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一个人的毒战

日期:2017-05-2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电影讲述了一位江湖大佬的堕落与觉醒,再一次拉近了我们对录像厅时代的香港印记。
撰稿/曾念群
 
 
  这是我第二次在内地的电影院看涉毒电影,上一次是《毒战》,这一次是《毒·诫》,上一次是缉毒警的卧底与浴血,这一次是古惑仔的堕落与觉醒。《毒战》属于原创故事,内地民营资本与港式警匪结合,打响了内地缉毒题材第一战,《毒·诫》继往开来,以真人真事为衣钵,国有资本在老香港的土地上开垦“恶之花”救赎。
  电影由香港“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陈慎芝其人其事改编,讲述了一位江湖大佬的堕落与觉醒,再一次拉近了我们对录像厅时代的香港印记。
  香港一向盛产黑帮片,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刘伟强的古惑仔风,杜琪峰的警匪博弈,一代代港人叙说着香港土地上的江湖传奇,涌现出《英雄本色》《古惑仔》《黑社会》等传世佳作。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黑帮片,为内地人的地理普及立下汗马功劳——庙街、九龙城、慈云山、尖沙咀、油麻地等,一度成为香港回归后内地人自由行的旅游目的地。
  所不同的是,昔日港片中热血沸腾的是非之地,到了旅行中除了繁华徒剩祥和热土。当我们走进香港,触摸黑帮拼杀的土地后发现,曾经引人入胜故事皆为幻化泡影。
  《毒·诫》与大多数黑帮片的不同,在于它的传记色彩,古惑仔“茅趸华”乃陈慎芝的真实写照,当现实照进影像,一切变得粗粝又细腻,微妙而生猛,残酷且亲切。
  故事以三个时序段落呈现,讲述了慈云山十三太保茅趸华及其兄弟60年代的不羁,70年代的沉沦以及后来的觉醒与转身。在不羁的青春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刘伟强《古惑仔》的真身,风华少年、一腔热血、青葱岁月以及卑微的骄傲。在堕落的壮年期,我们又看到了《黑社会》的身不由己,兄弟情义,江湖道行,绝望爱情以及边缘化人生。在后来的转身中,我们还看到了港片鲜有涉足的镜像:浪子回头、自我救赎、责任抗肩且依旧义薄云天。
  影片既有主旋律电影希冀的落幅,又不乏古惑仔黑帮片的夺人耳目,既有老派江湖片的倒影,又不乏警世醒言的受用性。
  任何一个行业的转身和转型都不易,何况是一个吸毒贩毒者的转身与救赎。难得的是,转身之后的茅趸华并没有与过往决裂,大哥依旧是大哥,兄弟依旧是兄弟,爱人依旧是爱人,甚至成为江湖纷争的调和剂,成为沉沦兄弟上岸的摆渡人。正因为如此,个中的转身有自我的救赎,更有对他人的救赎,并非自省者的决绝与评判。
  导演刘国昌,早年为徐克处女作《蝶变》的副导演,擅长微焦之下的小人物刻画,纪实艺术是他第一标签,《童党》的窒息感和《庙街皇后》的辛酸泪皆有此出,后来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和《我要成名》也是这个仪轨,到了《弹·道》和如今的《毒·诫》则完全是纪实背景的再创作。正因为纪实艺术的追求,刘国昌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可信度,对表演的调度追求真实感,这对演员的表演来说既有挑战性又有刺激度。影片除了刘青云70年代的扮相稍微显老,一切都是影帝级的奉献,与古天乐的碰撞也可圈可点。
  作为黑帮电影,《毒·诫》在《古惑仔》的层级上点到即止,动作戏方面追求以拳脚棍棒刀械为主,痛感代入强烈,年代质感满满,但并没有大型黑帮片的枪火美学,也不追求群体场面的塑造,喜欢考究年代细节的观众有眼福了,而追逐场面排场的看客则可能要扑空。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