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赵之谦是“海派之祖”吗?

日期:2024-02-2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所以争议归争议,让赵之谦当海派名义上的领袖,海派并不亏,甚至大大加分,这就叫“靠作品说话”和“身谢道隆”的范例啊!
撰稿|喻 军


  谈起近现代海派绘画名家,一般都会把赵之谦(字撝叔,号悲庵)排在前列的,其他如虚谷、任伯年、钱慧安、吴昌硕、黄山寿、蒲华等,英英如云,均属学擅渊源、领风气之先的大家。不过针对赵之谦,至今仍存争议。不是对他的成就有争议,而是对他被称为“海派之祖”的提法有争议。

  让我们先看看相关的记载:1908年,张鸣珂的《寒松阁谈艺琐录》由中华书局刊行。书中记载了清咸丰、同治、光绪三朝330余画人传记。还把海派绘画的成因、海派画家的结社情况作了交待,可谓清代最后一部断代画史。可全书没有一处提到赵之谦与海派的关系。再看1920年刻板刊行的《海上墨林》,在赵之谦条目下有“时游滨沪,墨迹流传、人争宝贵”等记录,但在邹涛的《赵之谦年谱》和张小庄的《赵之谦研究》中,均无法证实赵之谦有过“时游滨沪”的确切记载。还有清王韬著《瀛壖杂志》和清葛元煦著《沪游杂记》等书中,均有许多沪上书画名家的记载,却无一字提及赵之谦。赵之谦是花鸟画大家,也是书法、篆刻大家,如果确曾引领过海派画风,实属海派之幸,遗憾的是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史录。

  回头看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均非上海本地人)等,哪个没有长期寓居上海、鬻画为生的经历?唯独赵之谦没有这方面的痕迹。至于钱慧安、胡公寿、王震等,本就是上海人,自然可归入正宗的海派画家之列。

  问题出在赵之谦为“海派之祖”的提法,并非国人首创,而是“舶来品”。其始作俑者,为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其在光绪七年(1901)初版的、起初并不引人注目的《中国美术史》中,把赵之谦和海派绘画作了无缝对接,称其为“海派之祖”。其实赵之谦确有两次(1862年、1872年)途经上海的经历,他在1862年致傅艾臣的书札中,曾提到过“由温州航海入沪,由沪航海至登州(山东)”一句,但也只能证明他曾短暂停留上海而非长期“寓沪”,和海派书画群体并无实质性接触,更谈不上位列“领军人物”之类了。

  稍加推论,大村西崖的观点,恐更多是从艺术风格和自己的喜好上考虑,对流派的梳理可能并不严谨。另外,那时的日本美术界与沪上美术家时有往来,有些日本画家还到上海拜师。如此种种,想必在对赵之谦的学术认知和海派定位上,也产生了某种助推效应。1925年,大村西崖又出版了《东洋美术史》,列举晚清海派绘画名家时称:“咸丰、同治,至光绪间,最有名之画家,当推沪上三熊。其次有钱杜、赵之谦”,但仍坚持“赵之谦之山水花卉,出自八大、石涛,为今日海派之源”的立场。从取法、风格面貌与影响力诸方面,将赵之谦再次推上海派之峰巅。1926年,潘天寿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似乎又强化了大村西崖的观点:“会稽赵撝叔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已属特起,一时学者宗之。”出版时间与大村西崖的《东洋美术史》仅隔一年,不能不让人产生是受到了大村西崖影响的联想吧?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海派的画家或学术界,会认同大村西崖这个日本人的观点吗?我只能用四个字回答:靡有不服。道理很简单,赵之谦虽然只活了55岁,但其才能太突出了,而且非常全面,与海派注重以书入画的“金石气”画风可谓不谋而合。所以争议归争议,让赵之谦当海派名义上的领袖,海派并不亏,甚至大大加分,这就叫“靠作品说话”和“身谢道隆”的范例啊!撰稿|喻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