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棱镜下的追凶故事
阅读提示:这是一部没有科恩兄弟参与的科恩作品。
撰稿/电影筛子
6月下旬揭晓的“美国电视评论家选择奖”中,最新剧集《冰血暴》获得了最佳迷你剧奖。
与电影搭上关系的剧集,常会被拿来和原作比较,更何况这剧的源头、1996年的电影《冰血暴》曾获得奥斯卡、戛纳多项大奖,至今仍被誉为科恩兄弟的犯罪片杰作。此番电视剧版在与电影的较量中不落下风,能成功独立出来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肯定,或许正是因为编剧诺亚·霍利所总结的——“这是一部没有科恩兄弟参与的科恩作品”。
10集的迷你剧,与电影版《冰血暴》有类似的人物框架和艺术风格,但细看又有很大不同,完全没有把一部电影抻长的感觉,而是有着精致的架构,让观众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渐升温。这也是电视剧的优势所在,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人物产生感情,在乎他们做些什么。而这部剧的厉害之处还远不止于此,最精彩的是它对于人物的塑造,于无形中实现的视角变换,平添了观剧享受。
剧集中,最突出的人物当数保险业务员莱斯特。此人平庸到窝囊,整日被妻子数落,还在大街上被少年时的同窗赫斯拳脚相加。莱斯特偶遇杀手马尔沃,表达了对赫斯的愤恨,没想到马尔沃真去干掉了赫斯。莱斯特也一怒之下杀死了妻子,叫来马尔沃帮着收拾残局,碰巧此时来到莱斯特家中调查的小镇警长,亦不幸被杀。
从平庸的窝囊废,到身背命案与警方巧妙周旋的法外之徒,莱斯特的转变令人震惊。剧集在处理时没有加入道德评判,而是让观众从莱斯特的视角去观察。接下来,我们看到他所能做的,不只是杀人,还有说谎、栽赃,甚至从当初的冲动杀人转向处心积虑的谋杀。愤怒、嫉妒、恐惧,我们很清楚他做每件事的动机,也就不再对巨变感到意外。这种主观视角的展现,让我们看清楚人性的矛盾,意识到邪恶与机智其实一直潜伏于莱斯特心里,直到被杀手马尔沃激发出来。
同样是反面角色,剧集对职业杀手马尔沃的刻画则采用了客观视角。他像个影子恶魔,若隐若现,神出鬼没。我们眼看着他杀掉莱斯特的同学赫斯、杀掉小镇警长;精心设局骗了富翁百万钱财,毫不留情干掉同伙;直捣黑帮老巢展开大屠杀,在FBI眼皮底下逃之夭夭……一桩桩案件看下来,不用慢镜头、特写或是音乐渲染,我们已经明白这是个极端残忍、狡猾、机警,为了钱愿意做任何事情、也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恶魔。到了最后两集,当他越来越靠近我们喜爱的人物——女警莫莉时,气氛紧张到令人窒息。
事实上,剧集对莫莉的展现同样采用客观视角。我们看到这位年轻女警在警长遇害后,意识到莱斯特有重大嫌疑,但这结论屡次被继任警长比尔否定;哪怕案件被认定已结案,她依然对真相锲而不舍。有些人我们只需看到她的表面,已经被她感动。在这个冷酷到令人胆寒的故事中,多亏有莫莉提醒我们人世间还有美好,还有智慧、勇气、坚韧、善良这些品格。
时隔18年,《冰血暴》迷你剧版再次讲述了一个很棒的追凶故事,充满层次感,充满立体丰满的人物塑造,不只是主角生辉,配角亦大放光彩。临近结尾处,警长比尔这样对莫莉解释自己过去对她简单粗暴的否定——“我只是不想把人想得太坏。”这一句话,就让观众对他的看法180度转变,原来那固执背后,也有如此感人的原因。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