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暗黑成为《姜子牙》最大的“阅读”障碍

日期:2020-11-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当下中国动画片的观众,是在好莱坞动画片的蜜汁里泡大的。
撰稿|曾念群


  尽管《姜子牙》仅用了三天零九个半小时便刷新动画片速破十亿的票房新纪录,一举超越《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然而就目前的口碑续航力来看,《姜子牙》最后的票房业绩难向《哪吒》看齐。有人认为《姜子牙》的口碑主要败在剧情太坑,我并不这么认为,个人以为《姜子牙》的“阅读”障碍,首先出在它的暗黑上。

  和《哪吒》类似,《姜子牙》的创作同样以破旧立新为方向,极力打破我们对传统“封神体系”的固化思维。影片以姜子牙大败殷商为开局,但并没有停留在一战封神的和平乌托邦,而是由姜子牙的困惑切入,重启了一个战后冤魂不息、民不聊生的反乌托邦世界。片中不仅我们熟悉的九尾妖狐一黑到底,就连姜子牙所在的昆仑仙宫,尤其以其师父为代表的一整个仙班系统最后也陷入暗黑。

  对于有至高追求的电影创作者来说,暗黑虽驾驭难度系数陡增,但同时更接近艺术。这类作品的佼佼者以《V字仇杀队》《潘神的迷宫》《蝙蝠侠》等为代表,不仅充分展现了导演的个性与艺术追求,还承载了创作者独特的思想探索与表达。近年国产作品中不乏暗黑力作冒尖,哪怕在原本不那么主流的动画领域,此前也涌现过《大护法》和《大世界》等暗黑风的国漫吃蟹人。

  《大护法》一度是《大圣归来》后最被期许的国产动画片,可惜票房止步于八千多万。《大世界》入选2019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结果在本土上映时才区区两百多万票房。暗黑电影在艺术追求上往往特立独行,叙事和影像风格往往不以取悦大众为目的,加上它更深邃的思想性和个性表达,势必挑战观众的思维定式,一旦脱离了普罗大众的审美和阅读习惯,这些作品就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困境。

  《姜子牙》的作品完成度不及《大护法》和《大世界》,但它开创的全新视野不输此前任何一部国产动画,它在视听语言的锻造上,也是极富创造性的,工业水准相比《哪吒》有过之无不及。剧情上的坑洞是《姜子牙》的短板不假,然而剧情问题并不致命;《姜子牙》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观众对这个暗黑故事的接受度。姜子牙从头到尾闷闷不乐,丝毫没有取悦观众的意思不说, 就连普罗大众从未质疑也不敢质疑的元始天尊也黑化了,这崩塌的三观,可不是一个彩蛋留下的悬念可以修补的。

  当下中国动画片的观众,是在好莱坞动画片的蜜汁里泡大的,多习惯于简单故事带来的工业体验,合家欢一直是这类影片的第一生产力。将好莱坞动画电影换作更加个性化的欧洲动画片,比如法国的《佳丽村三姐妹》,肯定没人看,哪怕引进豆瓣8.7分的《我在伊朗长大》,票房一样堪忧。一旦离开了观众的舒适区,仅凭瑰丽的视觉构建很难代入创作上的共频——这时候作品的思想性和表达,反而成了通行障碍。

  《姜子牙》放下了胜利者的狂欢,用逆向思维讲述了一个“胜者为寇”的故事,姜子牙非但没能一战封神,还因为对九尾狐行刑时的一丝善念,被贬北海,和战败者为伍。其中涉及权威的触及、信仰的崩塌和真相的寻找,议题来得太过汹涌,尤其对于习惯了高山流水的中国观众,很难适应瀑布倒流的激昂。然而好电影不能只想着向观众索取票房,而应该时刻惦记着给予和启迪。(撰稿 曾念群)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