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系上围裙的诗人

日期:2016-08-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黄小厨是在用味觉触达世界,并将日常生活赋上诗歌般的质地。
撰稿|川 静
 
  木心说过:“葱油面饼的热香,最人间味。”《黄小厨》写的就是这种人间味,是生活里的热香腾腾。每篇故事都来自黄磊自己的生活,来自他的家、他的少年时光。他写“家乡的味道,就是小时候吃过的所有东西的味道”,于是乎,父亲的“腌笃鲜”“黄焖鸭”“酸辣汤”以及弄不好就会爆炸的番茄罐头,就组成了他的家乡。自家的厨房是人一生饮食口味的源头,也是一个人最初知觉生活冷暖酸甜的记忆雏形。在这些线索里,每个人萌生了不同脾气秉性,继而也牵动了人们各自的生活轨迹。
  是谁说过“今天吃下的东西,会变成明天的自己”,我相信。食物对于我们的滋养并不仅限于卡路里上的支撑,厨房是一个家的慰藉,餐桌是一场复一场的相知相爱。日语里“料理人”意为“掌握生命的人”,这不是煽情夸张,而是一个详实又充满感情与责任的定义。
  少不更事的时候以为诗和小说离着人间的感情最切近。后来有了些沧海桑田,才渐悟到有一种意重情深是“顾左右而言他”的,它绕开了感情的直诉,拉远了浪漫的景深,在日常所发生的一切中,收拢目光和心力,领受在具象的生活事务中所潜有的精神能量。——如此一来,即使是俗世里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会因为投映了主人的精神性,而变得别有意味。
  渐入中年的黄磊,脱下《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青衫,告别了《等等等等》的纸短情长,现在正以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来表达。《黄小厨的美好日常》,书名简单通俗,几乎像是对他曾经文艺属性的故意疏远。但他的初心藏匿得并不过分,在书页目录处,其实已经勾勒出了他的本真,写饮食故事,写食谱,但到底还是在写心尖上的滋味。
  青年人专注于生活的激情和视野,而中年人在意的是悟力,是生活的纵深,若生命是场时疾时徐的行进,那人至中年,需要的是行进中的平衡感。
  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并不是生活的窄化,恰恰相反,它带来了一种确实可依的平衡感,在努力打拼之后,我们恍然修悟到了什么,于是向内的生活成为了一种渴求。越早开发向内的生活方式,就会越早拥有生活的深度,中年人的激情藏在对深度的沉思里。
  没有什么地方比厨房更适于感受日常岁月的沉淀,不论是文火慢炖,还是一坛泡菜或米酒的得来,都是耐心等待的结果。因为会按四季时令选取食材,所以谙熟烹饪之道的人注定会在厨房事务中,洞见到自然与时间的馈赠。我总想起木心的那句感慨:“没有比春夏秋冬的次序更如人心意。”都市人若想每天都真切地感受到自然,那最好的去处或许就是家附近的早市场。然后在春天的芽菜、夏日的番茄、立秋的松茸、初冬的牡蛎中间体会岁月如流,轻快也沉稳。
  远古时代人们结绳纪事,但能复刻往事的,还有味道。一碟炸带鱼能够复刻出上世纪70年代生人的童年幸福(那个年代只有过节过年才会买带鱼)。一个热气腾腾的火锅能令黄小厨想起曾有一个意味深远的除夕夜。在汤圆的甜糯里,黄小厨会想起小时候与外公一起包汤圆的日子。林林总总的食物与万千滋味,在每个私人回忆录里都有一些特别的标注,这些标注的累积看似毫无用处,但却不可剔除。五味俱全的时候,恰是我们凝视着自己的生活的时候。
  借用作家马尔克斯曾描述诗人聂鲁达的一句话:“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黄小厨是在用味觉触达世界,并将日常生活赋上诗歌般的质地,韵脚柔软,神情单纯,滋味热诚——所以,凡他所触及的滋味,都似乎变成了他的私人诗稿。饰演过徐志摩的他,继承了诗人的心肠,而这一卷名为“黄小厨的美好日常”的“诗稿”,是他换上一副平常人家的姿态,但依然温柔如故,对世界的低声倾诉。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