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红色的小棍
俄罗斯方块里,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我最喜欢红色,红色代表一根小棍,不蔓不枝。如果正好有空隙,它可以一下消掉四行,足以使强迫症感到舒适;倘若多来两回,还能保证在一局结束之后会有四男两女六个小人儿和着电子音乐旋转舞蹈。如果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你大概依然幸运地属于“可恶的年轻人”行列。著名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一度承载几代人的童年、青年或者壮年时光,以至于它的色彩和音效,都成了像素年代遗留给我们永恒的馈赠。
电影《俄罗斯方块》我本来以为要打温情脉脉的怀旧牌,结果它却是个故事紧凑、节奏紧张的商战乃至谍战戏。影片大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任天堂的美国代理商为了获得俄罗斯方块游戏的版权远赴苏联商谈的故事。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意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的主人公也不例外。他被这个游戏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吸引,不惜“垂饵虎口”,孤身前往莫斯科。他当然也预计到事情不会那么顺利,但是当实际遭遇了上上下下从意识形态到办事流程的坎坷之后,事情的发展还是迅速超出了他的掌握。我们可以代入式地把主人公的经验理解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往往会被来自外部或大或小的力量左右。这些外部力量相互堆叠,互相影响,能够迅速使得简单复杂化,好好一根线,稀里糊涂就滚成了一团混沌的球。于是这就到了需要主人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凭借敏捷的头脑以及对利润的渴望,主人公出色地辗转腾挪,每每化险为夷,时不时看得观众惊出一身冷汗。
基于原本就异常快速的节奏,《俄罗斯方块》的后续发展彻底成了一出谍战戏。影片拥有谍战戏的一切必备元素:冷战思维、蛇蝎美人、冷血特工、打斗乃至飙车戏。谁能想到一个商业谈判最后还谈出飙车来了呢?跟谍战戏最不一样的,大概是影片的基调。除了007系列,经典谍战戏的调子大多比较灰颓,例如《谍影重重》、勒卡雷系列,或者更冷门一些的《冷战疑云》。谍战无胜者,巨大的外部压力对个人的扭曲和碾压,使得谍战戏的主人公们往往像张爱玲说的中年人,即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也并不怎么快乐。《俄罗斯方块》则不同,主人公毕竟不是间谍,而是商人,拥有大获全胜的资格。他只是被裹挟进了看似变幻莫测的历史尾巴,情形再风雷迅烈,终归已是一段余响。这些当然都是后见之明,不过也是本片能以爽快利落的结局收尾的原因。
影片整体依然是“凭借一己之力拼搏进取获得胜利”的框架,原本不出美国电影的常规套路。然而这个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有点汗颜,因为我自问没有主人公的慧眼,更重要的是,没有他的精神头儿。这仿佛是本片真正怀旧的地方,主人公那股子上蹿下跳的劲儿,昭示着那个兴兴哄哄、生机勃勃的90年代即将到来。全世界就要散发出“富贵荣华险中求”的庸俗和激情,充斥着对爆炸般涌现的新生事物的爱慕和渴求,粗糙而喧哗,浮躁而绮丽,凡此种种,都在电影中先行探出了一点点苗头。我上小学的时候,电子游戏被视为洪水猛兽,打游戏这件事往往会被师长大加挞伐。然而我总觉得,那或快或慢的异国风情的电子BGM,那方块掉落时独特的一声“啪嗒”,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段奇异色彩,时至今日,也同样是他们的回忆甚至怀念——虽然他们可能依然不承认电子游戏的价值和地位。撰稿|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