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
撰稿|柳 珊
列维,一个东欧移民,为着他的女儿和母亲,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千辛万苦来到了繁华时尚的世界之都——英国伦敦。是的,无论是封面的宣传语还是内页中的故事简介,都在告诉我们《回家的路》是一部关于移民的小说。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今天,移民潮风起云涌。他们大多数从第三世界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或者从穷乡僻壤漂往繁华都市。列维只是一个普通的伐木工人,来自一个名叫奥若的偏远山村。他出生在那里,熟悉那里的森林山川,在那里与自己的妻子相识、相爱并结婚生子,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命运之神向他转过了脸,深爱的妻子在饱受白血病的摧残之后离他而去,林场在砍伐完最后一根木材后关门大吉。他浑浑噩噩、自暴自弃一段时间后,在好友卢笛的帮助之下,从绝望之中振作起来,决定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异域寻找新生活。那一年他已经42岁了,除了年迈的母亲与年幼的孩子,他一无所有。
列维干的就是洗碗、端盘子的活,住在狭小逼仄的儿童房里,偶尔还要露宿街头。陌生人的冷眼乃至欺辱不时伴随着他,同时还要担心警察的敌意与盘查,心里不停计算着的是时薪、房租与寄钱。这是一个底层移民在伦敦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罗丝·特里梅因没有掩盖这些事实,她借列维的口说移民在英国“被当成不速之客,需要被教养的、受文明世界威吓和排斥的人,整个社会连话都不愿意跟他们说”。
如果仅仅描述移民的苦难与奋斗史,小说写得再好无非也就是高尔基的《在底层》。无论哪一种类型,移民不是被同情的对象,就是遭谴责的恶魔,他们都缺乏人性上的尊严与意义,呈现出来的只是人性的琐碎、卑贱与残忍。罗丝·特里梅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写出了一个移民的高贵人性,这种人性并不是来自他一时见义勇为的英雄举动,也不是某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是一颗具有敏锐感受力的人的灵魂。
列维的身份是移民,但他更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无时无刻不被过去困扰,他思念自己的妻子、朋友、孩子和母亲。他会在2.5米的水槽边一边洗碗,一边想着泡在温泉里治病的妻子,想起他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欢快的“探戈之夜”。他不断地问自己:“我的生命中究竟都有谁?支持我还是反对我,谁离开了?谁又会到来?”他勉强地阅读朋友送给他的《哈姆雷特》,却从中获得了强烈的共鸣与安慰。因为面对苦难与孤独,他也有“那种想要放弃抗争直接投降的冲动,那种希望一切快点结束的危险的渴望”。生存还是毁灭,这类属于王子哈姆雷特的崇高问题,对他来说同样是个实实在在、无法逃避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中,克服各种伤痛和失败,坚持向前的信念,坚持通过一星期接着一星期、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的辛勤劳动和慢慢积累,相信总有那么一天,自己终究能做出点什么事情,能成为自己曾经敬仰的那样的人的信念,使他获得了尊严,成为了一个真正高贵的人。伟大的心灵在忍受煎熬和遭受侮辱的时候将痛苦和侮辱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是一种直击人心灵的力量,让我们既害怕,又欢喜,忘却了现实世界中我们引以为豪或引以为悲的事物。
列维的结局并不悲惨,也谈不上成功,但算得上圆满。他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和朋友们团聚,合伙开了一个生意兴隆的小饭店。只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他仍然会忧郁,会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思考,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悲剧英雄,总是忠实于他自己和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听从于自己内在天性的召唤。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