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创新是对传统的自我阐释

日期:2024-06-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古人的要求和当下的追求在邵琦的画作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撰稿|王悦阳


  在上海画坛有着这样一位画家,他是寄情山水的书画名家,也是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更是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他长年扎根中国传统山水画教育,经常带着一大批学生一起办展,为传承中国山水画、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渠宜书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邵琦老师。

  邵琦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绘画研究季刊·朵云》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一开始他的名气,源于精彩的学术著作——《书屋小记》《中国画文脉》《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与语义》《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等,特别是《中国画文脉》,一版再版,这本中国绘画历史“正本清源”的美术史学专著成为很多治学者的案头之书。

  不久之后,他又推出了《只在此山中》《上海书画名家精选·邵琦》等大型画集,令人眼前一亮,却原来,学术功底深厚的邵琦,还是一位传统笔墨扎实,气格儒雅沉静,气息豪放超逸的山水画大家。脑子里有美学理论,手上有美学功夫,口中有美学表达。邵老师最喜在山水间行走,全身心地体会山水造化中的意蕴和生机,然后化之于书,存之于画,授之于人。正如当代文苑名宿章汝奭先生所评价的那样:“读邵琦先生画集则既可怡神,又得愉悦;既抒郁结,又得相与情通。真有如对故人赏茗清话之乐。质言之,自观者言,何谓佳作?即能与其心曲相通者。”

  的确,在绘画艺术领域,邵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当代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善于读书,更善于思考,将书中的智慧与现实的问题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能力。这种真学问不仅使他在绘画史及绘画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引领他走向了绘画创作的道路。

  邵琦的绘画史著作展现了他对中国绘画发展之道的深刻理解。他深知中国画的创作精髓,渴望分享画家挥洒时的喜悦,用画笔为时代留下美的痕迹。十五年前,他便悄然拿起画笔,在宣纸上经营自己的创作领地,凭借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万千古画的经历,不断尝试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正如其好友、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邵琦一直认为,山水画是最具人民性的。因为山水画关注的是人的自我,从而具有一种托举性,供养着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站起来。”

  在追求绘画艺术的过程中,邵琦一头扎进传统,既不溯晋唐的高古,也不取晚近的写意,而是在北宋和元代的经典里埋头追求。他上可攀高古,下能出入明清,在董源、巨然与元四家中盘桓许久,同时也旁及其他诸家,关注当代。他得到的传统,在形神兼备中,糅进了自己的深切理解,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底蕴,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对于创新,邵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创新不是设计一种新的样式或试验一种新的画法,而是对传统的自我阐释。他深知传统的力量,明白怎样的传统能使他厚积薄发。在他心里,有了自我,就树立了独特,成就了风格。因此,在邵琦的画作中充满了传统秩序的严谨和由此带来的欢快。他的线条流畅无阻,充满了自由状态,这正是畅神的体现。古人的要求和当下的追求在邵琦的画作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的线条让人想起陆探微的“一笔画”,将精美留在画上,告诉人们他掌握了绘画历史的华彩、传统的底蕴、当代中国画的审美取向,更掌握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撰稿|王悦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