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

日期:2014-04-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王威廉


  我们常常说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或者,一个迷惘和躁动的时代。这是这个时代如洪流一般带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有时候这样的印象由于过于强烈,以至于我们无法安静下来思考这种印象背后的事物及其深层原因,就急速地坠入到焦虑不安的惶恐之中。最为可怕的是,我们会因此而失掉了对世界和自我的信心。就在2014年的这个春天,我拿到了一本名叫《站在常识一边》的书,这是一本访谈录,按道理讲,这种书一般翻翻就过去了,但我越读越兴奋。
  书名里的“常识”一词实在太好了,我立马就想到美国人托马斯·潘恩的那本名著《常识》。潘恩的许多言论放在今天,真是不折不扣的“常识”,比如他对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强调,对英国君主制的无情批判和对建立共和制度的召唤,我们今天都耳熟能详,但是在他写出了此书的1774年,却是振聋发聩之言,如暴风骤雨一般,席卷北美大陆,几乎人手一册,成了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
  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常识”,是能够激活一个时代的人们心底深处的那种鲜活的共识。
  这本书深度访谈了中国各个行业当中非常有影响力的21个人,他们有像任志强、王石这样的企业家,有像李连杰这样的明星兼慈善家,还有像杜维明、袁伟时这样的文化学者,也有像韩寒这样的年轻作家……这本书的振奋之处在于——你以为只是少数几个人的相似的理念与诉求,但其实其中有更多的“丰饶心灵”(Great Mind),他们从自身的领域出发,深化、具体化各种常识理念,并探讨将它们付诸实践、与现实对接的可能性。
  这本书让人最有感触的是这些被访谈者的态度和言辞非常诚恳。在他们的言语中没有 “名人”的傲慢感,而是充满了思辨、探讨甚至自省,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像韩寒给人的印象一贯是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的,但他也在认真地反思自己以往的许多不当之处,例如曾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诋毁,可以看出,他现在已经步入了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我想,如果我们想寻求共识的话,首先就得先具备这种真挚的态度,因为已经有太多的痞子话语和流氓言说,让我们所说的和未说的话都在一瞬间归于虚空。
  《站在常识一边》中这些心灵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与诉求,让人感同身受。当代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已经远远不像以往那么肤浅了,自由建立在机制、条件与规则上,自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推动整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自由”是这本书当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它和各个领域相结合,就变成了具体的诉求,比如经济自由、社会自由、信仰自由,等等。这些专家学者的论述非常稳健,既不偏激,也不保守,切中当前的诸多要害,令人信服。
  坚守常识、寻求共识的落脚点是社会建构。自由的精神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肥沃的社会土壤。如果权力的触角在社会的各层面延伸得太远,就会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如果将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为“政经分离”,政府限定了自己的职责,放宽了对市场的管制,释放了生产力,那么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有意识地表现出“政社分开”,将社会能够自己组织和运作的事情还给社会。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的是社会自身的成熟。这些“常识”被书中的精英们用具体的学科理念表达得非常充分,正如李连杰所说:“比热情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不是壹基金要改变社会,而是调动每个人心中的善,你可以通过壹基金平台改变社会。”这就是社会自我完善的途径,需要专业的能力,建构并运作合法的组织,然后激发出更加强大的集体能量。
  一个具备“常识”、拥有“共识”的国度,总还是有所希冀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