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眼中的中国细节
撰稿|邹经
1928年,史沫特莱跨越苏联边境,进入中国东北,1941年返回美国,在中国驻留12年。《中国的战歌》是史沫特莱在中国12年的亲历亲闻,《中国在反击》则是这期间的日记信札,她主动活动于战区,眼见的多是苦难。而她写这一切,并不是叫苦。史沫特莱说:“我在过着我这一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我宁愿选择每天一碗米饭的这种生活,也不想要‘文明’社会能够给我的一切。”
阅读史沫特莱的场景,不是咖啡馆,而是野外。史沫特莱是裸露于野地的石头,生活本身的风雨打磨,柔脆的部分剥蚀净尽,剩下最刚健的部分,是石头的骨,粗砺参差,伤痕历历外显。因为来自大地,所以对大地上普通人之不可遏止的同情,不是意识形态的外露,而就来自她的现场观察。
“大地的女儿”,是史沫特莱为自己寻找的绝好象征,她的文字,不是对美的求索历程,而是实感经验的详细记录,多从生活现象入手。虽然史沫特莱往往做不到存而不论,一论就显其天真,但这天真,也无可辩驳证明着她内在的真。
她年轻时当过速记员,女招待,剥烟叶女工,图书推销员,时有挨饿的体验,她的经历使她自然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呼声满怀同情,但她的天真和经验,又无法被完全驯服,所以也始终作为党外人士而存在。所以,在关于中国的记录上,我们也许可以更为信任史沫特莱,因为她的所蔽之处,我们完全明了,“图像去噪”后,历史中人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得更清。
例如,内陆人民的本来生存状态。中国的广大群众缺少一切——粮食、衣物、住房、教育、医疗照顾,他们甚至不知道吃饱肚子是什么感觉或什么意思。延安的大多数农民,不知道北平、天津或上海都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日本人是什么人,自八路军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这里的农民才开始受教育。当然,教育不可避免地与救亡需求、战争时事有关。例如士兵每天上政治课、识字课和写作课。在识字阶段,就注入意识形态教育,所以“从战士到小鬼,人人都准确地知道打击什么和为什么而战”。八路军各部队都设有政治部。这些政治部都有自己的演剧队、演讲人和组织工作者。一支军队,就是一个战斗的、组织的、宣传的、写作的、演说的庞大群体,不断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八路军的宣传能力,从下至上,有土壤,有方法。史沫特莱记录了一场“宣传战”。八路军为日本士兵准备的日文小传单,上面写的是:“我们八路军是日本劳动人民的同志。我们不杀俘虏,我们宽待俘虏。快过来吧,弟兄们。我们要和你们握手。”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即便无法感动敌人,也在原则问题上立于正面的一方。而朱德和彭德怀签署的一份宣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利,号召日本士兵调转枪口对准本国的军阀,和中国弟兄联合在一起为日本人民的自由而战。“不为一个无用的阶级消灭自己有用的躯体”。不得不说,这种设身处地的劝说方式,继承了《左传》《战国策》的立言传统,深得实践心理学精髓。
相反,日本人向中国军队散发的传单:“一、消灭共党分子;二、日本人给东亚带来和平;三、山西的中国军队抵抗不了日本,全中国人民也办不到,所以,必须投降。”行文粗鄙,逻辑断裂,直如法院传票,简直不像是曾诞生过紫式部、夏目漱石的国度。史沫特莱敏感抓取的此类细节,丰富了我们对抗日战场的多元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