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撞车》中的一个场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夜晚,女主角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黑人,尽管明知对方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女主角仍然下意识地往同行的男人身边靠了靠。
  

十年反恐费思量


  
  “9·11”实在是美国人民绕不开的伤痛。从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到《战栗航班93》再到去年的奥斯卡大热门《特别响,非常近》,“9·11”历史事件以及它背后的反恐题材,被反复搬上大银幕小荧屏。就算是讲美食的《朱莉与朱莉娅》,都要给女主人公安插一个“抚慰9·11事件受害人”的电话接线员身份,来烘托生活带给她的苦闷。
  到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时,美国已走过“后9·11”的反恐十年。十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处和中央情报局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并不少见,最近正在热播的《国土安全》就是其一;哈莉·贝瑞主演的《危情9·11》也即将于3月在全美公映。十年来,好莱坞从未放下过9·11,或者说,好莱坞几乎也成为了反恐的一种方式。
  而反恐十年间,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对本·拉登的猎杀。2010年凭《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凯瑟琳·毕格罗今年又因《猎杀本·拉登》入围最佳影片。片中,女主角“玛雅”是个身份从未公开的CIA探员,她从1999年起就开始了对本·拉登长达12年的搜捕。一边是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一边却是毕格罗对反恐丑态不遗余力的表现。
  2004年,部分驻伊美军虐待并折磨伊拉克囚犯的照片被公开,阿布格里卜监狱内的虐囚丑闻令全球哗然。2009年,奥巴马在电视台辟谣称“美国绝对没有虐囚”,随后却又批准公开一份机密文件,其中详细记录了小布什政府授权CIA虐囚审讯的内幕——只不过,在部分文字上涂抹了黑色予以掩饰,并设法阻止虐囚照片公开。
  这些在事发当年引起民众热议甚至游行抗议的事件,在影片里被具象化——片头长达20多分钟的段落清楚演示了当年CIA对囚犯采取的“十大强化审讯技术”,包括“水刑”、“紧张姿态”、“剥夺睡眠”、“狭窄拘禁”乃至全身赤裸被强光照射着呈现于异性面前。
  同时被具象化的还有CIA内部的推诿、扯皮、官大一级压死人。从审讯到凌晨30分的最后突击行动,都能看出导演摇摆不定的立场:一方面,成功猎杀本·拉登是美国反恐史上的一大功勋;另一方面,以暴易暴的反恐,怎么看都是换了一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毕格罗再爱国,也无法让美帝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
  《被解放的姜戈》中,有句台词说道:“能让我当着孩子的面杀了他爹,你这个人能好到哪里去?”拿来形容《猎杀本·拉登》,倒也再合适不过。甚至于,美军海豹部队当着孩子的面杀人时,昆汀老片《杀死比尔》的台词都会在眼前闪过:“要是多年之后你觉得仍然放不下这段,可以再来找我寻仇。”
  

