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有一种渴望叫认同

日期:2014-06-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读者之所以会对这样并不新鲜的故事产生兴趣,或许是寄望透过一位美国作家的文字,洞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视觉观感,更深层次则是渴望更多的认同。

 

撰稿|禾 刀
 
 
  中文名叫“何伟”的彼得·海斯勒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审视中国,近年来先后有《江城》和《寻路中国》在中国出版,引起较大反响。与前两本更专注于中国变革时代稍有不同,这本《奇石》的故事时间界限起于2000年止于2012年。在这12年里,中国经过15年马拉松终于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新阶段,先后将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甩在身后。这12年里何伟还有很多重大事件没忘书写,比如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功举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在这一时期,何伟深入到三峡库区、政治敏感重地北戴河、务工者云集的珠三角、奥运期间的长城脚下、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值得一提的是,对姚明的跟随式采写,不仅充满妙趣横生的“姚氏”幽默,还让人感到这个东方巨人在NBA赛场上的走热所带来的某种隐喻。
  经济快速发展应当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但具体沉淀到某一个体身上时表现又千差万别,尤其是那些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边缘群体。本书作品皆独立成章,所以无法形成相互关联的时间线索关系,但从何伟的中国足迹我们还是可以作出这样的梳理,即时间越是往前,越能感觉到一种无所不在的矛盾、艰难、困惑,有时甚至会深陷一种茫然无措的无力感。曾在四川涪陵师范学院师从何伟的少女艾米莉,在无法取得家乡就业机会后,只身南下深圳,凭着一股敢闯与不服输的性格抵御了种种诱惑甚至还有威胁。虽然她的生活依然平平,但至少她在努力做好她自己,而不必像她的那些同学那样按部就班地从事一些乏味的工作,也不必像她的一些工友那样被诱惑拖进人生的漩涡。
  何伟初入中国时面临着太多的不适应,甚至有一道同行的同事因无法适应环境早早打起了退堂鼓。然而,当阔别家乡数十载的何伟衣锦还乡时,一种莫名的陌生和不适感油然而生。相较于他们在北京托运家具时享受到的贵宾式待遇截然不同,当货物抵达美国后,美国公司员工“没穿工作服,搬运效率也不高”。员工们对中国同行工作的细致极为惊讶,他们居然“站在打开的集装箱跟前目瞪口呆”。这种对比的潜台词,或许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某种阐释。
  有必要突出一下《奇石》。不知是否因为一种无法忍受的痛感记忆,何伟将《奇石》故事作为书名。在《奇石》里,玉石商人使出了一个人尽皆知却又屡试不爽的欺诈伎俩,由此何伟得出,“中国是一个充满教训的国家”。在他看来是教训,在我们看来,这常常被异化为涵盖衣、食、住、行几乎各个方面的生存技巧,比如近年许多人就明白了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一些生僻专业词汇的“深刻内涵”。
  何伟既是记者作家,同时也是生活的发现者。有趣的是,每当他试着向中国人提问时,中国人常常回以隐而不答,并会反问他的观点,这样的反问常常令他无所适从。从这点上看,虽然在中国呆了十多年,但何伟对中国人的性格与习惯显然了解有限。并不排除这样的反问出于某些本能的警惕,但更多反问恰恰折射出国人对被他人特别是国际认同的潜在渴望。进一步看,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何伟所写的这些事并不新鲜,读者之所以会对这样并不新鲜的故事产生兴趣,或许是寄望透过一位美国作家的文字,洞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视觉观感,更深层次则是渴望更多的认同。
  在世界快速变“平”、在“地球村”概念已成为现实的今天,没有哪一个致力于富强的国家可以置身国际社会之外。不过,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其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理应包含两层意义,即主动投入国际社会的怀抱,同时国际社会能还之以热烈的拥抱,就像姚明走向NBA那样。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