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台画《水浒》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替天行道》与《水泊梁山》两套作品,是当代国画大师,自谦为“民间艺人”的戴敦邦先生与爱徒李云中共同完成的《水浒传》人物群像谱。用耄耋之年的戴老自己的话形容,正所谓“师徒同台唱一出”。无论是戴老笔下呼之欲出,令人熟知的108将,还是李云中用自己的画笔在师父的“高峰”之上勇于探索的继承、发展与个性化的演绎,从中都可以看出“戴家样”艺术在运用传统中国绘画艺术“讲好中国故事”的道路上,师徒两代的坚守、传承与追求、创新。
熟悉戴老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名作之一,也是最受老百姓喜爱与赞誉的,就是一系列的水浒人物画。在这其中,既有《水浒人物108图》的白描版本,也有《戴敦邦水浒叶子》、《戴敦邦新绘108将》等彩色人物单幅绣像,还有诸多水浒题材的连环画、年画作品,更有人民文学出版社《水浒传》插图、《新绘水浒传》、《逼上梁山》、《英雄末途卷》等恢宏场面的具体描绘……而最为令人称道,且影响最大的,则是戴老当年不计报酬,为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设计的一百八十余幅人物造型,随着刘欢一曲“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汉歌》,伴着戴敦邦气魄宏大,各具情态的水浒图轴,一霎时,“戴家样”水浒人物风靡大江南北,影响深远。几十年后的今天,戴老将这套许多人斥巨资意图得到的画稿,全部无偿捐赠给了工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为交大的“戴敦邦艺术研究中心”增添了一笔巨大艺术财富,戴老的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叫人好生敬佩!
多少年来,戴敦邦笔下的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成为一代代艺术爱好者们心中的经典,其画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用笔精到,浓墨重彩,雅俗共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每画一遍《水浒传》,他总是强调“熟戏要生唱”,在造型、构图与线条的表达上,可谓动足了脑筋,力求三个字——“不一样”。原本为古典人物造像并非难事,毕竟谁也没见过古人的容貌,可为了画出属于戴敦邦的特色,体现独到的“戴家样”艺术品位,戴老自己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我总希望自己的作品经得起推敲,尤其是我笔下的题材,多数是古典文学名著,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量做到‘三碰头’——原著描写形象、画家笔下造型与读者心中印象三者得以吻合。”
而这样的坚守与执着,在李云中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接触绘画的那一刻起,云中就坚持走传统绘画艺术之路,全心全意,一以贯之,无论是绘制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插图,还是设计绘制《西游记》、《玄奘》、《屈原》邮票,直到用画笔为电影《封神三部曲》设计全部人物造型……始终坚持用最传统的中国绘画方式,表现中国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与神韵,其造型生动,用笔流畅,出自传统,又能自抒胸臆,令人过目难忘。与师父的脾气性格一样,李云中古道热肠,为人仗义,帅气智慧的外表之下有一颗真诚、坚持原则的不变初心,那就是画自己想画的作品,坚持做个手艺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决不投机取巧。近年来他佳作迭出,本本都是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绘制的人物画精品,不断获得读者与粉丝的认可,师尊与同门的赞扬,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部名著,师徒同台,无疑,此次师徒共同绘制的水浒人物画作,为“戴家样”的艺术世界,又一次增添了一抹亮色。(撰稿 王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