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绘画理路
阅读提示:我始终相信对传统的挖掘和理解是当今中国画得以不断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五十而知天命”,庆幸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还在继续作画,并且已然把绘画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
我的山水基本由“格古”和“构园”两大主题构成,“格古”以水墨为主,主要基于对传统山水格法研究基础上的自我阐发,偏于理性的思考。这种研究使我能不断去体悟古意,以古为新,我以为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耐心沉潜与深耕。“构园”以设色为主,是对于江南田园山水之境自我语言的重构,表达了我对江南山水意象的感悟。此部分作品偏于感性,促使我更多去感悟生活。这两大主题对我而言,并不是前后割裂的关系,而是并行贯穿于我整个山水画学习和探索过程之中。
自画山水起就一直未间断对传统的研习,我始终相信对传统的挖掘和理解是当今中国画得以不断发展和延续的基础。读书期间关注于经典作品笔墨趣味的把玩,偏重感受的抒发。2006 年起则从格法入手系统梳理探究山水传统的本源。这时已由早年从感受和意趣出发的“模古”,进入到有意识地梳理和诠释传统经典的阶段。重新从董其昌、“四王”入手,上溯宋元,对于南宗一脉山水的研习事实上为我开启了一条通过绘画澄澈心性的修习之道。在与古人作品默契神会时,我感受到收摄内心、澄怀味象的重要性。同时,在与经典的交流中,我也始终在探寻与自己心性相契合的结构脉络和节奏韵律,在阐述古人格法体势过程中体现自我心性。我认为山水画的学习是基于对前人绘画研究成果的甄别、梳理、提取,通过“伐毛洗髓”,最终才能达到“集其大成,自出机杼”。为了更深入和系统的体悟古人格法,我在作画同时,注意比对古人图式间的师承脉络关系,研究并撰写了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系统梳理了董源、米氏父子、范宽、赵孟?、黄公望、王蒙、吴镇、董其昌、王原祁等大家的山水格法,尤其关注明清画家是如何从宋元大家的画法中汲取营养创立新风的。
我喜爱恬淡虚静之境、古逸淡远之趣,水墨以其虚和澹逸之美,贴合我对素雅恬淡意境的追求。我以为中国绘画的精髓在于线条笔法的表现之美,书画同源之说亦印证着线条笔法对于中国艺术的重要性。回想自己早年对于书法的喜爱,其内在根源也许是源自对用笔无尽变化的遐想。
2006 年后至今,深研传统也是我由重墨转向重笔的过程。从“黑画”转向“白画”这一变化从作品来看是巨大的,但于我而言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在以线条为主的“白画”中,我感受到线条起伏变化与山水体势阴阳转换的契合所具有的独特意象美感,以及源于内心的恬淡之乐。
当然,重新研习传统从格法结构入手也与我的教师身份有关。在教学中,我发现传统师徒制教学的弊端是学生容易画的与老师一样,这是因为学生只是学习了老师的笔墨和风格,并易为此所束缚。而我在对传统的研习过程中发现,每个人的笔墨都应与自己的心性相符。山水格法则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其中孕育着古人对于自然转化为具有人文关怀的视觉图像的智慧,可以被分析,值得传承,并且能从中生发出新意,所谓“古质今情”,我以为山水格法即是“质”。
2015岁末的“仇英展”又撩拨起我的设色之念。从小生长于江南清秀妍丽的山光水色中,使我更喜爱钱选、赵孟?、文征明笔下古淡妍雅的色彩。我的设色追求淡远基础上的雅趣。我以为“雅趣”蕴含着典雅和意趣,体现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和雅致灵动的美感。这与我的水墨山水追求宁静而舒悦、清雅而虚和的美是一致的。我不追求奇绝的章法,也不追求色彩的繁复和华美,而力求平淡中见丰富、通透中见浑厚。我希望笔下的江南田园山水意象能给观者营建一个古静淡远、闲适雅趣的艺术世界。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