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那个尽人皆知的案子

日期:2016-06-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20多年前,O.J.辛普森站在了种族政治、正当法律程序和名人文化三个领域的交集之上;20年多后,这三个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于现今社会。
撰稿/电影筛子
 
  1994年,前橄榄球明星、当时的影星O.J.辛普森被控谋杀前妻妮可·布朗及其友人罗纳德·高德曼。由于辛普森的明星身份,以及他聘请的明星辩护团的精心策划,这桩谋杀案的庭审很快演化成了轰动全美的新闻娱乐事件。在公诉方掌握海量证据的情况下,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案件审理,最终陪审团判定辛普森无罪。
  当年的这场“世纪审判”,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美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以至于20多年过后,又推出了一部专门讲述该案审理过程的10集电视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一季——创作者为何要选择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案子来重述呢?
  从主创的各类访谈中,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三点原因:第一,虽然当年有各种新闻和庭审转播,但时下的年轻人往往已对这段历史相对陌生;第二,当年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案件信息都较为表面,而这次电视剧挖掘了大量新闻背后的故事;第三,案件中涉及的种族冲突、名人崇拜等问题,在2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对比之下足以引人思考。
  重述的理由看起来还算充分,但要讲述这样一个大家都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呈现故事“是怎样发生的”而不是“发生了什么”,正是影视作品的特长。
  即便是案件宣判20多年后,真相依然没有定论,这对以视觉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电视剧来说,不失为调动各种手段表达“模棱两可”意向的好机会。比如虽然辛普森在台词里发誓自己没杀人,观众还是可以从演员的表情、配乐或是剪辑方式中,解读出另一种意思,甚至因为观众各自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造成的观感也会大有差异。
  丰富内涵的表现,通常需要建立在演员高超的演技基础上。《美国犯罪故事》是一部展现群像的剧集,演员阵容可谓豪华,包括获得过奥斯卡的小古巴·古丁,两获奥斯卡提名的约翰·特拉沃尔塔,四获艾美奖提名的莎拉·鲍尔森,和两获托尼奖的内森·连恩等等。在众演技派明星与剧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剧中的这些角色都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电视新闻里的卡通式形象,而是有着复杂感情和不同动机的活生生的人。
  纵观全剧,女检察官和辩方律师罗伯特·卡戴珊(辛普森多年好友)这两个人物刻画得特别出彩,尤其辩方律师,出于对友谊的忠诚,他想方设法帮助辛普森;但在确凿证据和长时间旁观之下,他又不免对辛普森越来越怀疑,直到案件审理结束后与辛普森断绝来往。
  在10集剧集的时间里,要刻画众多人物,展现诸多故事细节,是对创作者驾驭故事能力的严峻考验。本剧采取了每集一个核心主题的叙述方式,比如第2集是著名的“野马车追捕事件”,第6集是展现检察官作为职业女性在多方面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如此一来,虽然整体故事包含着超大信息量,依然能够保持清晰的架构,从而引领观众展开吸收和解读,足见创作者极强的掌控能力。
  20多年前,O.J.辛普森站在了种族政治、正当法律程序和名人文化三个领域的交集之上;20多年后,这三个问题仍然广泛存在于现今社会。而且该事件甚至直接催生了全天候电视娱乐——辩方律师罗伯特·卡戴珊的前妻和三个女儿都成了社交明星,活跃于当下各档娱乐节目。而与当年女检察官要面对的不平等境遇相比,如今职业女性的处境似乎更为严峻……所有这些,都让人觉得,辛普森案中的种种细节,仿佛刚刚、正在、即将发生在我们的身边。20多年的时间,并没有让人们变得更聪明。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