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来的调色板
撰稿/路 涌
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就会想起毕加索。也许,西班牙人的浪漫热情,既滋养了毕加索,也滋养了这位雕塑家——大胡子戈勃朗先生,同样的构思奇特,造型夸张,色彩斑澜,有人开玩笑说,这简直就是将毕加索的画打开在立体的雕塑上了。1月16日,在中华艺术宫展出了克里斯托弗·戈勃朗所创作的系列雕塑《哥伦布之谜》,这位当今世界级的西班牙当代艺术家的数十件作品放在中华艺术宫户外南广场和西广场上,展馆建筑外壳醒目但不免单调的中国红,总算有了一抹来自异国的炫丽。
为期半年的展览结束后,将有一件作品永久地留在上海,这也是艺术家对上海的致谢。
作为一组雕塑作品,《哥伦布之谜》由戈勃朗于2006年创作完成,其灵感来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海志。为了纪念人类的冒险精神以及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戈勃朗创作十件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他借鉴了南美大陆印第安人的服饰与化妆,也提取了他们的舞蹈与生产劳动,所以作品造型圆滑,线条简洁,意在展示人类最初的生活状态,映射着原始主义。此外,作品还大量地运用了颜色鲜艳的色块,让颜色在雕塑平面之间流动,栩栩如生地演绎了生活在美洲大陆上印第安人把颜色“穿”在身上的文化。
但对于戈勃朗来说,此组作品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位来自穆尔西亚的著名当代艺术家还借着作品展示了他对艺术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以及人类价值共存与发展的思考。
这样深刻的思考让戈勃朗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了城市的公共空间。这些年来,他不断地受邀为不同的城市空间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努力寻求艺术与城市中不同元素的平衡:拉近作品与观赏者的距离和美化他们所居住城市环境间的平衡;人性与有效城市规划间的平衡;现代城市中心与都市生活文化间的平衡。《哥伦布之谜》便是戈勃朗对这些问题思考的成果。通过运用多种形状和色彩,雕塑作品不但为空白单一的城市空间增加了颜色,也带去一份趣味。戈勃朗还充分运用他在平面画作上的经验,将色块延伸只雕塑边缘之外,柔化雕塑的边角,重新定义色块之外的雕塑表面,让整个雕塑在空间呈现上展示出更多的可能。而开放性的造型和色彩组合也很好地吸引往来人流的眼光,让在城市中的人们停下匆匆步伐,去欣赏,玩味,思考这些雕塑的意义。不管他们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是否一样,这驻足本身已经给人们单一的日常生活带去一丝变化,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冰冷的墙壁。
这组独特的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巡展并在多个城市的标志性地段展出,例如:马德里的普拉多大道,纽约的中央公园和百老汇。他还曾受邀参加多个国际重要雕塑展,荷兰Volden国际雕塑展览ARTZUID便是其中之一。
戈勃朗多元的创作手法都得益于他50多年的创作经历。他曾在法国与意大利学习深造,如今居住在西班牙和美国两地。戈勃朗有不少作品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巴塞罗那奥运会壁画、萨利维亚世界博览会壁画、雕塑“Atlanta Start”等,平面作品也有,比如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官方海报等,他与国际奥委会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展示了旺盛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许多国际大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展出了戈勃朗先生的艺术雕塑。一些欧洲与美国的著名城市也在其主要街道和广场陈列他的艺术品。此外,很多城市还将戈勃朗的雕塑作为城市艺术性标志,点亮城市,提升气质。
戈博朗对上海很有感觉,称它“处处彰显和体现了当代艺术先锋”,并希望上海市民能够通过本次展览更好地了解拉美艺术,他也表示今后可以将更多的西班牙艺术作品带来中国,将中国的独特文化和艺术带去西班牙。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