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姜文变得无厘头了?

日期:2018-07-1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提示:有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姜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厘头了?”
撰稿/韩浩月

  《邪不压正》的开篇太酷,少年李天然目睹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人,枪杀师父全家,而他凭借躲子弹的本领闯出火海,被美国医生亨德勒所救……有人说《邪不压正》的昆汀劲儿十足,大概指的就是这一段。
  但姜文是姜文,在接下来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熟悉的姜文“套路”,也能感受到姜文的变化。《一步之遥》后,姜文有所妥协,故事变得简单易懂了,情节直接不绕弯子了。别的电影通常都把好戏往后押,姜文则是把精彩的部分往前提,即便如此,到结尾的时候,故事仍力道未失,在节奏上保持了良好的完整性。
  用“屋檐上”与“屋檐下”的两个视角来看待《邪不压正》别有趣味。屋檐上是天蓝云白、青春跳跃、情感肆意,屋檐下是勾心斗角、生死转眼、江湖阴险。姜文用这两个视角,把张北海的原著《侠隐》与自己的风格无痕地融合在了一起。
  其实用“热闹”与“安静”,也可以清晰地分割《邪不压正》,哪些是为了取悦观众而刻意的设计,哪些是姜文极其想要的个人表达。在“热闹”方面,很容易找出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彭于晏在片中身披一件红色披肩的“裸奔”,许晴在电影里与廖凡的激情戏,近乎于恶作剧的“屁股上盖印章”……
  但影片最大的“热闹”,仍然来自姜文独特的语言迷局。姜文是擅长隐喻的高手,而隐喻的主要手段又是使用台词,这一点曾在《让子弹飞》中达到极致,在台词上的反转迂回,以台词比照情节比照历史比照现实,给观众留下丰富的解读空间。
  《邪不压正》依然延续了《让子弹飞》的传统,只是隐喻没那么悠远绵长,于是在台词的迷局设置上,姜文又多下了一些功夫,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是被姜文式的台词带着飞奔的,当然,为了缓解一下这种上天入地般的快节奏,时常还会有警察局长的“反清复明”梗、“小亨德勒大夫”给唐凤仪“打针”梗、李天然与蓝青峰的相机“自拍”梗……这些带有穿越色彩的荒诞段子,到了姜文电影里,有了别样的味道,也带来不少心照不宣的爆笑,有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姜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厘头了?”
  比起“热闹”,《邪不压正》的“安静”部分更值得体会。张北海的《侠隐》是安静的,写出了一个活在他记忆中北平的市井生活与风土人情。他笔下的北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姜文印象深刻的北京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间的距离,并没有阻隔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与怀旧,正阳门车站的雪、护城河围绕的北平内城、天安门旁的牌楼、东交民巷、南池子、内务府街……《邪不压正》复活了一个古老城市的过去,这个城市让人向往又惆怅。
  李天然按照蓝青峰的安排,躲在钟楼生活的场景,也充满安静的味道,平日李天然在钟楼里吃饭睡觉撞钟,闲了的时候飞檐走壁去找关巧红谈个含蓄的恋爱,这个戏份无比接近《阳光灿烂的日子》,恐怕也是中年姜文放不下的青春情结……设想一下,如果把《邪不压正》有关复仇、打斗等热闹的戏份全部删掉,只剩下与青春、爱情、城市有关的安静戏份,那一定也会带来独特的观感。
  《邪不压正》调用了历史,影射了历史人物,有厚重的“大义”作为价值观铺垫,但无需纠结要不要全部搞明白这些,它终归还是姜文制造的一场银幕宴席,观众主要消费的,也是这位被誉为“最有才华”导演所给出的两个多小时的娱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邪不压正》的确提供了充裕的选择空间,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邪不压正》的热闹已经比较富裕了,至于门道,那是留给有心者额外的乐趣。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