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水墨中的冲淡神髓

日期:2019-01-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展览试图以潜古意识呈现出古今精神交往的价值,挖掘冲淡美学与当代文化语境的有效链接。

撰稿|东梁


  老子以淡论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冲和淡泊,境最难至。淡者,无味,无味之中蕴藏了真味、本味,宇宙最深层的能量。某种意义上,它与宇宙是同质的,同样朝向杳渺无边的无限,精神内核是共有的无:无味,才可蕴蓄无穷之味;澄怀,方能容纳天地之象。

  近日,“味无味——冲淡之品于当代水墨的七种可能”在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开幕。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包括梁铨、田黎明、沈勤、杜小同、张见、高茜、于磊,现场共展出作品40余幅。

  回观中国历代书画诸家,得冲淡神髓之人寥若晨星。细读七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可以清晰透见他们望向中国传统美学的视眼,以及试图于中参悟、蕴成当代人的世界观所做的多种探索。质感的轻,调性的淡,节奏的静,密度的纯,是他们的作品中传递出的共有气息:既接近于永恒流逝的时间给予我们的印象,又暗喻了生命深处的孤寂本色;褪尽现实逻辑和既定经验的壁障,将天地隐于素心之中,化成新境。

  梁铨的“拼贴”与“茶点”系列作品历经漫长的写实时期、重彩时期得来,直取“无人的空无之境”。与西方哲学系统之上生成的抽象表现主义不同,梁铨抽象水墨的生成机制源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他试图以水、墨、茶等水质语言,渲染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眉目,从中不难读取到诗性的意象。同样倾心于“无人的空无之境”的沈勤,乃是自85新潮水墨革新派画风走来。只不过他的精神没有停留在那个集体奔向理想主义的年代,而是径直奔向生命的本质——深隐于市二十余年,直至淡泊素朴的生活常态浸透了纸背,生出冲淡的气象,此时的沈勤完成了之于往昔自我识见的超越。

  冲淡贵在天成,不事雕琢,渐老渐熟。田黎明的纸面,历经三十余年连体、围墨、融染,化成人与自然、都市、宇宙的高度和谐,于恬淡纯净之中渐成老境,近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质。其营构的“有人的空无之境”,始于文心的自觉:既承续正脉、深研古典意象,又立于时代、直面当代生活,古今交映,自成面目。同样倾心于“有人的空无之境”的杜小同,其笔下的人与风景比客观存在更真实、更具精神性和当代视野,呈示出一个个蕴含了共性信息的人,朝向同一个物我不分、空无之境的内在自我。

  也有依循潜古意识、以工笔方式完形的精神空间,这些空间无一不与冲淡之品隐秘相连。张见的智识,源于多元的思想观念,其语法基于反复调和、不断变革。他越是倾向于克制、含蓄、向内深化,越是接近无限之境:抽丝剥茧式的观看预设,使他的空间与概念化的图像拉开距离,言有尽而意无穷。高茜工而有境的纸面蕴有诗意,非澄澈之心不可得。虽鉴取古人惯用的花鸟题材,却并非旧观念、旧语言的临现,而是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介入——双面屏风的形制,以阴阳、内外、隐显的平衡唤起对感官之外生命本质的探问。与其说,是日常物带给于磊超越现实逻辑的陌生感、秩序感,不如说,是源于她不断思考关系互渗的结果:意象与抽象、解构与建构、幻与真……永恒的互渗溶解了世界的一切坚固,为她带来无限接近冲淡的可能。

  本次展览试图以潜古意识呈现出古今精神交往的价值,挖掘冲淡美学与当代文化语境的有效链接。七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为之提供了例证:他们以平淡朴素的品格、当代人的视觉经验、文化立场勾勒出创作主体与冲淡的气脉关联,不失为潜古意识在当代中国水墨维度的有效发生。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