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取名不能太轻率

日期:2014-09-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奕 山
 
  上周在上海的“Mao Space衡山坊”有一个有趣的艺术展,主题为“命名物的方式”。如今,中国当代艺术宏大叙事日渐式微,而日常生活的微观表现渐成热点,回归自然与艺术本体成为必然之势。这就导致了“去语境化”的艺术语言的转向:既体现了对中国当代艺术谱系和话语的解构,也反映了对自身文化回归和民族自觉的认同,甚至还展现了对中国美学意念的诉求。这次受邀参展的艺术家们充分表现了他们个人的天赋、睿智和创造力,其作品也从不同视点折射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与变化的现实。因此,该展以“命名物的方式”为题,旨在描述中国社会转型中当代艺术的新走势。这正是此次策展的动机和理由。
  参展艺术家有:蒋志、邵译农、杨心广、任芷田、马树青、吕山川、张雪瑞、王雷。此次展览以“命名物的方式”为题,表明艺术家对物的重新界定,即物成为他们魔术般观念介入、塑造和解构的对象,并生成了新的内涵与形式——既是自然自在之物,又是文化词语;既具有主观之物的观念,又呈现纯粹语言的形式。这一切都充分反映了艺术家独特的视觉哲学维度——时间与空间、自然与人工、过程与行为、消耗与存留、现成品与改造、实在与虚空、隐形与显性、生命与死亡的辩证性。
  有“视觉诗人”之称的蒋志,以摄影作品“燃烧的花朵”展示出他独特而富有诗意的摄影手法——运用鲜花、火焰最简洁的素材,将渴望、记忆、希望、爱、命运、死亡,全部汇入作品中。作品《礼物》,按我们日常对“礼物”的界定——“礼物”是一种交换。作品《马尔代夫工作备忘录》是艺术家在马尔代夫短期旅游中的创作笔记。作品强调了一种偶然性、随意性。
  邵译农的艺术跨度较大,涵盖了不同媒介和观念。作品《木本心》把一棵树主干切割成六段,通过利用传统工艺方法,即日复一日对树木进行烘烤、打磨、披麻、挂灰、上漆以及再上漆。该作品的观念就在于集木、人、时间、劳动和美于一体。在这充满了时间、行为、过程的创作中,我们既能洞察到木的自然节律和质朴简约,也能感悟到人的劳动与自然相关的生命、时间、生长的外化状态。
  杨心广的作品以木料,陶土和石块为素材,作品本身悉数封存了生产的全部痕迹。艺术家运用一根根老房子拆下来的房梁,创作了作品《抚摸》。原来每根房梁上面都写有表示方位的字迹,是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术语。艺术家将木梁抛光,再把字迹抄回去。这一行为改变了物体“实用”的形态,让它具有新的生命感。像人的身体一样,自然而随意地摆放在一个空间。这是一个容纳了各种机缘的作品,揭示了记忆、身体、时间等多重关联。
  任芷田的参展作品为“尾气灰系列”,用现成的“丝绸”为画布,以他收集而来的“汽车排气管上的灰”调和为颜料进行创作。“苏丹红系列”则是以“化学染色剂苏丹红”为颜料创作——“苏丹红”曾被并犯罪分子用作食品添加剂。作品让“废弃物”与美感并存,“美与丑”同时隐藏在形式感里。
  马树青是中国当代艺术界不可多得的国际化身份艺术家。他的绘画侧重于“纯形式语言”,用强烈的色彩表达欲和极端的颜色、线条营造出深具个性的抽象艺术语言。表现了色彩与色彩的关系、色彩与虚空的关系,让色彩作为物质化的东西处理形成语言。还有吕山川、张雪瑞、王雷的作品,也各有表现手段,值得想象与深思。特别是王雷,擅长对不同色彩的纸质媒介进行裁切,再搓出纸线,运用编织(Intertexture)的概念,重新结构出新的形体与物品——其作品《北京》,是以《北京晚报》为通过艺术家的视觉化处理,重新解读了报纸包涵的信息意义,即“媒体也是一种生产方式”。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