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昆曲新美学”的未来

日期:2023-06-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只有沉下心来,打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水准艺术精品,才有可能用伟大而古老的戏曲艺术,给今天的人们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甚至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表达中国美学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
撰稿|王悦阳

  前不久,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再出发”,回归到“梦开始的地方”——苏州大学存菊堂,依旧的一票难求,依旧的典雅精致,依旧的朴素礼堂……不同的是,原班人马依旧的他们,都已从青葱少年成长为当今昆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而台下的观众,经过19年的更迭,越来越年轻,越来越青春。今夕何夕,感慨系之,白先勇先生当年的“青春梦”——通过内地与港台文化精英共同努力的“昆曲复兴”,为古老伟大且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全面复兴,创出一条行之有效、守正创新的康庄大道。

  在我看来,白先勇老师的“昆曲新美学”观点,首先在立意上,符合昆曲数百年发展、成熟、兴盛的基本规律,昆曲由诞生到走向“两百年全民审美痴迷”(余秋雨句),最重要的原因恰在于高浓度文化的参与与介入,使之成为诗书画词曲文一脉相承的高雅、精致的文化精华,成为一种写意、程式、虚拟的艺术精品。而“昆曲新美学”所为之集合的内地与港台大量文化精英、艺坛大师参与其中,细心打磨而成的“青春版”《牡丹亭》,恰恰与当年昆曲兴盛的条件与原因暗合。

  具体到“昆曲新美学”的表达方式,可以总结为“情与美的青春表达”。情感是沟通古今,跨越时空、地域与文明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核心,牢牢抓住对情的表达,就立住了其精神价值与根本所在。与此同时,用极致的“美”的方式加以展现,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成为打动人内心的艺术享受。另外就是“青春”的表达,青春的演员,年轻的观众,这两支大军是古老昆曲艺术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缺一不可。近二十年来,“昆曲新美学”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使得古老的昆曲艺术焕发了新生,学习传承老一辈艺术精华的年轻人增多了,欣赏喜爱甚至走上研究学习之路的青年人,特别是高校学子也增多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昆曲新美学”一系列的实践与坚持,功不可没。

  而“昆曲新美学”的表达方式——“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运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的思想,则与梅兰芳大师提出的“移步不换形”异曲同工,英雄所见略同。这一原则既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传统戏曲“戏以人传,口传心授”的优良传统,又能根据不同剧目、不同行当、不同演员,深入挖掘角色内心情感与当代观众的共鸣,找寻古老戏曲程式化表演在当代舞台上的精致呈现,使之既保留传统精华,又兼顾守正创新,其中的经验、教训与美学思想,亟待研究者、从业者乃至各大戏曲院团好好深入研究、整理与弘扬、实践。

  尽管“青春版”《牡丹亭》问世至今已有19年,演出近四百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昆曲传人与不计其数的戏曲观众,甚至衍生了“校园版”令人感动,但窃以为,“昆曲新美学”的艺术思想与表现方法,包括其文化影响力,至今依旧远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肯定,在演出市场日趋繁荣多元的今天,白先勇老师及其“昆曲义工”大团队历时十余年所打造的“昆曲新美学”概念,其根本意义恰在于植根传统,立足当下,培根铸魂,坚定文化自信,这无疑是戏曲艺术领域的一次“中华文明探源”,只有沉下心来,打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水准艺术精品,才有可能用伟大而古老的戏曲艺术,给今天的人们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甚至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表达中国美学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由此而看,“昆曲新美学”的未来,依旧任重道远,大有可为。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