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当釉色在瓷土上渲染

日期:2014-08-2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随着现代审美将陶艺置入空间展示的范畴,人们开始不能满足于传统陶艺的单纯空间构造。

 

撰稿/梅俏敏
 
  关于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交织和碰撞的问题,在中国已被讨论了数千年,早在《尚书·盘庚上》中便已有:“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一语,这一观点直至清代仍在文人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当下”,从“现代”变为“传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这就使得我们的艺术家们不得不苦苦思索并探寻一种能够延续作品“现代性”的方法。
  从20世纪开始,西方艺术界及理论研究界早已围绕着“现代性”的命题展开了无数的讨论与探索,法国学者让·克莱尔曾说过:“艺术的演变、迁移和变化并不发生在先锋派那里,而是在那些背离时尚、面向过去的画家那里。”回忆是人类的本能,正是因为有着漫长的“过去”,以及能够时刻回忆美好场景的能力,我们的艺术才能够生生不息,换言之,一个对历史及传统“失忆”的艺术家是无法对真正的美进行深刻阐释的,在这种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所谓“美的形式”最终只会湮灭于记忆的深渊。
  上世纪中叶,在历史的迷雾中渐渐苏醒过来的中国艺术家们也开始了他们关于“现代性”的探索实践。作为现代艺术中的一个特殊门类,陶瓷材质与生俱来的原始性与地域性使得中国的陶艺家在运用这一材质时并不容易协调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比重,正如赫伯特·里德在《艺术的真谛》中所说:“陶器是一门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艺术。说它最简单是因为它最基本;说它最复杂,是因为它最抽象。……它与文明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作为一种艺术媒介,陶器必然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表现。……陶器在本质上是一门最抽象的造型艺术。”
  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系副教授,彭赞宾的陶艺作品,展现出对传统的尊重与思索,以及对现代陶艺抽象语言的理解,他的水墨意象符号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既得见中国水墨画中的“似与不似”之境,又可现西方抽象艺术中的游离与反抗。8月16日至29日,《高温水墨——彭赞宾当代陶艺个人作品展》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展出。彭赞宾此次个展以“高温水墨”为主题,兼具多重涵义,既有作品是通过窑火高温烧制的陶瓷概念,又有画面呈现宛如传统水墨脱胎换骨转换升华的表述。其作品在简单的色彩下覆盖着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抽象的形态彰显着作者对现代艺术的探索,所有的一切艺术形象却又同时构成了他的日常生活,云、山、水、径……既是他眼中的景亦是他心中的境。
  彭赞宾作品的可贵之处,首先是他作品中表现出的个人特色,不论何种材料,何种形式,甚至不同的创作阶段,彭赞宾的个人意识、性格特征总能外化为一种作品形态,弥散在他作品的各个部分,综合而成自己的作品面貌。其次是他有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在作品中运用的中国画式的写意方法和追求的山水意境,使作品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彭赞宾试图用泥和釉料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山水形态及其精神品质,具有一种水墨写意式的淋漓畅快之感,它渲染于泥料之上,与凸起的泥料形成阴柔与阳刚之间的互动而又相合的关系,二者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镜像。
  从2010年开始,彭赞宾尝试在二维与三维的综合空间中展现他的思考,无论是最早的《高温水墨之蠕动的板块》,还是最近的《高温水墨之物质的转换》系列,都是对这种表现方式的积极尝试。随着现代审美将陶艺置入空间展示的范畴,人们不能满足于传统陶艺的单纯空间构造,彭赞宾用他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立体陶艺”系统,瓷板与几何形块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几何块既是对瓷板纹饰的提炼与概括,也如展开图一般诠释着瓷板上所未能表现的画面细节。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