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美国政坛的寓言

日期:2024-05-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科波拉认为现代美国是古罗马的历史对应物,《大都会》其实就是当下美国政坛的投射。
撰稿|严 敏


  以大都会为背景的电影不少,例如1927年德国名导弗里茨·朗的《大都会》、1962年印度名导萨蒂亚吉特·雷伊和2012年加拿大名导柯南伯格也都拍过同名电影。超大城市,繁华景象下,矛盾丛生。今年戛纳电影节全球首映、由美国名导科波拉自编自导自掏腰包历时40年拍摄的《大都会》,则以未来纽约为舞台,借科幻片形式讲述这个超大城市因无法解决自身的社会问题而走向覆灭的故事。无独有偶,近期在美国热映的《内战》也是以科幻片形式讲述现代美国社会矛盾激化到非要用一场国内战争来解决。

  科波拉版的《大都会》片长135分钟,格局宏大,穿越不同时空,借古代和未来喻示今天,“用放大镜来观察美国今天所处的状态”。片头有未来世界一场类似911的灾难袭击纽约,造成巨大的破坏——有“橡皮人”(即一人千面)之称的亚当·德赖弗,在片中饰演一位建筑师,计划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古罗马式的大都会,命名为“新罗马”,以实现其乌托邦幻想;而保守派市长却极力反对,因为他有政治野心……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突成为全片主线。

  科波拉认为现代美国是古罗马的历史对应物,所以构思上“受到古罗马历史的影响,大致是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喀提林阴谋”。电影剧情就套用相关历史著作中的桥段:一个叫喀提林的失意贵族利用当时社会的不满,进行一系列密谋活动以夺取政权,结果失败。为此科波拉特意为建筑师取名恺撒,为市长取名西塞罗(古罗马执政官)。另外,片中还让不少古罗马人物出现,例如大反派卡里古拉(取名于古罗马一暴君),行为荒诞不经,穿戴全是古罗马式的服饰,还有古罗马贵族爱穿女装的异常癖好。西塞罗一帮政客忙于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贪婪腐败,这其实就是当下美国政坛的投射。

  至于建筑师的人设,显然源自俄裔美籍女作家安·兰德1943年的小说《源泉》。主人公也是建筑师,名叫洛克,被描写得几近完美,在他身上同《大都会》的恺撒一样,可以看到个人主义力量和善行与邪恶的较量。

  科波拉从1983年写出剧本第一稿后就一直在开发完善,他运用自己漫长导演生涯中学到的种种表现手段,又融入自己多年来尝试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元素,努力打造一部与现在主流电影(超英电影和纪实电影)完全不一样的科幻史诗剧情片。据他说这是他40年来梦寐以求的,难怪肯卖掉自己的酒庄融资1.2亿美元。

  有评论称《大都会》“太过前卫”“太实验”,其实是融科幻和古典、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一体,而幻想中的纽约从氛围上看,介于古罗马和上世纪20年代之间,却又具有当代纽约的特征:银灰色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整个城市弥漫着雾气,男女主角伫立金黄色穹顶俯视暮色笼罩的街景,卡里古拉头戴桂冠颈佩金链身着白袍同一群西装革履的男士混在一起……诸多场景给人非比寻常的印象,科波拉将其最擅长的蒙太奇手法统统用来营造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

  从本体论看,当今电影正从“影像本体”嬗变为“意象本体”。用lMAX拍成的《大都会》中的种种影像,乍看虚拟夸张又怪诞,却饱含丰富的涵义。它同《现代启示录》一样均属意念电影,人物故事、气氛渲染和镜头调度都服膺于表现这样的主题:“一个在不稳定悬崖上摇摇欲坠的文明,在不受控制的贪婪、自我陶醉和政治宣传的漩涡中吞噬自己。”撰稿|严敏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