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就像俄罗斯套娃
阅读提示:仅仅一次“红脖子瞪眼摔门”式的爆发之外,本片简直就是秉持了2015年大热的“性冷淡风”。
撰稿/卡阿娜
俄罗斯套娃,外层和内层,除了大小之外,其形状、结构、色泽、花纹都几乎一模一样。
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就像是这种套娃:片子本身是最外层,而它所讲的故事,就是内层套娃。两者在题材、风格、视角、材料架构上,都内外一致,互相融合。
《聚焦》讲述的故事,是《波士顿环球报》一群精英记者组成的“聚焦小组”,从“一个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开始,层层抽茧剥丝,挖出整个波士顿、乃至美国天主教会都放纵并掩盖这种罪行的整个报道过程。
故事一开始,就是《波士顿环球报》被《纽约时报》集团收购之后,在新来的主编主导下,聚焦小组停下手中其他案件,正式开始着手调查“神父性侵案”。之所以选中“被称作上帝之手的神父竟然群体式地猥亵纯洁儿童”这个题材,正是看重其“现实重要性”。而《聚焦》导演关注这个报道的过程,并将之拍摄成影片,也因着“新闻从业者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报道”的“现实重要性”。
从风格上来讲,无论是片中记者的报道过程,还是导演对这几位记者报道过程的刻画,无不选择了冷峻克制。其实“聚焦小组”在许多调查节点上,都掌握了轰动性的证据和材料:比如得到45个有过性侵历史却未曾受到任何实质责罚的神父名单,又比如费尽周折拿到红衣主教劳尔长期包庇作案神父的证据。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性和克制。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同样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理性克制,以锋芒收敛又暗流涌动的方式,刻画了记者们调查整个案件的过程。除了聚焦小组中桀骜不驯的年轻主笔麦克(马克·鲁法洛饰)有过仅仅一次“红脖子瞪眼摔门”式的爆发之外,本片简直就是秉持了2015年大热的“性冷淡风”。
但“性冷淡”,正是对新闻调查风格的完美模仿。新闻调查的过程,本就是容不得荷尔蒙过剩的。对真相的追寻和良心的拷问,如若把持不当,很容易在案情走向上融入太多主观因素,从而导致调查发生偏差。可以说,一个调查记者的报道过程,就是一个警察的办案过程,只有理智和冷静,才能保证调查尽可能客观和真实。所以,导演对调查过程的展现,也摒弃了煽情的因素、耸人听闻的细节。
除此之外,在视角的选择上,导演同样选择了近似记者调查的追踪者视角——影片里,记者们若要写出报道故事,必须以追踪者的身份(叙事学里的内视角)进行调查。观众也只能从瞎子摸象开始,通过他们的采访,得以拨开层层迷雾,了解案件详情。
于是,观众跟着导演一起追踪记者,记者追踪被采访者,形成了一个套娃似的结构,颇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意味。
而在材料架构上,影片依然呈现了套娃似的精巧。片中,聚焦小组在近一年的调查中,掌握了有关宗教盲从、法律不公、权力勾结、道德崩塌、性向歧视等诸多可进行报道的素材,最终却仍旧紧扣“天主教性侵案”,排除了其他进入的角度。而影片导演也紧扣着“聚焦小组的调查案”,层层筛选,在128分钟内用最有利的材料架构起了记者们的调查过程,同样没有冗余的笔墨,同样以事实说话,同样以线性的方式追述了这个核心故事。
其实,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内容又是为美国大众所熟知的新闻调查案,《聚焦》的整个创作过程对导演来说,都无疑是戴着镣铐跳舞。而托马斯·麦卡锡不仅在电影艺术上,以俄罗斯套娃般的精巧交出了一份符合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准的答卷,还以电影人致敬新闻从业者的方式致敬了社会的良心,一举夺魁,当之无愧。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