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历史的星光

日期:2024-01-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推陈出新”“引西润中”两种方式在争流互补中,共同推进了中国画的发展和现代转型。
撰稿|王悦阳


  群星闪耀,翰墨生辉。近日,“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序幕。作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三个项目,展览以翔实的史料、豪华的阵容、精彩的作品,呈现20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理论成就和大师风采,从而见证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

  这是上海首次系统呈现京津画派与海派绘画,展览立足于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画家群体的研究,同时注重梳理和呈现百年间中国画艺术思潮的发展,荟萃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溥儒、林风眠、潘天寿等艺术巨匠的近90件精品力作。通过艺术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呈现,从文化背景、社会生态、画家群体、艺术面貌等多个方面切入,深入剖析京津、海派面对百年之大变局的应对方式,呈现两个画家群体的不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与城市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裂变之间的关系,也力图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所启示。

  “海派”一词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上海地区,起初用来形容绘画、戏曲领域艺术形式的新潮流与新变化。最初“海派”具有贬义色彩,其词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流变,也让人看到了在社会剧烈变革下,文化的“传统”取向与“现代”取向之间彼此冲突又极力融合的一种样态。与海派一样,“京派”是一个变化、流动的概念,是在北京和上海南北两个文化中心逐步确立中、与海派的对比与交锋中,逐渐成型的。总的来说,京派注重从传统中汲取前行的动力和方向,而海派则注重对新需求、新潮流的拥抱。

  此次展览分别梳理了两大画派的发展脉络。从社会变革与文化反思、赓续传统与现代转型、西学东渐和推陈出新三个板块,展现京津画派在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画学理论争锋;海派绘画则从江南风范和海派趣味、文人情怀与都市活力、摩登时代和守正创新三个板块,呈现从海上开埠到改革开放数百年的艺术思潮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几十位近百年来影响中国画发展历程的名家之作集中展示,更可谓星光璀璨,清晰呈现了20世纪中国画“推陈出新”与“引西润中”两种发展方向。民国时期的京津画派整体上偏重于传统画学的振兴,力求在传统内部汲取力量以图发展,在清代正统派传统之外,或筑基宋元,或取法清代石涛等个性派,或得益于吴昌硕金石写意风,或借鉴古代刻石造像,探索出多种传统出新的途径,而这些以复古为革新的案例并不仅为京津画派所有,也是海派绘画从清末到民国期间名家辈出的原因之一。此次展出的作品中齐白石《松鹰图》、溥儒《薜荔垂千仞》、张大千《始信峰图》、谢稚柳《松岭霜红》等作品可窥见京沪两地画坛借古开今面貌之丰富。吴湖帆《碧海苍松》、陈少梅《樱桃沟》、李可染《蜀山春雨》、陆俨少《晴麓横云》、唐云《养鸡场一角》等则展现出在新中国成立后融合写生之法的时代新风。

  徐悲鸿、林风眠、叶浅予、蒋兆和、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代表了几代艺术家“引西润中”的创作理念实践。他们分别从西方绘画的不同角度切入,突破中国画的壁垒,探索中西艺术的融合,成为推进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方式。而“推陈出新”“引西润中”两种方式在争流互补中,共同推进了中国画的发展和现代转型。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