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战神”
今年美国影坛扎堆推出传记片,除了《奥本海默》外,还有描写法拉利红色跑车发明者的赛车版教父《法拉利》,描写传奇音乐家伯恩斯坦在古典音乐徜徉中的爱情片《音乐大师》,以及描写著名军事家、法兰西帝国皇帝的《拿破仑》等。
其中《拿》尤受瞩目。拿破仑的生平曾被多次搬上银幕,最著名的是1927年的无声片(235分钟),法国名导阿贝尔·冈斯甚至用上“三联画”的宽银幕来呈现这位战神的不竭野心。后来拍摄的《滑铁卢战役》呈现他首次遭受战败。《战争与和平》也用大量篇幅呈现他进攻俄罗斯最终铩羽而归。而新版《拿》则换以新的视角,透过他与第一任妻子约瑟芬的爱情纠葛揭开其鲜为人知的一面,是一部浪漫色彩甚浓的历史大片。
电影是一门视角艺术,讲究叙事和运镜都要有一个或几个契合主题的角度,借以引导受众去体会。《拿》的叙事角度就是拿与约的复杂关系,再串联法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战役,故157分钟的公映版还是内容很丰厚的。两人舞会上初识时,约瑟芬是有两个孩子的寡妇,贵族身份且人脉颇广,而拿破仑是个士官,出身卑微又其貌不扬。他想从舞会沙龙上获取政治资源,对她百般奉承:“通过征服世界来赢得其爱。”但约仍瞧不起拿,以不屑的口气对拿说:“你没有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畜生。”美丽风流的她频频出轨,拿称帝后仍封约为皇后。但若全片情节就是这样,那跟1954年马龙·白兰度和简·西蒙斯主演的《拿破仑情史》就没什么两样了。
影片从1793年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开始崭露头角,到率领法国军队远征埃及,多次击败强大的反法同盟,再到法国雾月政变,缔造法兰西第一帝国,深入刻画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还有强烈的野心。拿被不少史学家称为暴君,本片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对他十分痴迷,把他同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着力揭示拿的矛盾性。其实拿亦是一位政治家和法学家,推动司法改革,制定法国第一部民法《拿破仑法典》,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传播到欧洲。影片原本片名叫《士兵行囊》,源自拿破仑的名言:“每个士兵的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杖”,这凸现拿的军事理念:打仗时既要冲锋陷阵又要有战术头脑。为了准确再现历史,85岁的雷德利尽管拿到了当年库布里克导演未拍成的剧本,仍然研阅大量历史书籍和军事专著,在拍战争场面时力图丝毫不差地复制队形方阵。
这部大制作运用巨幕呈现几场著名的战役,如奥斯特利茨战役、马伦戈战役、滑铁卢战役等的大场面,气势恢宏,视听震撼。还有拿破仑加冕称帝场面,堪比名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他穿着紫红色帝袍和白色镶金披风,在教皇庇护七世面前给自己戴上皇冠,一大束耀眼的亮光射入大厅,全场响起“吾皇万岁”和庄严奏鸣曲……片中类似油画画风的场面颇多,满满质感。
主演也足以令人兴奋:扮演拿破仑的是凭借电影《小丑》拿到奥斯卡影帝的杰昆·菲尼克斯,这次是他和雷德利在《角斗士》20年后再次合作,造型就相当有范儿:身穿蓝色的列夫礼服,头戴考克帽,腰系法国国旗,双手插在胯间,全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桀骜不驯。而眼神也很绝,总流露出一种自命不凡,却把各种复杂的情绪藏在眼底,一个活脱脱的法兰西战神跃然眼前。撰稿|严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