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像少年啦驾着POLO飞驰

日期:2014-07-3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韩寒为了不让自己的处女作弱点太明显,想了不少闪烁腾挪的招,结果这些反而成为他最弱的槽点。

撰稿/不小可

 
  三个东极岛青年,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从最东边开始了“西游”冒险之旅。从结构到情感,都有点像罗伯·莱纳1986年的著名少年成长公路片《伴我同行》。《后会无期》这个名字起得太深奥,不如索性叫《像少年啦驾着POLO飞驰》,更洒脱也更公路。
  作为电影界的一大类型,公路片当然有它格式化的模板。宁浩拍《无人区》时就考虑过,到底是选择“西方模板”,一路不断遇到天使;还是“东方模板”,一路降妖除魔。韩寒选择的显然是后者,怕大家没留意,特意放上《西游记》插曲《女儿情》以示提醒。
  从起点到终点,主角心理上的分界、成长,几乎是判断一部公路片好坏的第一要素。然而《后会无期》通篇的笑闹里,既看不到成长的无力,也看不到成长的力量。钟汉良在电影里吼着台词:“命根必须——硬!”但电影本身显露出来的情怀,却十分疲软。
  本质上,这是一部文艺片,可以看出,韩寒不想让它沦为鸡汤,也不想感伤流露得过于直白以致“酸的馒头”,于是动用了数不清的笑话来消解。自己与自己的抗争过了头,使得整部电影显得极为拧巴,让人感觉跟文艺青年讨论点人生实在太费劲,处处充满了曲笔,拳头打到哪里都迎面撞上一大包棉花,轻飘飘的落不到实处——这么严密的防范,一般都只有在遭受攻击的时候才会使用,韩寒为了不让自己的处女作弱点太明显,想了不少闪烁腾挪的招,结果这些反而成为他最弱的槽点。
  在无比逗比的气氛里突然粗暴插入几句文艺腔,这就是《后会无期》最终找到的,平衡“心灵鸡汤”与“每天来点负能量”,或者说平衡文艺与商业的方法。从商业角度看,多往里塞点笑话确实很有必要,不但缓解了情节的薄弱、人物的单调,而且笑点都设置得比较奇怪,像忽然风行起来的“举个栗子”一样,切中了文艺青年的脉。从这个角度说,韩寒确实拍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他的小说如出一辙,小聪明俯拾即是。
  而真正的失败,还不在于笑话讲得太多。在一个笑话接一个笑话的等待之后,我以为能换来导演隐藏在调笑背后的一两句真心话,结果却直到朴树唱出片尾曲,才听到恍恍惚惚的几句“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平淡淡才是真,呵呵,这就像“汽油车不能加柴油”一样,几乎是一句无法辩驳的真理。古往今来无数影片到头来也确实都是这么一句大白话,比如中国观众最最熟悉的《泰坦尼克号》。只是,“平淡是真”的结局并没有影响《泰》通篇的跌宕起伏,或者说,洗尽铅华必须由前半生的铅华来烘托,而不是像《后会无期》里的少年那样,前面什么都没有,后面都没有什么。
  比“平淡是真”、“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之类言辞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由导演韩寒本人亲自道来。要知道韩寒以往的杂文,总给人一种王权富贵算个屁、戒律清规不要理、真理越辩越明、世界可以厘清的愿景,结果到了电影里,却瞬息变成了“听过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一个社会大锅盖施压下来,青蛙就算觉醒了也跳不出去?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郭敬明,我们还能理解他在装睡;而选择用自己的电影去推翻自己杂文的韩寒,才真叫人不懂,他到底几个意思?如果一边以叫醒装睡的人为行走江湖的招牌,私底下却早已认命,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假,原来真不止郭敬明一种。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