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颗子弹
尽管标榜绅士风度,但欧美影视对女性的态度与对待黑人、亚裔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观众已无法想象,80年前的《乱世佳人》(1939)有多么轰动,斯嘉丽美得惊心动魄,她是那么浅薄虚荣,然而,又是那么独立强悍:“我再也不要挨饿了,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
总体而言,除了贞德、卡门、斯嘉丽等特例,女性的银幕形象,要么柔弱、善良,等待牛仔、骑士的拯救,要么蛇蝎美人,最毒妇人心。等而下之者,纯粹是男性的陪衬和笑料。
热门美剧《致命女人》海报中的三个女主,枪、毒药、菜刀,暗示三场婚姻的惨烈结局。
《致命女人》借鉴了《时时刻刻》三个女人三段时空交叉推进的方式,节奏明快,对话、表演、转场、悬念均为一流美剧的水准,充分肯定60、80年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对当下彻底放飞自我的LGBTQ群体则保留了必要的审慎。
丈夫敲敲杯子,60年代一心一意伺候他的甜心立刻起身去倒咖啡,受到邻居平等观念的冲击:“你想再要点咖啡可以开口说嘛(而不是敲杯子)。”80年代的亚裔富婆发现老公是同志,跑到小鲜肉那里找感觉:“年轻真好!”活在当下的双性恋黑人女律师,代表LGBTQ群体,以婚姻的形式享受开放的快乐。
得知老公出轨,60年代的甜心还在欺骗自己岁月静好:“我们一家非常幸福。”花了一星期的伙食费买裙子,美甲、美容、美发,可惜丈夫熟视无睹。想尽办法破坏老公的约会,与小三成为闺蜜。撕小三不如撕自己,从自己和自己的身边人找原因。
发现自己是可悲的同妻,80年代的亚裔富婆就很强势了:“我不能接受被羞辱,你没资格道歉!”甚至不允许同志老公自杀,免得破坏女儿婚礼的气氛。
双性恋律师把女炮友带回家,瘾君子老公垂涎三尺,丑态百出。所谓开放式婚姻,就是你可以偷人,我也可以养汉,两厢情愿,互不干涉,互不隐瞒,一边乱搞男女、男男、女女关系,一边发现真实的自我。这种开放是否就比传统婚姻靠谱?我看不见得。
获得1983年第5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波兰影片《探戈》(1981),场景单一、人物众多:婴儿、少年、情侣、老人、小偷于狭小的空间并行不悖,纷繁复杂的影像完美地诠释了探戈的内涵:探戈就是一切。
《致命女人》大结局致敬《探戈》,同一空间,不同的人物和事件同时展开:要命的不是女人,而是沉默中的爆发。
60年代的甜心与被家暴的可怜主妇精心设计了借刀杀人的好戏,后者假意私奔,让家暴男和出轨男自相残杀,千钧一发,甜心非常贴心地送上一把枪。咦,怎么没有子弹?你觉得呢?长期出轨,撒谎、装无辜,让甜心身处愧疚、自责的地狱,你自己说说看,你应该得到一把自卫的武器呢,还是一粒上好的子弹?
三角在自然界是最为稳定的结构之一,但在婚恋关系中非常危险。不批判传统,我们无法进步;完全否定传统,我们就飘若浮萍。从三人行必有我老公到三人行必有妖孽,开放式婚姻或许只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陷阱。
《致命女人》一直在默默地发问:男女平等有可能实现吗?可能。鲁迅说了,哪天监狱里的女人和男人数量一样多,男女就平等了。换句话说,女性和男性承担同样的生存、竞争压力,才有可能完全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