中东问题旧换新


  
  同样是CIA,《猎杀本·拉登》描述了CIA史上第二惨烈的伤亡(查普曼营地事件),《逃离德黑兰》却堪称是CIA有史以来最荒诞的一个胜仗。直到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解除此次行动的机密级别,“ARGO”行动才得以重见天日。
  “ARGO”这个词,当年据说参考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亚戈号”(大力神帮助伊阿宋取金羊毛时所乘的船),取其借渡之意。更直接的解释当然还是“Audacious Rescue”——最莽撞的营救。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沙赫(国王)巴列维被推翻后前往美国寻求政治庇护,此举激怒了伊朗民众,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团团围住,要求审判沙赫。66名被困外交官中有6人逃出,并开始了他们想方设法逃离德黑兰的惊险旅程。
  为了营救人质,CIA想过让他们乔装成外教或是生意人,但最终采纳的方案却是最疯狂的一个——假装拍电影,将6人改装成编剧、制片等从业者,顺利离境回国。
  看起来,这当然是一个“现实比小说更精彩”的CIA智闯中东救人质故事。不过,相对于《猎杀本·拉登》,此片的重点显然不是CIA,而是中东问题。
  有人说,如果哪天打开美国的报纸而没有看到关于伊拉克伊朗的消息,那才真的是新闻。中东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影视剧的热门话题。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前后,美国对伊政策的改变,一直是政界的重要课题。《逃离德黑兰》的奥斯卡夺魁实在有它天生的优势:不必增设的戏剧性、重要的历史节点、热情未减的中东话题……
  然而一旦离开本土市场,脱离了英雄主义的胜利大逃亡,就有太多纰漏值得反思——伊朗的暴民被重点渲染,英美的石油阴谋却匆匆一句带过,剩下那些未逃脱人质长达444天的监禁也悄无声息地消融在6名人质获救的举国欢腾里。
  同样是这段历史,看看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同名漫画的《我在伊朗长大》,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和所有的主旋律一样,好莱坞的主旋律也有它秘而不宣的规则。它要输出的价值观很明确,多年来无非这么几条——宪法高于一切,人人生而平等,要民主要自由。它的禁忌也同样简单直白、有迹可循,正如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所言:“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文化,完全可以被概括成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冒犯少数族裔;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同性恋;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见持有者。”
  这可以对应在我们刚才所说的影片中——《被解放的姜戈》在表现黑奴炼狱生活时留心避免出现黑奴惨死状的特写,反而是白人角色,一个比一个死得惨烈(昆汀甚至亲自上阵演了个二货白人矿工被炸成稀巴烂)。《猎杀本·拉登》完全是女性坚忍智慧的代表,毕格罗对暴力反恐的反思,同样是政治正确的一种。即使是《逃离德黑兰》,也不敢丑化伊朗,或是拿“暴民”的信仰做文章——堪称是对“基本原则”彻头彻尾的遵守。奥斯卡这出主旋律,每个音符都踩在了点子上。


  
链接


  
一战
1929年第1届,《翼》
1931年第3届,《西线无战事》
1934年第6届,《乱世春秋》
     1963年第35届,《阿拉伯的劳伦斯》
    
二战
1943年第15届,《忠勇之家》
1944年第16届,《卡萨布兰卡》
1947年第19届,《黄金时代》
1966年第38届,《音乐之声》
    
    
种族主义
1948年第20届,《君子协定》
1991年第63届,《与狼共舞》
     1994年第66届,《辛德勒名单》
    
英雄人物及政客宫斗
1950年第22届,《当代奸雄》
1971年第43届,《巴顿将军》
1983年第55届,《甘地传》
    
    
越战
1979年第51届,《猎鹿人》
     1987年第59届,《野战排》
    
两伊战争
2010年第82届,《拆弹部队》
     2013年第85届,《逃离德黑兰》
    
南北战争
1940年第12届,《乱世佳人》
    
珍珠港事件
     1951年第23届,《乱世忠魂》
    
   链接2:


 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
最佳导演: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男主角: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传》
最佳女主角: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被解放的姜戈》
最佳女配角:安妮·海瑟薇《悲惨世界》
最佳动画长片:《勇敢传说》
最佳纪录长片:《寻找小糖人》
最佳原创剧本:《被解放的姜戈》
最佳改编剧本:《逃离德黑兰》
最佳原创音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原创歌曲:“Skyfall”《007:大破天幕杀机》
最佳视觉效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音响效果:《悲惨世界》
最佳音效剪辑:《猎杀本·拉登》、《007:大破天幕杀机》
最佳电影剪辑:《逃离德黑兰》
最佳美术指导:《林肯传》
最佳服装设计:《安娜·卡列尼娜》
最佳摄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最佳化妆与发型:《悲惨世界》
最佳真人短片:《宵禁》
最佳动画短片:《纸人》
最佳纪录短片:《无辜》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